|
沙发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21-9-18 07:38:00
|
只看该作者
六年级语文《钱学森》教学反思
桑园小学 陈洪瑞
我在本轮公开课及参加县电教中心组织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能手赛教活动我都执教的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文《钱学森》现就本节课两次执教情况反思如下:
积极的准备是教学的基础。在对待赛教课我的态度是既紧张又放松,紧张自己执教水平不够好,教学设计没有创新;轻松的是我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只希望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本次教学设计我借鉴了网络资源,阅读了关于钱学森的相关资料,查找了几篇教学设计。最终我确定了以“与钱学森心灵对话”的教学设计。结合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整合需要,我下载了钱学森归国受阻、中央电视台2007年给钱学森“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等视频。制作了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经济基础薄弱、科技事业落后的相关微课。在板书设计上我使用了孟子的三句话来概括文本及钱学森的精神。从课时量设计上我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本文篇幅短小,情节清楚等特点预设了一课时上完。但是通过授课情况看,这节课的课时预设显然是值得商榷的。老师们在磨课的时候也帮助我讨论了这一点,但是我依然按照自己的设想在县级赛教中授课。
语文课的语文味怎样把握是我本节课留给自己及老师们的一个问题。其实在教学设计中我也有反思,这样设计到底锻炼了学生的什么语文素养,难道语文课就只有让学生理解文本、了解人物的品质吗?对于最基础的字、词、修辞、写作方法我应不应花大量的时间在课堂来训练。在马道小学授完课后一个女生问我:陈老师你觉得你这节课上的怎么样?我说:走马观花,通过几个问题把课文一串联再运用点信息技,课堂显得很活跃但是语文的本质不足。当因为回学校还有事匆匆离开时教研室郭主任把我交到办公室耐心的给予我指导。他说这节课有两点值得回校后反思,一是信息技术运用还不够,仅限于白板的播放功能,交互式的开发还不够;二是语文课的语文味不足,更像是一节思品课,虽然语文倡导“文道统一”但没抓住“文”,“道”的成分多了一些,课堂上对学生的写话训练、背诵能力、文本修辞及写作方法揣摩不够。我对郭主任的指导深感谢意。从内心说我也不喜欢把语文课变成表演、模仿、谈感受的课。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我们现在及今后必须研究的一门学问。语文教学资源很丰富,能够拓展的方面也很多。但是如何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选取最有价值的资源是教师“匠心”能力的体现,如何把资源通过媒体呈现出来是“技能”的体现。本次授课我的课件还是使用传统的一张张切换方式,通过听了其他老师的课才知道课件呈现的方式很多。到马道小学后张颖老师第一个用白板授课,在她授课之前,她帮助我调试了我的课件。我问她制作了多少张幻灯片?张老师答曰三四十张。我惊讶并善意的说:根据我们学校学习的理论一节课幻灯片不能制作超过10张,不然学生平均一分钟都要看一张幻灯片了。结果张老师授课时利用白板软件将课件导入功能,行云流水的上了一节信息技术与语文高度融合的精彩语文课。这时候我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不断的学习和交流才能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呀。当然通过此次赛教,我在对几个牌子的白板以及几个软件的使用方面也积累了一点经验。
本次赛教活动结束了,但是我对语文和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更深一步。认真学习教学理论,抓好学科基本功,多读书,多交流这都是促进我们成长的最佳路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