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8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读书随笔 论读书学习的本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26 10:3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月份的《课程.教材.教法》前三篇连载了关于学习本质的论文,皆出于大家之手。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老师的《论学习的本职特征与目的》,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靖国平老师的《论学习的本质属性及其意蕴》,浙江大学肖龙海老师及其硕士生管颐的《新课堂:表现性学习与评估一体化》,可谓篇篇皆精彩。

关于学习本质的问题,答案纷繁复杂,国外心理学家论述过很多著名的观点,代表理论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等。我国古代也有很多著名的论述,《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等等。《大学》《中庸》等古代典籍中都有提到。而学习这个词作为一个词语出站最早是在西汉,《礼记.月令》中说:鹰及学习。学就是效仿,习就是温习,复习。古人认为学习就是模仿效仿反复练习的过程。每个人对学习本质的定义都不一样,学习没有固定的定义。刘老师认为:"学习的本质就是感知,复习,记忆。学习的目的是致慧,也就是学以致慧,学习是为了获得隐藏在知识后面的智慧,只有拥有智慧才能创造伟业,才能拯救危机四伏的人。"靖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学习具有自由性,不厌性,觉悟性,转化性。也可谓是匠心独运,很有说服力。肖老师的文章主要是讲表现性学习和评估一体化的问题,主张教学评三者有机结合,协调一致。

这三篇文章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何为大家,何为真正的有思想。探究学习的本质是整个人类的问题,关乎国家大局,关系到是否能培育出真正善于学习的新时代接班人,可以说主宰者人类的命运。什么是学习,怎样学习,学什么,怎么教,学习效果如何,每个点都值得深究。 刘道玉校长围绕如何增进人的智慧谈到三个问题:方法比知识重要,智慧比文凭重要,汗水比灵感重要。为教育者,家长,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可解一时之饥,授人以渔,可解一生之需。然而,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往往很少教授“捕鱼”的方法,大部分都在灌输知识,把学生当容器。为什么大学四年感觉什么都没有学到,老师很少传授我们学习方法吧。科学的学习方法会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学历很重要吗?并没有,能力才最有说服力,充满智慧的人才应该更具竞争力,学以致慧嘛。但是智慧却不是学习能得到的,拥有知识不如拥有智慧,有智慧方能始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拥有“大智慧”的人,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却闪烁着智慧之光,令人信服。智慧是一种生活态度,是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纷繁复杂的现实时泰然处之处变不惊的人生哲学。勤奋很重要,十年磨一剑!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有了汗水的积累才会有灵光一现。 自由性,不厌性,觉悟性,转化性是靖国平老师提出的四个学习的根本属性,四位一体,整体有序,动态共生,持续发展。人人向往自由,自由的学习也应该是人之所向吧,为学而学,不过这是比较高的境界了。毕竟,和玩比起来,更多的人还是觉得学习比较枯燥,人生来就有很强的学习欲望,从学习爬,学习走路,学习说话,学习吃饭,到上学接受学校教育,人一生都在不断的学习。自由学习有本我性,自省性,自为性,自主性,自觉性,自愿性。自由学习决定学习者能有多远,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广度深度精度。教师若能培养出一心求学,向学,善学,乐学的学习者,培养学生主动自我建构(即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完美的教育。学生一切自由并有自我约束,可谓好学者也!不厌性类似于让学生“乐学”吧,厌学是很实在的教育问题,很多学生小学就厌学,从小厌学,怎么会在学习上有大的收获呢?现在大力提倡减负减负!认为问题是负担过重,这应该不是关键所在吧,孔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生不爱学习,是不爱学习的内容,环境,状态。说明学习的内容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不在学习状态,学生与学习没有建立起主客体的联系!老师一味地刻板灌输,学生一味机械接受。学生没有愉悦的发展体验,没有真正的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学再多也是徒劳,很喜欢靖老师在文中说的这段话:人们往往更多的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较少关注他们是怎么学的,更多的关注学生学的多不多,较少关注学生学的快乐不快乐,更多的关注学生学的牢固不牢固,较少关注他们学的是否有自主发展的存在感,获得感,意义感,幸福感。我觉得这是现在教育的真实写照,教师,家长社会,都应该有所反思,深深地反思!觉悟性是学生的内化,常常会听到老师评价学生:这个孩子很有悟性!这里的悟性就是说这个学生能够做到不是仅仅的吸收,而是自查自省自悟自得。悟性有点偏向于心学理学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达到知识的内化!转化性换言之就是实践!正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实践才是最终目的!学习是为了实践,知识要转化为自身的智慧!

