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默读能把握并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正确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4.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5.学习一事一议,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2.学习一事一议,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教学难点:
1.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2.学习一事一议,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教学准备:
1.重点语句、名人名言课件
2.资料课件
3.学生按照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谈话导入。
1.播放《老师》歌曲并课件1出示歌词,这首歌写得是谁?(老师)你听这首歌时,脑海中想到了哪位老师了?你能说出他的名字吗?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位老师?
2.相信你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你最敬佩的老师,那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写老师的课文。(板书课题:21*我最好的老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读了今天的课题,你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生1:“我”最好的老师是谁?(师板书:怀特森先生)他是位怎样的老师?
生2: “我”为什么觉得这位老师最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很好,很有探究的价值,我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通过读课文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课件3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由读课文:
⑴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⑵ 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最好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课件4和课件5出)检查学生字和词语意思。
师:谁来说说我最好的老师是——板书:怀特森先生
师:想想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特别的事儿?交流,能说说这件事儿特别在哪里?(提示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生说
三、探究老师的个性
1、师: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快速地浏览在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课件7出示)
(1)生找出句子后指名朗读。 “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说说作者眼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随着学生回答板书:教学方法独特。
(2)结合板书小结:他的个性表现在教学方法——生接:独特 他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真是——生接:出人意料
(3)读出老师的个性来。
(4)那么课堂上发生的哪些事情让作者出乎意料,也是你所没想到的?默读课文1——5小节,找出有关语句划下来,并写下你的感受,一会儿我们交流。
相机理解如下句子(课件3出示):
1、第一次给我们上科学课(内容、神态、语气、动作)
记得第一天上课,他给我们讲授的是一种名叫“猫猥兽”的动物。他说这种动物一般在夜间活动,因为不能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而绝种了。他一面侃侃而谈,一面让我们传看一个颅骨。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动物的痕迹。
猫猥兽,这名字多古怪。
2、试卷发下来时(内容、神态、语气、动作)
“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在我写下的每一个答案后面,竟然都被画上了红叉叉。我得的是零分!可这不公平,因为每一道题都是根据我的课堂笔记回答的。而且,吃惊的并不是我一个人,我们班上的所有同学都得了零分。”
a.谈感受。什么叫“目瞪口呆”?(提示理解词语的一些方法。)联系自己平时的生活,想想在什么情况下有过“目瞪口呆”的感受?读出作者的那份惊诧。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学生,你拿着满是叉叉得零分的试卷会想些什么?
b.一个人得零分很正常在情理之中,在意料之内,可全班同学都得零分,叫人怎么想也想不到,用一个词那就叫——(出人意料)
*“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因此,你们记在笔记本上的全是错误的信息。”
3、同学们全都气炸了以后(内容、神态、语气、动作)
a.最初老师的这种解释你能接受吗?你的心情如何?
b.指名读两个反问句,全班读。
群情激愤,那么老师作何解释,请你们根据文中的内容当当怀特森先生来向大家解释一下。注意说话时的语气。听了怀特森先生的解释,你现在心里怎么想的?
“为此他特别强调,本次测验的零分记录都将写进每个人的成绩报告单。同时,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a.据老师了解,西方国家升中学是不考试的。凭的就是这张成绩单。孩子们有时甚至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你认为,老师该不该把零分写进我们的成绩报告单?我们都认为不该写进去,可老师还是写进去了,这真是太——出人意料。
b.我们的出乎意料,却在老师的意料之中,他希望我们记住的是什么呀?(指读后半句)
c.原来如此,就为了这么一句。(齐读后半句)整整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全班同学以零分的惨痛代价就换来这样一句话到底值吗?(值。)为什么?(终身受益的教训)这个教训让学生刻骨铭心,这也正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话——吃一堑,长一智。这就是他的个性所在,这就是他的教学魅力所在。课件出示句子,读——“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四、探究“最好”
1.同学们,怀特森先生用这么一种出人意料的举动,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给了学生怎样的影响呢?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生找出: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2.快速浏览5---7段,从哪些地方看出怀特森老师是最好的老师?(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并说说你的体会。)
⑴“冒险”——你会在这样冒险的课堂上让大脑睡大觉吗?
⑵“挑战”——是呀,一定要认真倾听,才能发现问题,并立刻指出来,使学生思维处于紧张状态,这便是一种挑战。
⑶“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激发了学习兴趣。花这么长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不正培养了我们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⑷“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既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真是太吸引人了。学生已经喜欢上他的课,喜欢这位老师了。带着喜爱的感情读。
⑸“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A.“迷信”指什么?什么是“权威”?怎么理解这句话?
B.师生举例。古往今来,正是人们一个个对书本的打破,对权威的推翻,才有了这个社会的不断进步。课件呈现,解说:哥白尼坚持自己的“日心说”,之后的布鲁诺更是因此作出了被烈火烧死的伟大牺牲。伽利略的落球实验已是家喻户晓,他揭示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从相同的高度下落会同时落地的事实,但他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的精神更值得人尊敬。你还知道哪些事例?
C.这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要学会质疑,不要人云亦云。那就是—— “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3.概括作者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
(1)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⑵对“我”的影响很大,教育“我”不要迷信书本、迷信权威;培养“我”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五、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 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2.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又有了哪些认识?
师总结 :科学需要怀疑,需要“冒险”,需要挑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力和科学怀疑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拥有善于发现、探求真知的能力。 是呀,怀特森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教会了孩子们怎样学习,这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大卫.欧文。 3.科学名言
真理可能在少数人一边。——柏拉图(希腊)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怀疑一切。 ——马克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孔子
六、总结写法,仿照写话、实际应用
1、师总结:学了本文,我们认识了一位——用独特、巧妙的方法教会学生求真务实的的老师。更让我们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2、那么在写法上,你又有什么收获呢?(生自由说)(欲扬先抑)学习本文一事件一收获的写法,写写你心中最崇敬的老师。
3.作业套餐:任选一题
⑴写一写你最好的老师;
⑵摘抄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⑶你喜欢文中“怀特森”老师吗?为什么?
附:板书设计:
21*我最好的老师 ( 写人)
怀特森先生
(气愤) (认可)
哪门子老师————————→最好的老师 事例
学会思考、学会质疑
出乎意料的举动
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 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