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21-9-10 02:23:46
|
只看该作者
从本质上讲,校本课程作为“三级课程”的结构,其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课程的校本化,我们理解为:一是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具有生活性: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具有开放性: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从教科书扩展到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具有活动性: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我们旨在传承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以“读”为突破口,改善学生语文学习状态,夯实学生语文素养。给学生充分展示、体验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同时,校本教材建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要编写教材,就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就要认真学习课程理论,就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这是一个促进教师成长的过程。建设校本教材,也是一个给学生优化课程内容的过程。建设校本教材,同时可以为学校的课程建设积累经验,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
二、关于校本化的意义及实施
(一)校本化的含义及沿革
“校本(school-based)”的含义是什么?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校本(school-based)”的含义是什么?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该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这一界定试图反映校本课程的三种基本属性,即关联性、校本性和可选择性。
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该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近年来,课程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根据教育目标规划课程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制定必修课的课程标准,把选修课的决策权交给地方和学校,并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旨在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政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新课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这一决策的实施,将会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有三个: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其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
第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和创造性。校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具体体现在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和丰富性。
1、以人为本。传统的课程强调学科知识,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体验。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课程实施中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
2、给学生留下空间。个性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有课程决策的权利。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课程内容和结构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一个空间。
3、差异性教育:国家课程强调人才规格的整齐划一,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校本课程开发为学生提供了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对自己要学的内容作系统安排,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形成具有独特性的个别化课程。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要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从学生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课程,作到因材施教。
4、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的的需要出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学生实际需要什么,成人不一定清楚,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之一就是学生自己,更能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下,教师处于权力结构的最底层,教师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进度,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这无疑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潜能。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了教师的课程决策权。教师就是课程编制者、实施者、评价者。
1、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执行者的角色使教师习惯于服从于上级的指令,不需要关心参与课程的决策,也不知道该怎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使他们形成参与课程决策的意识,行使课程决策的权力,并在参与过程中形成参与的能力。
2、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帮助教师们认识到自己所教的科目与学校整体的教育目标和前景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整体的课程观和结构的课程观,形成整体的课程意识而不是狭隘的学科意识。由于传统上,教师并不负责教材的改编或重组,长期处于课堂的具体教学设计。并没有选择学习主题,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无疑可以帮助教师在校外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之下获得这种能力。
3、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研究自己的学生,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和思考学校发展的远景和文化的创生。在与校外专家共同开发校本课程中,教师以课堂师生互动的自然情景为研究对象,进行行动研究。在这种研究过程中,教师们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会大大增强
4、增强教师们的合作意识。 教师们在传统的情况下,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孤立的开展教学,校本课程主张以学校为整体,集体协作共同决策和开发,要求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研究问题并找出解决的方案。教师们在合作过程中会增强合作意识,提升了合作能力。
5、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知识可以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本体性质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一般可以在高校学习中可以获得。只是本体性知识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不再是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显著因素。条件性知识指教师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获得,但更多的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渐了解和习得,需要动态的去把握和领会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加深。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面临实际的课程开发和课程事实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只能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获得。而教育情景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所以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知识只能在实践中获得。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能够加深自己对本体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丰富条件知识,累计实践性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与完善。
第三、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一个学校有没有特色,首先要看他有没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就是在保证基本的教育质量的前提下,给学校一个空间,让学校根据自己的客观现实确定自己的办学哲学。确立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特色化课程的建构是实现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
