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教研室的张贵民张主任给我们上了非常实用的一节课,以阅读教学为例,给我们解读了新课标,以及到底如何去做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张主任说,基于标准的教学其实就是提高教师的目标意识,我们要了解到底什么是课标,课标就是我们教学的课程目标、单元目标以及课时目标,只有了解每节课的目标,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才能使每一节课都是饱满的课。
张主任提出,语文教学需要从训练型任务向思维型任务转变,我们以前总在课堂上训练孩子应该如何如何,但是现在应该从本质上进行改变,并不是为了训练孩子某种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之所以要实施基于标准的教学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1、基于教师经验的教学——凭经验教学;2、基于教科书的教学——唯教材是从;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将教学置于课程的视域下思考。自从进入普及教育时代,在出现国家课程标准之前,教科书占据着一个核心的地位。教师考虑最多的就是“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至于“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教师不仅关注得不多,而且也没有学理的和权威的依据。有了国家课程标准之后,就要求教师应该“像专家一样”整体地、一致地思考上述四个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决定,这就是所谓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我们教学的目标源于课程,目标的叙写方式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我们要真正的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而不是自己千篇一律的填鸭式教学,我们要培养学生能做到什么,而不是使学生做到什么,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个孩子,认真分析教材,认真研读单元导语,教时心中有数,学生学时也会倍感轻松。其次,评价要先于教学。课改的核心就是改课,课堂是课改的核心领域,课堂上课改的重要工作面,我们的重要任务和角色就是科学规划评价先于教学的路线,扎实落实课表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了保证学生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清楚的意识到:学生必须知道什么?能做什么?达成标准应有怎样的表现质量?这些问题都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评价先于教学,课改才能真正达到改课的目的。最后,就是指向学习结果的质量一集如何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我们要达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比如在语文课上,我们现在都在提倡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其实朗读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宏观手段,宏观世界对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其义自见”就必须“书读百遍”,要“下笔如有神”就必须“读书破卷”,故阅读教学必须保证读的时间。朗读也是一项技能,凡技能,只看、只听、只分析,不反复实践是不能成就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朱作仁教授有一个精辟的比喻:一堂课40分钟是个常数,好比一块蛋糕,你把不必要的讲解、提问切多了,留给学生实践的蛋糕就少了。我们每节课都要检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语文更多的是体会感悟,当孩子能够把这段话或是这篇课文的感情读出来,毫无疑问,她懂了这篇课文的所要表达的意思。没有声情并茂的读,那么这节语文课堂一定会逊色很多。
对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我们首先要基于课标、基于教材、基于学情去制定学习目标,然后去设计评价任务,最后再去设计教学活动。对我们而言,无论你作为课程开发者也好,设计者也好,研究者也好,最重要的素养是课程标准的素养,最重要的能力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