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文阅读训练46:《子规的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2 08:0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子规①的画

[日]夏目漱石

  (1)我只有一张子规的画。为了纪念亡友,我长时间地把它放在袋子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有时简直忘记它的所在。近来忽然记起,觉得这样放,若是有个搬迁挪移之事,稍一不慎,便不知会散失在什么地方。所以想立刻把它送到裱糊店里,裱一裱悬挂起来。抽出包装纸袋,掸去灰尘,打开一看,画还是按原来的样子,潮乎乎地叠作四折,放在那儿。在我的记忆中,袋子里除了画以外,什么都没有。可是,竟还从中发现了子规的几封信。我从中选出最后那封和另一封不知年月的短信。在两封信中间夹上那张画,把三者归拢到一块儿拿去裱褙。
  (2)画,是插在小花瓶中的关东菊。构图是极其简单的。旁边还加了注释:“把它看作行将枯萎的吧。画得不好,须知乃病中所为。如觉得我是在撒谎,你就支着胳膊肘画画试试吧。”
  (3)从这个注释来看,他自己并不觉得他的作品很好。子规在画好这幅画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东京了。他是给这幅画题了一首短诗寄来熊本的:

瓶生关东菊,菊花行将萎。

君今在火国②,不知何日归。

  (4)此画挂在墙壁上,看上去实在令人感到寂寥。花、茎、叶和玻璃瓶,仅仅使用了三种颜色。开花的枝上,只有两个花蕾,数一数叶子,才不过寥寥八九片。这孤寂的花草,笼罩在一片白色里,再加上周围是用冷蓝色画绢裱褙的,无论怎样看,也让你觉得心里冷冰冰的吃不消。
  (5)看来,子规为画这幅简单的花草,是不惜巨大努力的。仅仅三枝花,至少费了五六个小时。画得极其仔细,一丝不苟。费这么大的劲儿,不仅病中需要极大的耐心,即使以他那作俳句、和歌时挥洒自如的性情来讲,也是个明显的矛盾。盖因他学画画之初,从不折③等人那里听到画画必先写生的道理,他便在这一花一草上加以实践。不知他在画画方面,是忘记了使用他的俳句上已经熟练了的方法呢,还是缺乏这方面的本领。
  (6)由关东菊所代表的子规的画,既朴拙又认真。在文笔上,凭才力他是可以一气呵成的。可是一接触到画具,却忽然变得呆滞僵硬起来,笔锋畏畏缩缩,踟蹰不前。想到这里,我不禁微笑了。当虚子看到这幅画时,他曾表扬说,正冈的画,这不是画得很好吗?我却不以为然。这画画得是那么单调而平凡,且又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和劳动;凭正冈的头脑和才气,干这心余力绌而又用不着干的工作,从而泛溢着他那掩抑不住的朴拙。一幅循规蹈矩的画,却有其朴实稳重之妙,古拙而苍劲,严肃而认真。这正象征着其为人之刚耿和愚直。如果说子规的画虽拙犹美,使人钦羡不厌,也许其奥秘就在于此吧。然而,毕竟由于他腕下缺乏挥洒自如之巧,手中无运笔传神之妙;不能下笔点睛,迅即勾画出幽香雅境来,因此不得不舍弃捷径,而苦心孤诣地搞他的涂抹主义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拙”字,对他来说,是怎么也难免的。
  (7)子规作为人,又作为文学家,在他的身上,很难发现“拙”的痕迹。在我和他交往多年的任何时候,从未记得他曾有过因“拙”而被人讥笑的先例。甚至连一瞬间都没有过。在他死后即将十年的今天,从他特地为我画的一束关东菊中,确实感受到了他的“拙”相。其结果,既令我哑然失笑,又教我感怀无量。对我来说,这之中充满无限兴味值得琢磨。只是这画却是异常冷落孤寂,凄寒袭人。如有可能,真想让子规为补偿这一冷落孤寂,把这一“拙”劲儿,发挥得更雄浑些。

(选自《笑与泪——外国散文名篇精品赏析》,有删改)

【注释】①子规:即正冈子规(1867-1902),俳人、歌人,是作者在第一高等学校念书时的同学,也是他的俳句老师。②火国:熊本的雅称。③不折:人名。与下文的虚子,同为作者与子规的友人。





1.下列关于子规画作“关东菊”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此画构图简单,但颜色有些繁杂。
B.此画虽单调平凡,却流畅自然。
C.此画朴拙认真,但缺少美感。
D.此画虽画简单花草,却也遵循画理。