1、学校功能的重新定位。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学校必须顺应现存的社会价值规范和文化传统,学校的任务就是传承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认为学校除了传承文化之外,同时肩负着改造现存社会的弊端,冲破不合时代的落后的文化传统的务。
2、学校权力的重新组合。校本课程的开发会使整个教育系统内部的权利重新分配和权力结构重新调整。传统的国家课程所依附的是一个金字塔似的权力结构,学校及教师处于最底层。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学校为本,政府下放一部分课程开发决策权,重新调整课程决策的权限和职能。就学校内部而言,教师、学生、家长也应该分享课程决策权。打破学校内部复制的社会权力机构及官僚体制。建立民主开放的决策机制。
3、学校内部结构的重新调整。在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下,学校只是国家课程的执行单位,校长的任务只是上情下达,教师只是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学校在课程管理上的主要任务实际上也就是确保课堂教学按计划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学校整体发展为目标和学校所有学生的整体学习为基础,需要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及校外专家共同探讨、研究、审议。学校原有的教育管理机构已很难适应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因此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需要重新调整,原有的不适应的部门应该精简,成立专门的课程委员会,负责管理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事务。与校本课程相适应的组织应该具有以下的特性:研究性,以一种以研究性的态度尊重差异,处理事实;学习性,鼓励教师集体学习和创作;发展性,学校要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机构,支持教师个人发展,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创造机会和空间;开放性。教师之间,学校之间要向其他人开放,养成一种开放的心态,在合作交流中进步。
第四、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1、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国家课程强调共性和统一性,容易忽略个性和差异性。课程开发的时间周期长,缺乏灵活性,严重地滞后于社会的变革,尤其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和当地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变化。学科专家处于处于课程开发的中心位置,导致狭隘的专家课程目标和决策渠道,缺乏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满足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课程体制与能力。课程开发的专家与课程实施的教师之间缺乏联系,闲置了广大教师的独立判断和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了课程改革的实际影响。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效益的下降。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学校自身的资源、条件为基础,具有灵活性和差异性,通过资源的调整和优化配置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益,通过教育内部权利的重新分配提高教育的适应变革的能力。
2、推进教育民主化进程 中央集权的课程体制,教师和学校都习惯于听从外部的指令,缺乏主动决策的机会和能力,极大地损伤了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扼杀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性。校本课程开发通过组织的重新建立和权利的重新分配,使各个层次的参与者分享权力,承担责任。让从事教育事业的基层工作者有机会参与决策,分担责任。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从而推进教育民主化进程。
3、有利于教育的交流合作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与外部环境合作,得到大学研究者的帮助,有助于促进中学与大学的联系与合作,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借助于他校的经验,促进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与社区密切合作与交流。这样,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将学校与高校、其他兄弟学校、社区及其他社会单元联系起来。促进共同的交流与发展。
4、有利于学校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投资的概念已被多数家长接受,中国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让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以成为普遍的教育需求,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自主决策、自主开发,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更好的适应教育市场的需求,逐步提升学校在市场中的位置。扩展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三)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多年来,我校在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性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了三十余种校本课程,在总结多年的课程开发探索,并结合对国内外课程开发成果的检索后,我们将学校的课程体系定位为“核心素养”课程体系。下面将课题实验探索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第一、确定“核心素养”课程的目标体系
以学科课程的整合性实施、创造性实施为契机,学生在学科课程学习中获得基础性素养的发展,形成学校教师各具特点的学科教学模式群。如语文学科课程总目标就是树立大语文观,开展提前识字、大量阅读,倡导主题单元教学。
以学科课程的拓展为核心,开发具有鲜明的学科价值的发展性素养课程,学生通过选择性学习这些课程,从而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素养领域获得发展性的提升,进而提升学科教学品质,打造学校的特色学科,培育个性化教学特色。
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开发多类型、多规格的课程,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针对学校开始的书法、经典阅读等必修课程。
通过学校“核心素养”课程体系的建设,促进学校管理者、教师开发、设计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为教师发展提供机会,使教师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的实践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老师们在落实总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学校获得深层次的内涵发展。
第二、构建“核心素养”课程的结构框架
广义的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所实施的全部课程,既包括学校所实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也包括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而“狭义的校本课程”专指校本课程,即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
我们的“核心素养”课程指的是学校里所开发的全部课程,所以具有螺旋上升、网状交织的特点,指向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第三、完善“核心素养”课程的内容体系
1、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础性素养课程”
有的课程标准对于各个学科的总的课程目标规定,有的老师们正确把握课程标准,同时,学校充分给教师自由呼吸的空间,尊重教师,倡导个性化教学特色,让老师们根据自身实际将才智与潜质发挥到极致,创造性地实现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
语文学科:在“大语文观”的基础上,提前识字,大量阅读,探索单元授课模式。如,“1+X”教学模式;“三重”语文教学法;“立体式阅读”教学法;“六吧趣味语文教学法”;“三段六步诗歌创作教学法”等等。
2、学科课程拓展化的“发展性素养课程”
围绕语文开展《名作欣赏》《诗歌教学》《演讲与口才》《诗词雅韵》《美文朗读》《书香城堡》等,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3、必修课程特色化的“人文性素养课程”
经典诵读:坚持“每日诵读”。每天早上学生到校后,由学长导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诵读,每个年级都有统一的诵读内容,全部以课件形式呈现。各个年级根据年龄特点各有侧重,如,一年级主要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古诗、《笠翁对韵》;中年级主要诵读唐宋诗词、《论语》、《中华字经》;高年级添加了《诗经》、《大学》、《中庸》、毛泽东诗词等,学期末进行诵读的考评。
阅读与写作:3--6年级利用地方课程和周五实践活动课时间,每周1--2节。
所有课程,都要发挥学生自主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多读、多说、多做、多练中落实。年级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夯实基础,内化素质,涵养人文精神。在学生人生起步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品德修养、身心素质、文化涵养等,让每一位学生受益终身。
第四、“核心素养”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所有选修课,均落实“尊重兴趣,发展特长”的理念。因为所上课的学生并非来自一个班级或年级,为保证选修质量和学生安全,实行点名制;学期末,每个选修小组都要进行成果汇报,可以现场汇报,也可以作品汇报。而且,学期末,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对该课程的教师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语文核心素养校本化实践及成效