我认为我所读的书是不多的,对此很后悔,过去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在不知道做了什么的事上。不过还好,现在我是愿意读书的。以前觉得读书是为了自己中文系出身的面子,尤其是在读国外经典时,能侃侃而谈到泰戈尔,安娜卡列尼娜,果戈里,约翰克利斯朵夫,仿佛这是区分我系与他系的一个标志,这是年少无知的我。还好,现在我有了新的体会,读书不是为了所谓的面子,而是自己的乐事一桩, 现在的我,觉得读书很有乐趣,真是仿佛是在和伟大的人交谈,受伟大的思想的渲染,穿越古今,贯通中外,自由的翱翔在思想交汇的时空里,这种感觉实在是有不可言说的妙处。汉字的形体美,音韵美,意境美,构造美,带给我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式的强大的幸福感。优美的文字,是思想,记忆,生活的大交汇。 最近读的论语,速度很慢,却也给了我和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夫子思想交汇的机会。每读一句,都感到无限的幸福,无比的满足,无法言语的赞叹。没有太多成长经历的儿童可能无法产生共鸣,仅仅限于背诵,没有太多的所思所想,我更希望在理解的基础上读经典,思考人生,更有意义。

首都师大初教院张平仁教授就发表了名为《正确处理儿童国学教育中记诵与理解的关系》,有兴趣的可以一读。 读书学习这个东西是个信念问题,居里夫人就说了:"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各行各业都需要学习,各行各业都在不断的学习中。终身学习是人类发展的趋势。接着居里夫人的话: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的利益。我们学习的精神应该秉承居里夫人,生活中学习千万万,她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里,以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因为她是波兰人,一直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现在的我们是幸福的,国家富强,社会安定,我们拥有了她的唯一奢望,又是否能完成她的千分之一的成就。感谢我们的祖国,让我们看到了春光似海,盛世如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6-26 10:31:04 | 只看该作者
  张祖庆老师在《儿童阅读, 教师应为与可为》讲座中从环境、书目、课程、策略、写作、生活六个方面谈儿童阅读中的应为、可为和不为。        

首先是教师应为:1.为孩子们创建丰饶的阅读环境是我们学校重视阅读的第一步。从教室布局到学校文化建设,让语文学习时刻与德育课程、环境课程有机融合,用环境去感染孩子,让孩子爱上阅读。2.构建适切的阅读书目群。整本书的阅读中,读什么比怎么读更重要,对于流行书,我们要适当介入,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引,但又不能老用自己的眼光去替孩子们选择阅读书目。3.打造完整的阅读课程。在这一方面,张老师讲述了一类、同一主题的阅读课的课时、课堂安排。并且详细举例说明。让孩子经历丰富多彩的阅读过程,再加上探究性学习式的终端个性化考核形式,让孩子会读会写,爱读爱写。在阅读中学会思考。给我们以后的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和指引。他的这一思想,紧扣新改的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辑意图和指导精神,值得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去学习。

其次是教师可为:1.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张老师指出,阅读策略不是老师教会的,是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默会的,那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教师只可点拨,把各种阅读策略渗透在阅读训练中。2.让阅读和写作齐头并进。读写从来都是不分家的,张老师用他生动的课例指导我们要带领孩子发现读本背后有趣的写点,学会提纲式地写作方法。3.师生成为读写共同体。当下的教育大环境,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我们几十年前学到的知识早已不能满足今天的孩子,在要求孩子读书写作的同时,我们教师也应走在前头,做榜样。即使不能像张老师一样出版众多专业性的书籍,但也可以勤练笔,写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情,让自己的读与写一以贯之,我们老师可以与博客写作结合起来。

最后,张老师提出三点教师不为之:1、不要繁琐主义。越简单、直接的学习方式,孩子才越喜欢,越容易接受;2、不要千书一面。不要所有读本都是一个模式去读,要读出特色;3、不要单打独斗。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我们要和同事通力合作,凝聚智慧,携手前行。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多读书,勤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让阅读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18: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