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说起分层教学,作为一线教师们,大多都会摇摇头,因为真的不容易!尝试了分层教学的一个月,我也感受了这其中的各种不容易。
首先,家长工作的不容易,因为家长们一听分层教学,那无疑是老师们把孩子分层三六九等,任凭哪个家长都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保底层次,所有家长都愿意自己的孩子是“培优”层次。记得班上有一个在数学上较有天赋的一个孩子,属于消化完日常数学教学内容都还“吃不饱”的这类型,我就给他推荐了一本思维型的资料,谁知班上有家长知道后便在家长群里问我,我也只能表示这本书属于要求思维能力较强的孩子可以,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购买,结果,可想而知,几乎全班都买了。所以实行分层教学后,不仅课堂上教学分层,课后的作业也需要分层,家长的工作也要分层做。让家长们能够明白和接受分层教学不是因为固定的层次,而是动态的管理。
其次就是备课量的增加,课堂上问题的设计,低中高难度的问题均要穿插设计,既不能让后进生够不着而自我放弃,也不能让优生闲来无事而倍感无聊。课堂活动的设计,也要让全员都参与进来,优生成为组织者,带领其他组员会分享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不正确的也无所谓。随着年级的升高,班上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每次涉及到小组活动时,优生总是滔滔不绝的分享自己的想法,其他组员就觉得优生的一定是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不发表了。久而久之,小组活动就变成了优生的个人秀,问题的讨论也就成了会的更好,不会的就更差。所以在实行分层教育之后,每一个小组都需要优生来组织和总结,让其他组员先发言和讨论,这样也能让后进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得到思维的碰撞,优生也能学会总结,锻炼自身的组织能力。
除了课堂的分层设计,还有作业的设计,低中高三个层次的作业在同一张题单上,往往是优生吃不饱,中等生没感觉,后进生摸不着,为此,课后作业也必须重新整合,选题,重组。作业的设计分为全班性作业+个性化作业,这样一来每个同学都有一份针对性的作业,从而后进生不会觉得满篇都是自己不会做的而感到沮丧,中等生不会觉得太难会太简单而找不到定位,优生不会觉得所有都是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而感觉目中无知识点。这也让每一个学生能从内心真是感觉到学习的快乐。
最后就是分层教育中的反馈阶段,分层课堂,分层作业,这都是为了反馈出每一个学生在分层中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要对每一个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同样这样的问题反馈采取小组循环制,小组内中等生给后进生讲,优生给后进生讲,也可以小组内四人讨论,答疑解决。
这样的分层对于老师而言,工作量翻了几番,就每天的督促检查工作是一次也不能落下,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而不是永远都够不着,充分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我想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把!
虽然这样的分层教学真的不容易,但是对于教育本身而言,我们除了要带给学生以知识,更多的是要要学生们感受到,知识是给每一个人,而不是只青睐于优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