校本课程体系构建完成后,还有一个重要的过程是运用和实践。根据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才能真正体现其提升学生素养的作用。课程的内容是围绕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来选择,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训练,实践运用语文的能力得到提高,人文精神得到滋养,真善美的情感得到陶冶。
第一、校本课程的开发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是注重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强调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在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在课下能积极主动去搜集一些有关的信息,这也真正体现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学生搜集到的信息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让学生能把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进而把整理好的信息进行吸收内化,在适当的情境中恰当地表达出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首先要组织学生进行有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在活动之前,利用一节课给学生介绍了搜集的方法:调查法、文献法、实地参观等。课后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去访问熟悉情况的人,查阅历史的资料,搜集有关的传说,到实地拍摄等方式搜集到了许多的材料。他们搜集的材料远远超乎想象。在搜集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各个小组把搜集到的材料汇总,由小组长进行了分类整理。分类后,由每一名小组长负责一类,把所搜集的材料再次筛选整理。然后由所有的小组长对所有材料再次审定。最终再由教师终审定稿。校本课程的内容就基本确定下来了。聆听着学生们整理的一个个动人的传说,欣赏着孩子们拍摄的美丽图片加上精炼的文字介绍。真的不敢相信这一切都出自于孩子之手。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甚至还加上了自己的理解、评价等,那将是“蜜蜂式”的创造性学习。这对于学生今后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会大有帮助。同时,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自主、合作、共享”让每一名同学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而且在分享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
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走进社会、走进自然、遨游于信息的海洋之中。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增强,真正地融入学习中去,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的目的是培养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由此可见,小学教育强化口语表达能力训练,不但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修订版“大纲”强调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由此可见,生活,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广阔天地和极好的熔炉。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社会实践,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后,最终又要走向社会。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效果会更好。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学生们把收集的资料进行编辑整理后,在老师的帮助下装订成册。首先让学生自己对校本课程有所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喜爱,进而由喜爱转变成热爱,在情感上对学生进行熏陶。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活动来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比如:以小组为单位讲故事,最后评出优胜小组。开展朗诵比赛,学生把搜集到的诗文、碑文等熟读成诵,然后举行朗读比赛。在众多的活动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步提升。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新课程强调以活动教学为手段,由教室移向生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全体性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在实际的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因此我们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比如,小导游为学生开拓了施展个性的空间。让学生由校园活动拓展到走向社会、走向自然的语文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使其能协调发展。因而学生不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是活动的主人。使素质在活动中生成、发展,在实践中内化、优化,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且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语文素质。
第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激发了学生个性写作能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厚实学生的底蕴,增加学生的积累,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素材,为学生的读写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习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在新课标中,将学生的生活实践视为作文的源泉,因此,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是语文教师永恒的追求。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更好的实践了新课标的要求,它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紧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课程。家乡独特的人文景观、民间传说、名胜古迹等,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活水之源,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我们要让孩子去接触社会,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从而在社会交际中,积累信息,发展思想。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调查,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动机。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家乡的风俗,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了解了很多他们原来不知道的事情,有了许多的感触,也搜集了大量的材料。活动完了之后,他们觉得有很多的话要通过笔写出来,这就成了他们写作的动机,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写作训练的机会。每次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围绕活动进行个性化写作。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了,有感而发,就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难了。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中,要求学生围绕活动,自选角度,自主命题,自主选择表达方式,发挥自己的特长写一篇作文。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体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当作文交上来后,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一系列的活动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材料、处理材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动机,拓宽写作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化写作。
第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传统逐渐被淡忘,为了能够让这些民族的文化能够继承,在挖掘这些民间文化的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经历、体验中培养对民间文化的兴趣。激发起学生从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热情。要让乡土文化代代传承下去,就必须从娃娃开始抓起。要让乡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校本课程,走进学生心中。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才能守住中华民族的根。学校文化、校本课程也只有融入乡土文化,才能根深叶茂。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厚实学生的底蕴,增加学生的积累,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素材,为学生的读写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素质在社会活动中展现,并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