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读书笔记 读《情感德育论》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20 08:0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情感德育论》一书是朱小蔓教授长期从事情感性道德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成果的结晶,对道德情感教育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操作样态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全书共分五编,第一编是关于情感德育的本体思考,主要包括从辩证法的角度探讨道德情感的结构、内在发展及其本质,阐释情感与道德的关系、情感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论述情感教育;第二编是传统与当代情感德育思想与模式,从归纳概括传统道德教育实践人手,阐明传统的情感性道德教育及其模式,深入分析了传统美德的现代价值、情感层面以及研究方法,系统论述了当代中国的情感教育,并反思了中小学情感性的素质教育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探索;第三编是与人的德性发展相关的情感研究,主要阐述了“发展性”德育的内涵及其情感机制,幼儿道德情感的发生、发展与教育研究,以及与人的德性发展相关的情感开发与培育;第四编阐述教育中积极情感与德性目标的实现,主要探讨了小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情感维度,课程改革与教师的道德情感向度;第五编论述了关注道德学习主体的学校德育新视角,主要包括学校道德教育与人的协调发展,道德学习与脑培养,通过生命叙事开发德育资源,以及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

  去年寒假买回此书,数次翻阅,却没系统通读。和朱老师其它书一样特点,理论不仅深玄,还常有生冷词汇的出现,使得我经常还得翻查词典。书尽管难读,但读的兴趣一点不减,结合平时教学工作,尤其作为一名普通的道德与法治教师来说感想颇多,受益匪浅。

纵观现在很多道德与法治课老师的课堂,经常会出现学生苦学、厌学,教师苦教、烦教,效率低下的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大多老师将道德与法治课当类似其它学科重知识传授的课来教忽视了道德情感的作用,这是目前道德与法治课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要改变现状就必须遵循知情合一、知情平衡的客观规律,渗透情感教育,改变教学活动仅从认知角度单线突进的做法,在构建认知系统的同时,构建情感系统,实现学生、教师、教材三方面的情感因素在完成认知任务的过程中的相互碰撞与交互作用。“没有情感的教育就像没有水的磨坊”,只有重视情感才能构建起全面、和谐、健康、高效的学科教学课堂,才能让学生乐学、善学,才能使教师乐教、会教,也才能把新课改的理念变为现实,也才能把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要求落到实处。

目前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过程中,施教者还是注重道德知识的讲授,注重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道德推理能力的提高,而对学生的道德情感重视不够。道德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道德认知不一定导致道德行为,因为道德知识与科学知识不同,它是一种应然的叙事知识,而不是一种实然的科学知识。叙事知识以故事、寓言形式出现,让人明理;科学知识是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让人敬畏。他们缺少生活的原汁原味的体验,德育已经作为一门专修课来学,所以就变成了在学校里讲在校外不讲;在校内有老师讲有老师不讲,有时讲有时不讲。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孩子们的道德认知的提高并不一定转化为道德行为。

大量的研究表明,一种道德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在情感上的认同,情感成了道德行为发生的强有力的推手。“理性,由于冷漠而又超然的,因而不是行动的动机,仅仅通过给我们指明达到幸福或避免苦难的手段而引导我们出自欲望或爱好的冲动”,而情感“由于它产生快乐或痛苦并由此构成幸福或苦难之本质,因而就变成行动的动机,是欲望和意欲的第一源泉和动力。”一个人即使具备了道德认知能力,如果缺少情感上的体验和共鸣,那么,他与外部世界所建立的道德关系,只可能是一种被动的服从关系。正如朱小蔓老师所说:“我认为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相互联系的主要原因在于,道德教育若要真正成为一种抵达心灵、发育精神的教育,一定要诉诸情感。如果不诉诸情感、改善情感,就不可能变成精神发育的活动、生命内在的精神活动。”可见,只有当个体的内心感受升华为道德情感时,道德行为才可能发生并持续。

  一本好书总让人久久牵挂,总是让人难以忘怀?我对好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她能丰富人的思想。二十一世纪,我们的德育任务任重道远,在智育压倒一切的形势下,德育已成了教育的软肋,可以说中国当今的教育是最缺“德”的教育。我们日益感觉到传统道德的失落以及世风对淳朴和谐的冲击。而且我们不得不注意到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社会转型期社会道德思想危机已经通过种种形式影响到人生价值观尚未成型的青少年使其成为和谐校园中的不和谐因子即问题学生,并演变为严重的校园问题或社会危机,这些无疑给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让德育回归应有地位,让德育承担应有之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0: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