2.子规为何特地画了“关东菊”并寄送给“我”?阅读全文,加以分析。





3.文章最后一段先写“我”记忆中子规的“不拙”,再写现在感受到他的”拙”。这样写对情感表达有何作用?结合加点词,联系全文,加以阐述。





4.如果傅雷读过此文,你认为他会推荐给傅聪吗?结合阅读本文和《傅雷家书》的体会进行阐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2 08:10:06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子规①的画

[日]夏目漱石

  (1)我只有一张子规的画。为了纪念亡友,我长时间地把它放在袋子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有时简直忘记它的所在。近来忽然记起,觉得这样放,若是有个搬迁挪移之事,稍一不慎,便不知会散失在什么地方。所以想立刻把它送到裱糊店里,裱一裱悬挂起来。抽出包装纸袋,掸去灰尘,打开一看,画还是按原来的样子,潮乎乎地叠作四折,放在那儿。在我的记忆中,袋子里除了画以外,什么都没有。可是,竟还从中发现了子规的几封信。我从中选出最后那封和另一封不知年月的短信。在两封信中间夹上那张画,把三者归拢到一块儿拿去裱褙。
  (2)画,是插在小花瓶中的关东菊。构图是极其简单的。旁边还加了注释:“把它看作行将枯萎的吧。画得不好,须知乃病中所为。如觉得我是在撒谎,你就支着胳膊肘画画试试吧。”
  (3)从这个注释来看,他自己并不觉得他的作品很好。子规在画好这幅画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东京了。他是给这幅画题了一首短诗寄来熊本的:

瓶生关东菊,菊花行将萎。

君今在火国②,不知何日归。

  (4)此画挂在墙壁上,看上去实在令人感到寂寥。花、茎、叶和玻璃瓶,仅仅使用了三种颜色。开花的枝上,只有两个花蕾,数一数叶子,才不过寥寥八九片。这孤寂的花草,笼罩在一片白色里,再加上周围是用冷蓝色画绢裱褙的,无论怎样看,也让你觉得心里冷冰冰的吃不消。
  (5)看来,子规为画这幅简单的花草,是不惜巨大努力的。仅仅三枝花,至少费了五六个小时。画得极其仔细,一丝不苟。费这么大的劲儿,不仅病中需要极大的耐心,即使以他那作俳句、和歌时挥洒自如的性情来讲,也是个明显的矛盾。盖因他学画画之初,从不折③等人那里听到画画必先写生的道理,他便在这一花一草上加以实践。不知他在画画方面,是忘记了使用他的俳句上已经熟练了的方法呢,还是缺乏这方面的本领。
  (6)由关东菊所代表的子规的画,既朴拙又认真。在文笔上,凭才力他是可以一气呵成的。可是一接触到画具,却忽然变得呆滞僵硬起来,笔锋畏畏缩缩,踟蹰不前。想到这里,我不禁微笑了。当虚子看到这幅画时,他曾表扬说,正冈的画,这不是画得很好吗?我却不以为然。这画画得是那么单调而平凡,且又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和劳动;凭正冈的头脑和才气,干这心余力绌而又用不着干的工作,从而泛溢着他那掩抑不住的朴拙。一幅循规蹈矩的画,却有其朴实稳重之妙,古拙而苍劲,严肃而认真。这正象征着其为人之刚耿和愚直。如果说子规的画虽拙犹美,使人钦羡不厌,也许其奥秘就在于此吧。然而,毕竟由于他腕下缺乏挥洒自如之巧,手中无运笔传神之妙;不能下笔点睛,迅即勾画出幽香雅境来,因此不得不舍弃捷径,而苦心孤诣地搞他的涂抹主义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拙”字,对他来说,是怎么也难免的。
  (7)子规作为人,又作为文学家,在他的身上,很难发现“拙”的痕迹。在我和他交往多年的任何时候,从未记得他曾有过因“拙”而被人讥笑的先例。甚至连一瞬间都没有过。在他死后即将十年的今天,从他特地为我画的一束关东菊中,确实感受到了他的“拙”相。其结果,既令我哑然失笑,又教我感怀无量。对我来说,这之中充满无限兴味值得琢磨。只是这画却是异常冷落孤寂,凄寒袭人。如有可能,真想让子规为补偿这一冷落孤寂,把这一“拙”劲儿,发挥得更雄浑些。

(选自《笑与泪——外国散文名篇精品赏析》,有删改)

【注释】①子规:即正冈子规(1867-1902),俳人、歌人,是作者在第一高等学校念书时的同学,也是他的俳句老师。②火国:熊本的雅称。③不折:人名。与下文的虚子,同为作者与子规的友人。






1.下列关于子规画作“关东菊”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D )
A.此画构图简单,但颜色有些繁杂。
B.此画虽单调平凡,却流畅自然。
C.此画朴拙认真,但缺少美感。
D.此画虽画简单花草,却也遵循画理。




