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8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0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语文二模优秀作文范文汇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08: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0年4月温州二模语文测试中,获得52分以上的考场佳作共50篇。这些文章各有亮点,得分点较突出,体现了写作者一定的考场作文能力。现从中精选9篇,附上简要点评,供大家学习借鉴。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面对世界,我们要有人定胜天的信念;也有人认为,人是自然之子,面对世界,我们要有敬畏和谦卑之心。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08:44:38 | 只看该作者
Friend(50分)

皇马乐队曾经有一首《冠军》备受追捧,“we are the world”引世界共鸣,但面对自然,是否如此?

21世纪20年代刚来临,世界人民就收到“新冠病毒”的“大礼”。钟南山院士究其因:人为食用蝙蝠导致病毒传播。一时间网友炸锅,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呼声愈高。

由于对自然的不善待,世界人民自食恶果。中国政府采取一级响应:武汉封城一个月,全民隔离。正是因为国民对自然的敬畏与谦卑,宅家、戴口罩等使疫情局面缓和。

但直到现在,欧洲乃至美洲情况愈演愈烈。前不久,西班牙举行“最多人扮演蓝精灵”活动上,几万人面对采访都持“疫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想法,而今它成为欧洲增长感染数最多的国家。除此之外,前有特朗普为经济发展连任而放弃隔离政策,后有日本为奥运而拖延隔离,如今,他们的结果我们有目共睹。

不只疫情当前,我们要敬畏自然,这本是贯彻一生的定律。

近几年国内环保话题呼声极高,支付宝“蚂蚁森林”受广泛好评;“绿色出行”的共享单车也用户颇多,孰不知这些善举的背面是血和泪的教训,黄土高坡的过度开发导致黄河中下游的“地上河”景观,北京沙尘暴对城市的侵蚀皆是如此。人人羡慕欧洲的环境优美,孰仍记得工业革命时他们的“遮天蔽日”。

人们因对自然的贪婪而将自己冠上“世界主宰”的美称,可所付出的代价是几代人的偿还。很显然,这种功利色彩的运作有悖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只眼下碎片化的美景与蓝图。曾经的母亲河——尼罗河现在 却被封上“垃圾河”的称谓,这是全世界财富的遗失。

我们无法抹去曾经的错误与损害,就只能改变地位去弥补去忏悔。作为学生,作为世界未来的领导者,我们应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不是征服世界的主宰,亦非卑微的“自然之子”,不是提倡原始的生活,而是“friend”,与之共进,与之携手,才能促进双方共赢之局面。

疫情的阴霾下,自然仍给予我们一缕阳光;在自然的绿色下,隐藏的是起色的缤纷,做到尊敬,学会感恩,即是正确之举。

“四海之内皆兄弟”。

点评——

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先破后立),语言行云流行,读之赏心悦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08:44:25 | 只看该作者
09

载以敬畏,引以谦卑(57分)

我们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万事万物皆依存于自然。没有了自然,我们将如何感受世界的美妙。依我之见,每个都应载以敬畏,引以谦卑。

“荒野中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梭罗的这句话即告诉我们自然的重要性。时代在进步,我们趋行于人生这个亘古的旅程。我们总是步履匆匆,在崇尚物质的同时放弃了精神美好,在速成与便捷中更丢失了尊敬自然的精神内核。

常怀敬畏之心,以情待之。自然之美,世界之大,我们只是“渺沧海之一粟”。我们人类要做的应是敬它、畏它,可无论是17年前的非典,还是当下的新冠肺炎,都是人们偷食了“禁果”,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造成了这场影响全球健康的疫情。这是人们为了猎奇,标榜自己的不同,而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最终自食恶果。正所谓“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谦卑低头处事,不逆向自然。自然之伟大,岂是吾辈轻易能越?所以我们更应向自然学习它的谦虚。“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更旗帜鲜明地指出“持而盈之,方可长使。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故要懂得隐藏自己的锋芒,学会谦虚之态。昂头,是为了正面吸收能量;而低头,则是躲避不必要的危险。

