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的语言对课堂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与学生交流的很好手段,杨万坤老师在这点上就做的非常的突出。在《免疫调节》这节课中,杨老师的语言应用是让我感受颇深的一点。语言丰富、形象,语调悦耳,让人听起来很熟悉,不陌生,再难的问题在杨老师这他都会以简洁清楚的话语让我们明白。我的听课体会是,语言除了在形式上要自然、生动、有亲和力、有感染力外,在内容上,尤其要注意简洁。毕竟,内容是主要的。在引入课题时,杨教师用三言两语就点明了主旨,很快的进入到了新课学习的状态。课堂是学生的,这个过程中杨老师让学生探究、讨论、发言是主要的,而自己尽量避免对知识内容直白的介绍,而是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判断,或帮助其指出取舍之处,把学生发散的讨论最终收敛到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上。对待教师的语言应通过听课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1、语言要精准
所谓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推理合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提出的问题明确,让学生明白教师想要自己做什么。
2、语言要简练
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言简意赅。论述简明扼要,提纲挚领;分析鞭辟入里,丝丝入扣;描绘画龙点晴,入木三分;见解独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一道带进去。
3、教师的语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
教师如果言语丰富,措辞优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就会心情愉快,兴味盎然,思维敏捷,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如果说笑能传染的话,优美的语言更富有感染力,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因此,教师一定要把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信和积极性。
听名师课心得体会(四)
授课人:何应国 听课人:徐静
何老师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哪怕是高三,他在这一方面也做的特别好,这次我有幸听了何老师必修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其中设置探究活动是这节课的一大特点。我的体会如下:
1、探究的问题必须是学生想要研究的
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机动,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开展的。教师不仅要从教学内容本身挖掘出学生的兴趣点,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地把握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体验中引发出要研究的内容,把要学生探究,变成学生自己要探究。把探究的目标与学生原发性的探究动机尽量接近,是探究的第一步。
2、探究的任务必须很明确
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了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的主动参与。教师在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时,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明确探究的任务,需要学生自己思考的就不能让别人“代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