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26 09:07:22
|
只看该作者
《地震中的父与子》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邵长辉
学习目标叙写:
1、通过课前自学和课上老师有重点的指导,在脱离语言环境、没有拼音帮助的情况下,能从整体字形上正确认读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昔日、废墟、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第一课时)
2、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深入读文和理解的基础上,做到融入文本情境地读,通过分角色、指名读等训练,能读出父亲挖掘过程的艰辛和儿子的镇定自若等。(第一、二课时)
3、在听教师范读、朗读、品读感悟和交流探究的过程中,能说出父亲对儿子的爱、儿子的了不起,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第二课时)
4、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语句。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并在自己的习作中学习使用这些表达方法。(第二课时)
评价方案设计
1、目标1字词的学习,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予以检查:一是课堂上初读课文时检查读音、指导重点字的写法;二是在第二课时上课初识,组织学生开展“昔日、废墟、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的听写活动,并组织小组互评,要求听写正确率在90%以上。
2、目标2朗读课文,第一课时解决正确、通顺、流利的问题。通过听老师范读、轮读、指名读等方式,重点解决生词、长句、难句,使95%的学生达到正确、通顺、流利。第二课时,在深入读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互读互评、指名反复读、朗读比赛及听教师范读、跟老师朗读等形式,读悟结合,使80%以上的学生能读出父亲挖掘过程的艰辛和儿子的镇定自若等。
3、目标3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在教师的点拨、激情下,使学生能产生情感共鸣,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经历和感受,通过课堂观察、倾听、评价等方式予以检查,使80%以上的学生能够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并举出一个自己父母关爱自己的例子。
4、目标4表达方法。通过课堂对重点句子的朗读、指名读以及课下的抄写使学生把握本课表达方法,通过小练笔来检验学生对表达方法的使用情况。
教学重点:
感悟坚定的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及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紧紧的抱在了一起”这句话。
教学难点:
感受儿子在危难时刻对父亲充满信任并能先人后己的精神。
教学准备:
1、 学生要对课文进行预习;
2、教师要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教师板书:地震
教师读 指读 学生齐读
2、看到“地震”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我国汶川的大地震吗?还记得2010年4月14日发生在我国青海省玉树县的大地震吗?
让我们通过短片来回顾一下那这两场地震给我们留下的深深的伤痛。(播放课件)
3、如果让你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地震”,你会用哪个词?带上“地”字。
预设:地动山摇 惊天动地 天昏地暗 天旋地转 天崩地裂(让学生写在黑板上)
4、教师指“地震”,引导学生读:
地震——地动山摇 地震——惊天动地 地震——天昏地暗 地震——天崩地裂……
5、一九九四年一月十七日,在美国洛杉矶,人们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地生活着,突然间山崩地裂,大地震发生了,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2500多幢建筑物倒塌,几万人被埋,30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洛杉矶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可就是在这样一场灾难中,有一对父子竟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这是怎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教师补充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
指导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下面,就让我们读读课文吧,看看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明确要求:
(1)圈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想一想,哪一个自然段最让你感动,待会儿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3、检查预习情况:(达成学习目标1)
(1)出示生词“洛杉矶 混乱 昔日 废墟 爆炸”
(2)谁能读?(个别读)齐读
(3)由这组词你想到了什么?(地震)
(4)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说说地震后的洛杉矶吗?
(5)小结:“是啊,地震是那么无情、可怕、冷酷,生命在它面前显得那么不堪一击。请同学们带着对地震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组词语。”(生齐读)
4、课文哪几自然段就写出了这次地震时的场面?“(第1、2段)
(1)出示。分组各读1、2段
(2)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了地震的危害之大?
(欢声笑语、漂亮---------废墟)
“这一强烈的对比,更加强烈地反映出发地震之猛。请同学再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