自然是值得被我们敬畏和崇尚的。不仅仅是因为它提供了一方土地,哺乳和滋养我们,更是因为它本身的伟大。“巨鲸落,万物生”,这样的自然难道不值得被尊敬吗?生当似鹏起,终当如鲸落,这是志士的新年与志士的奉献。

我们是自然之子,是自然赋予我们生命,对待它,应如同对待母亲般小心呵护。慎记低头行事,才能使生命之舟行于自然之间而不覆,才能向成功之岸出发。打破平衡后,就是自己为愚蠢买单。

人可以自信,但不可以自大;可以狂放,但不可以狂妄;可以力挽狂澜,但不可以人定胜天。切记要敬畏,要谦卑,遵守自然的规律;不怒,不恼,不超,不越。

应载之以敬畏,引之以谦虚,学会在自然中做人,才是一个大写的人。

点评——

本文善于援引经典作品、经典语句,来自《赤壁赋》《道德经》的语句明显增加文章的思想含量,来自董卿等人的警句、富有文艺气息的句子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或许这就是“善假于物”的效果。

所引素材以文言为主,标题也用了文言句式,使全文散中有整,让阅卷者眼前一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08:44:06 | 只看该作者
08

胜天可行,敬谦有度(56分)

莎士比亚曾说:“身处在果核之中,也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世界相对于人来说是庞大且充满未知的,但人是充满创造力和好奇心的生物。所以人应当拥有“人定胜天”的信念,也应对世界心存敬畏和谦卑之心。

自古以来,人类的生活就与困难,艰险密不可分。远古的人类为个人和部族的生存而奔波,现在的人们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这都离不开“人定胜天”的信念。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病肆虐期间,所有人都有着胜利的信念。这一场灾难反映出了人处于危境之中,对于自我乃至社会的信任。人定胜天是无数前仆后继的开拓者所坚信的理念也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助推的精神动力。

人定胜天是否意味着人是万物的主宰?这是不符合现实生活的想法。诚然,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无数次的战胜了自然,战胜了世界。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更多的是失败的案例。“人定胜天”不能被随意延伸为骄傲自满的意思。退一步讲,世界仍有许多的未知,人仍未拥有改变一切的能力,为何要自满自得?历史上有许多的案例值得借鉴,更应避免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发生。

敬畏和谦卑是一杆秤,可以让人衡量“人定胜天”这一理想状态和自我能力的差距,不断增加能力,减少过量的“胜天”想法,端平才能更好面对世界。

人定胜天是一种拼搏精神,而敬畏和谦卑是每个人都应牢记心底的“度量衡”。面对世界,谦卑可以划开自满的迷雾,防止自我陷入过度强大的虚假想象之中;敬畏可以激发人的警惕和追寻之心,一时不警,使可能失去一切,又如何能人定胜天?

人定胜天是祖祖辈辈验之可行,行之可成的拼搏理念,敬畏和谦卑更不意味着追弱和逃避。胜天必可行;敬谦需有度,是每一位追求美好生活的人都应该具有的精神支持和鞭策。培根曾说,“黄金时代是在我们前面而不是在我们后面。”每一个当代人都应以创造“黄金时代”为目标,用“人定胜天”的理念为动力,以敬畏和谦卑之心为转向盘,驶向美好的生活。

“胜天可行,敬谦有度。”

点评——

本文紧紧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人定胜天的信念”而非“人定胜天”展开论证,靶向非常精准。这给作者强调其是一种理念,一种想法、一种理想状提供了的坚实的审题基础,从而有利于论证敬畏和谦卑可以防止人类陷入过度强大的虚假想象之中,并将“人定胜天”顺利与“世界主宰”这样的妄想划分了界限,过渡为一种“精神动力”“拼搏理念”。这样使得论证逻辑非常严密。这给这次作文中,一会儿论证人定胜天的伟大,一会论证人的谦卑的重大意义,无法将两者有机结合的墙头草式立论者一个很好的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08:43:52 | 只看该作者
07

以胜天之姿敬畏世界(54.5分)

古代西方哲人普罗塔戈拉曾言“人是万物的尺度”,首次将人置于世界的中心。面对包罗万象的自然,人自然需要胜天的信念。但在这混浊不堪的时代中,也需要敬畏自然的热忱,故私以为,以胜天之姿敬畏自然才是至善!

