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纸的发明过程。
2.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9)
创造 携带 蔡伦 朝鲜 欧洲 社会
造纸术 伟大 记录 保存
2.指名朗读课文,开火车读。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纸的发明》,看看造纸术的发明经过一个怎样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板书:纸的发明)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出示字词,朗读课文,引入课题,温故而知新。】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谈话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造纸术是我国发明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读课文,画句子
A、读通课文,划出课文中所讲的有关纸的知识,记一记。
B、自读课文,划出你不知道的知识。
C、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纸的发展的过程。
学生读文,边读边画出问题的答案。
3.了解纸的发展过程(课件出示10:练习1)
A、完成课后练习1
B、在完成课后练习1的基础上,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说一说纸的发展过程。
C、在完成课后练习1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加上自己的补充来介绍纸的发展过程。
三、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课文2、3自然段。
我们先要来讲的内容就是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是用什么来当纸的?先请大家读一读课文2、3自然段。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交流:
生1:古时候,纸没有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把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或把字刻在青铜器上。
生2:书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
生3:后来人们就把字写在帛上,这样就轻便了,可是这样的书价钱太贵,很少有人用,不能普及。
生4:西汉时期,人们懂得了用麻造纸,但是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板书:竹片: 笨重 帛:轻便、太贵 麻纸:粗糙)
自说--同桌互说一指名说
2.学习第4自然段
(1)东汉的蔡伦是怎么制造出纸的?(课件出示11)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试着用“既……又……”造句。
(2)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生:因为这种纸“既轻便又好用”。
生:因为这种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板书:蔡伦纸: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
(3)蔡伦真了不起呀,我们都很佩服他。让我们用赞叹而又自豪的语气读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1、4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读1、4自然段。
(1)这两个自然段在行文结构上是什么关系?(一个总起,一个总括。是前后呼应的关系。)
(2)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伟大贡献之一?”
这个问题在最后一段能找到答案:
因为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并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很好地完成了阅读教学。】
。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体会蔡伦的发明是很了不起的,从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四、拓展运用,读写训练
1.把收集到各种新型的纸张,选择一种进行自我介绍。
2.写一段号召大家节约用纸的话。
造纸需要大量的树皮,如果大量砍伐树木肯定会破坏环境,现在请你写一段让大家节约用纸的话。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提炼主题,写话训练,加深理解,升华了主题,训练了写作能力。】
板书
内容
10纸的发明
竹片: 笨重
帛:轻便、太贵 不能普及
麻纸:粗糙
蔡伦纸: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 传承下来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除了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外,在主要内容的把握上,还通过主要内容填空、理清课文的条理,从而为品读课文奠定基础。在对比阅读蔡伦发明的纸和他之前的那些纸,了解蔡伦纸发明的伟大,以及被传承普及的原因,从而自然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由衷的赞叹之情。
教师在最后又设计了写话训练,这样就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文章把握,并训练了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
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不断进步,对语文产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