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议论文阅读02】中考-分析论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3:3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考真题链接㈠】

阅历与读书

赵迎辉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到:“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的影响至关重要,有无阅历、阅历多少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某些时候甚至关系到读书的效果。只有经历了人生的浮沉,方能懂得书中万象。要想真正读懂读透一本好书,尤其是那些立意高远、境界深邃的经典之作,除了基本的文化素养、必备的思维能力、正确的读书方法外,还需要深厚的社会阅历和的丰富的认知经验。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的时候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等方面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正如从门缝中窥探月亮,难免有视野不宽、观察不全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正如歌德所说的:“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我们每天都在经历一些事情,每天都会对发生的事情进行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越来越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我们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既然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那么要想增加自己的阅历,就要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具体来说就是要深入生活,深入实践,多接触社会,多了解人生,加深对国情、社情和民情的体察和认识,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陆游曾经写诗教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体验,躬行践履,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现实,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书中蕴含的寓意和韵味。

④然而阅历不等于经历。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或走过,或听过,或看过,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阅历则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的经历及理解程度,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有的人虽然经历过很多事情,体验过各种人生,看似阅历颇丰,却不注意观察和思考,不懂得总结和反思,不能从阅历中提炼出智慧和哲理。所谓的阅历只有阅历之名,而无阅历之实,只是一种经历而已,对于工作和生活并无多大益处。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且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才能从经历中总结出事物的规律,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

⑤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一直以来,不少国人身上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现实压力,一门心思埋头在书本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人到中年以后,精力记性有所下降,生活事业基本定型,再加上自认为几十年的阅历,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没经过,早已洞察世事,参透人情,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往往就会减退,不少人甚至逐渐远离书本。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人类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纵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一涉及具体做事的层面,则往往因脱离实际而变得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尽管老于世故、精于谋略,但却由于缺乏理论指引常常流于平庸世俗。只有将读书和阅历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既潜心书本,又深入生活,并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试题】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案】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阅历与读书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



【中考真题链接㈡】

青年当做新时代奋斗者

于石

①5月3日,第二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揭晓。在28名奖章获得者当中,来自安徽砀山的励志女孩李娟备受人们关注。体重仅有25公斤、全身只有脖子以上部位能够有限活动的她,硬是咬着触控笔,在手机上一字一字地输入,在过去一年通过电商销售水果超过40万斤,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失去什,都不能失去前进的勇气。励志女孩所传递出的,正是新时代奋斗者的青春风采。这启示我们,青年当做新时代奋斗者。

②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深情寄语为广大青年朋友廓清了成长航道,勉励每个青年争做新时代奋斗者,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③生逢其时,而又重任在肩,不懈奋斗,这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毛泽东17岁以诗明志,25岁成立党组织,28岁出席党的一大;邓小平18岁就投身革命事业,25岁开始领导革命运动;习近平15岁到延安插队,29岁去河北正定工作这些青春故事,在历史上镌刻下不可磨灭的青春印记。

④如果说,百年前的近代图景,激发了彼时青年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节点上,当代青年更应义不容辞和改革发展的中国同向而行,与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相伴成长。这既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在时与势的磅礴伟力中,既涌现出一大批如李娟般青春不息,奋斗不止的时代榜样,也孕育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价值理念。可见,无论是革命烽火中的烂漫青春,还是复兴气象里的年轻活力,紧跟时代砥砺前行、担当责任奋发有为,才是中国青年始终不渝的时代风采

⑤但是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难免也有人丧失理想、停步不前。比如,有人顾历史,抹黑英雄先烈;有人沉迷网络,得过且过;人急功近利,用出格的行为博人眼球要知道,丧失理想志向,再激荡的河流也会枯竭没有奋斗拼搏,再澎湃的航程也终将搁浅。历史和现实表明,青春激情需要志向才能点燃,青春理想需要奋斗才能实现。循着理想的晨星,凭着拼搏的勇气,我们才能走出一人一事的得失,在时代跳动的脉搏中实现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与担当

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吧!这样我们就能在人生最明媚的季节,不负韶华,不辱使命。

【试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提出的?

【答案】青年当做新时代奋斗者。用李娟的事例引出中心论点。

【试题】根据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使该段语意连贯完整。

【答案】现如今的时代光景,同样激励当代青年为民族复兴接力奋斗。





【中考真题链接㈢】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①我们活在世上,免不了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朋,大至对国家、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种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世间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还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树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才能由此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有这种爱,所以尽责任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一个不爱自己人生的人怎会爱他人、爱事业?一个在生活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会坚定地负起人生的责任?这样的人常常把尽责任看成是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也就无法弄清他对这个世界负什么责任。现实中,某些人虽然正承担着一些责任,但却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他们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他们一发现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觉得自己应该紧紧跟上去;他们十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活着。由于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一个人如果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一切社会活动中,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持一种负责的态度。一个社会如果由这些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那么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试题】文章②③④段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一中心论点,试概括②④段的分论点。

【答案】第②段:自己的人生责任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第④段:明确自己的人生责任,才能弄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或:不明确自己的人生责任,就不能弄清自己的社会责任。



【中考真题链接㈣】



①等,取“等待”之义。它既不主动求证,又不拒绝演绎;既让过往莫名挠头,又在现实面前坦然露脸:既辐射自然和生命的日光,又聚焦道德和爱的月光。等,是诗一般的恣肆凝聚,哲学一样的理性铺陈。

②______________。春花等料峭过后的开放,秋叶等西风紧束之余的飘零,等的是一份自然而然;等米下锅,等菜上桌,等的是一份丰稔期许;等而下之,等闲视之,等的是一份逍遥自在。等量齐观,心存一颗佛心;等因奉此,秉承一业操守。等,其实就是一种和中的积极态度,一种对世界对人生的本源看法和清正做派。

③等是一种智慧。姜尚直钩无饵垂钓渭水,等来了明慧天子周文王礼贤下士的相遇;卓文君诗心悱恻坚守空房,等回了浪子司马相如最初的爱恋。这何尝不是一种充分自信、甘于隐忍的智慧?

④等是一种境界。苏武持节牧羊北海十九年,须发皆白,只等归汉,心纯如雪;谭嗣同坐等杀头,慷慨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酬圣主、民心与变法;金岳霖情笃林徽因,不因其嫁作梁妇而忸怩,不因其早逝而改弦易辙,一等就是终身不娶。此心,此志,此情,天地为证,日月可鉴。

⑤当今社会,物欲横行;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但总有云卷云舒间的宠辱皆忘让人去等候,总有花开花落时的去留无意让人去期待。西方谚语道:“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我要停下来,等一等灵魂。”灵魂不开口,就让我们一起“等一等”吧!

⑥等洪荒的旷远诡秘,等原野的缤纷,等文学燃起的希望,等自然唱起的规律,等万物亮出的生命底色。等一等,两个人的爱情便可湿润江南;等一等,一个人的寂寞便可开出花来;等一等,爱默生的自然世界便会呈现:“每个人都会成为诗人,爱将成为主宰,美将处处流露,人与自然将和谐相处。”

【试题】请根据第②段内容,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之与③④段的首句构成排比。

【答案】等是一种态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00: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