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28 01:00:40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一)
1.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体裁),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的词语是伤客心。诗中以浩大气势描绘出了他登楼时的所见景象,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了对民族历史的追怀,这两句是: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2.本诗的最后一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借用典故,说蜀后主刘禅如今仍然得享祭祀,但其人实为无道亡国之君,只令人感到其可怜罢了。而现在诗人当此万方多难之际,自己却只能像躬耕陇亩时的诸葛亮“好为《梁甫吟》”,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灾难的深重忧思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感伤。
(二)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用法、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C )
A.出以事其长上/出则无法家弼士
B.地方百里而可以王/楚之地方五百里
C.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愿比死者一洒之/愿借子杀之
2.选出与下面例句中加粗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D )
例句:寡人耻之
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B.臣以为王吏之攻宋也
C.宋何罪之有
D.吾既已言之王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如之何则可?
要怎么办就可以呢?
(2)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谁能与大王对抗?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天下无敌的”。
4.本文中孟子用什么方法劝说梁惠王?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政治主张?
运用对比,将施行仁政结果和不施仁政的后果作对比,突出施行仁政的好处,反映了孟子施行仁政的主张。
5.《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表明环境对人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也表明学习要有持之以恒或锲而不舍(四个字)的精神。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人尊称“亚圣”。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政治主张是“兼爱”、“非攻”。
附译文:惠王说:“魏国曾一度在天下称强,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是到了我这时候,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都死掉了;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受楚国的侮辱。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
“因为那些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剥夺了他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有谁来和您抵抗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疑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