何出此言?

人定胜天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厚重的历史尘埃中挺起胸,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抬起头,向内心深处的自己俯下身去,活得热烈而真实,同时,在枕戈达旦中锐意进取。回首数万年前的人类祖先,他们筚路蓝缕,超脱新石器时代的束缚,钻木取火,蚕丝技术,陶器刻制在广阔而空旷的世界里,不以犬儒之姿,更不能无为而动,蹒跚而行,而是以朝气蓬勃的心态与勇气,一扫生所之灰的尘封。历史如此,现在依然如此,罗梭在瓦尔登湖畔的构架乌托邦式的生活,将心灵寄宿在自然之上。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便是坚定人定胜天的理想信念,付出一掷的将自身的生命与大海的惊涛相融,最后赢取了硬汉的形象。如今时代的指针已定格在了我们这代人身上,所以我们应更加坚定人定胜天的勇气,以此化作莹莹之光,在黑夜的未来时光中燃灯前行;以此踏足脚下的每一步路,在白茫茫的人生道路上,无需过问路在何方。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为后代人所留下的具有公平性的宝贵遗产,同时历史的发展是在无数继承的画面中延续开去。犹记梁漱溟先生的经典之问“这个世界会好吗?”在多类动物的灭绝与消失,森林火灾等人为灾难的发生,多少的人的眼泪坠入了凌空虚谷的险境中,我们别无所需,唯有对自然对这个世界的敬畏与谦卑才可去打碎所谓的荒芜与泪水。丰子恺先生曾在作品中写道“你若爱,世界哪里都可爱,你若恨,世界哪里都可恨”爱自然,敬畏自然便是最好的保留先辈们的奋斗与珍惜的成果,也是更好的留给下一代的礼物。

但愿,达摩克利斯之间不会永远悬挂于人们的心间,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写到“每个人都带有独自的光环。”敬畏之心本属于人类,但是更属于你我。若是达到习近平主席所说的“有一份热发一份光”,那么这个世界会好的,坚定又响亮。

故此,秉持以胜天之姿敬畏自然,依偎其道,善莫大焉!

点评——

开头观点鲜明,全文牢扣观点而作。素材博古通今,中外皆具,可见其积累之深厚,能在考场自如运用,巧妙的引用点缀在行文中让文章更具亮点,最后的呼吁也极具感染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08:43:35 | 只看该作者
06

敬畏自然,改变世界(54分)

仰观苍穹,天之广阔,遑论宇宙浩渺,人是自然造物,怀敬畏和谦卑之心,理固宜然。然平视己身,万物之灵长、自然之杰作。面对静诗开拓的世界,又何尝不能怀“胜天半子”的气概?仔细思索,便会发现这二者并不矛盾。人,应在敬畏自然的前提下,拥有改变世界的坚定信念。

敬畏自然,是因为大自然早在开辟之际已拥有了一套完整的法则体系。人类身处枝上一节,自不能幸免。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达尔文的进化论,这是人类在黑暗与蒙昧中对自然规律进行的自发探索。于是经典力学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本框架,才生发了人类引以为傲的蒸汽机、电动机的发明创造。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推动着人类迈向更光明的世代。于是进化论指引了物竞天择的方向,人类在物种培育上初尝甜头,进而更多人致力于各式良种选育,人们生活水平无形之中大幅提升。

此皆为顺自然法则之美,而逆自然法则之恶果,亦历历在目。贪婪而无止境地开荒拓田使昔日水草丰美的罗布泊终成魔鬼之域;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食引新型冠状病毒来到人间;澳洲山火,非洲蝗灾,灾难犹如天火降临,警示人们敬畏自然。

但敬畏自然并不意味着迷信,更不意味着丧失人类作为智慧生物有方向地去改造自身所处环境的勇气。

康德阐明:“活在目的王国中,人是自身目的,而非手段。”沈从文也曾说:“我要建造一座小庙,里面供奉的是人性。”从石器的勉强运用到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用自身的智慧与劳动换取了不断进化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和人性以自身为目的,对本物种的创造与助力。犹如鲁迅所言,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好比煤的形成。我们无以抹煞这光辉。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将人们从神权、对自然的迷信压迫下解放出来,告知人们何为人权,何为理性。于是在对自然的敬畏下,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乃成就今天多姿多彩的世界。马尔克斯笔下海滩幸存者的独白,《故事新编》中禹治水的事迹,无一不在诠释天地间大写的“人”字。

我们应当铭记:敬畏自然,不代表绝对臣服;人定胜天,亦不是主宰万物。人类世界的历史启示我们的实际是:对自然怀着这一份敬畏谦卑之心,而发挥人类创造的精彩。

点评——

文章的亮点是,清晰。本文观点明确、准确,从题目到第一段,读者就可以轻松地捕捉到文章的中心论点,第一段迅速破题,入题快、准,语言简洁。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论证的逻辑较为严密,文章每一段的开头或结尾都用总结性的话语来强化本段的主要内容,使得整篇文章脉络清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08:43:20 | 只看该作者
05

胜天敬天,行有所止(53分)

因大自然的选择,人被赋予主宰万物的权力,因此有人可胜天的机会;但我们始终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因此我们要敬之爱之。无论是胜天还是敬天,都要行有所止。

我们要战胜自然,而不是毁灭自然。当古猿人成功钻木取火,我们战胜了自然,取得了生存一隅;当我们“会当凌绝顶”,我们战胜了自然,证明了人类的伟大与坚强。但我们的一切战胜都在自然的允可和掌握之内。我们战胜自然的目的不是为了打败“敌人”,而是为了成就自己。战胜自然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突破自我局限的过程。我们胜利了,方能进化,方能体会“一览众山小”的快意,方能领悟“蒹霞苍苍,白露为霜”的美好。

但现我们却为一己私利,视友为敌,破坏自然。正如《流浪地球》中所说:“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亡,直到这场灾难与我们息息相关。”澳大利亚的山火,感染全球的新冠肺炎,一切诸如此类的黑天鹅事件,都在告诫着我们要敬畏自然,热爱自然。




敬畏自然,以大自然的一部分自居。梭罗自称,“我是瓦尔登湖畔的石岸,是掠过湖心的微风在我的手心,是它的青水,是它的白沙”。正是以这种谦卑的态度,梭罗超越工业革命时代的功利,预见了人类的未来,甘居荒芜之地守护“神的一滴”。就像梭罗一样,敬畏自然首先就是要以孩子赤诚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规律。如此,我们方知自然对我们的恩赐,方能恰当好处地利用自然。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敬畏自己。《辛德勒的名单》中说“权力不是你有什么,而是你拥有什么,却不那么做。”我们可以砍伐树木,可以填湖造路,可以食珍禽异兽,但我们不那么做,方能显示我们的包容心与前瞻力。这样的“无为”,便是对自然的敬畏,更是对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保护。

不如像徐霞客一样,访名川,赞叹自然的伟大;像胡歌一样,去青海湖拾垃圾,表达对母亲的歉意和体现人类的责任。

就像毛姆所说:“唯一值得弥足珍贵的是对责任的爱,当爱与责任融合为一时,你将是崇高的人。”让保护自然不仅成为我们为自然、为己的责任,更成为我们心中的一份爱。

胜天,但不肆意毁灭;敬天,也不畏缩不前。行有所止,方成大道。

点评——

本文从“胜天”到因“敬”而“行有所止”,整体结构清晰明了、层次分明,且该文很好地将自己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非常显眼地点出,使读者一目了然。同时,本文引用较为出彩,能做到引用“为文所用”,特别是倒数第四段“权力不是你有什么,而是你拥有什么,却不那么做”很是切合分论点,是一个很大的亮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2 09: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