A.有误,第四段“此画挂在墙壁上,看上去实在令人感到寂寥。花、茎、叶和玻璃瓶,仅仅使用了三种颜色”,可知“但颜色有些繁杂”不符合文意。
B.有误,第六段“可是一接触到画具,却忽然变得呆滞僵硬起来,笔锋畏畏缩缩,踟蹰不前”,可知“却流畅自然”不符合文意。
C.有误,第六段“一幅循规蹈矩的画,却有其朴实稳重之妙,古拙而苍劲,严肃而认真。这正象征着其为人之刚耿和愚直。如果说子规的画虽拙犹美,使人钦羡不厌,也许其奥秘就在于此吧”,可知“但缺少美感”不符合文意。
D.正确,第五段“盖因他学画画之初,从不折等人那里听到画画必先写生的道理,他便在这一花一草上加以实践”,可知这幅画是遵循画理的,符合文意。
故选:D。







2.子规为何特地画了“关东菊”并寄送给“我”?阅读全文,加以分析。
子规特地画“关东菊”并寄送给“我”,是希望“我”这个朋友能懂他的处境和心境。他在将枯萎的关东菊来象征自己病中的状态,又通过注释和短诗传达了自己孤独的心境和对“我”的思念,从而流露出对我们之间挚友关系的珍惜之情。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2)段“旁边还加了注释:‘把它看作行将枯萎的吧。画得不好,须知乃病中所为。如觉得我是在撒谎,你就支着胳膊肘画画试试吧。’”从画中的注释可知,这幅画是子规在病中所画。“把它看作行将枯萎的吧”,其实是暗指自己,将枯萎的关东菊来象征病中的自己。子规通过注释和短诗传达了自己孤独的心境。他把这幅画寄给“我”,是希望“我”这个朋友能懂他的处境和心境。这幅画也表达了他对我们之间友谊的珍视及病中对“我”的想念。







3.文章最后一段先写“我”记忆中子规的“不拙”,再写现在感受到他的”拙”。这样写对情感表达有何作用?结合加点词,联系全文,加以阐述。
示例:作者通过“从未”“甚至”强调“我”记忆中的子规没有一点的“拙”,接着用“确实”一词强调了“我”现在真切感受到子规的“拙”,这样更能凸显“我”对子规认知的反差,说明“我”以前并不真正懂这位已故的朋友。而子规在病中特地画“关东菊”并寄送给“我”,这引发“我”明白了这一切后的“感怀无量”。这里既有“我”明白时的惊讶、愧疚,又有对他人品如画品的感动、敬佩,更充满了对他无限的思念。可见,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强化“我”的认知错位,从而为最后情感水到渠成的自然抒发铺垫。




本题考查理解情感。通读文章,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词语分析。“从未”“甚至”两个词连用,强调了作为人,又作为文学家的子规,在他的身上很难发现“拙”的痕迹。“确实”肯定了从他特地为“我”画的一束关东菊中感受到的他的“拙”相。“感怀无量”是“我”在前后对子规认识的鲜明对比中,明白了以前自己并没有真正懂这位朋友,不懂他孤独的心境。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强化自己认知的错位,表达自己的惊讶、愧疚和对他人品如画品的感动、敬佩。





4.如果傅雷读过此文,你认为他会推荐给傅聪吗?结合阅读本文和《傅雷家书》的体会进行阐述。
示例一:我认为会。文中的子规于病中画“关东菊”,画的虽是一幅简单的花草,却极其仔细耐心,舍弃捷径,苦心孤诣地涂抹,表现出一种为艺术的认真态度。《傅雷家书》中傅雷提到傅聪弹肖邦作品时风格常变,指出他在艺术方面不容易“牢固执着”的事实,并提醒对新感受的东西要仔细认真地分析。由此看来,子规为艺术的态度符合傅雷的标准。因此我认为他会将此文推荐给傅聪阅读。
示例二:我认为不会。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画作读懂子规为艺术、为人方面的“拙”,抒发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带着丰富的个人情感体验。《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一封封信,情感真挚,但关于为艺术、为人方面的教导是严肃而理性的。夏目漱石对子规为人为艺术的主观认知和傅雷的理性思考不太相同,因此,我认为傅雷不会将此文推荐给傅聪。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判断傳雷读过此文是否会推荐给傅聪,要看此文是否符合傅雷对傅聪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标准。
会:《傅雷家书》中,傅聪是一名钢琴家,从事艺术。傅雷多次在给傅聪的信中与傅聪交流音乐方面的内容,多次提到莫扎特,交流莫扎特的艺术特色与情感的关系。傅雷也曾提到傅聪弹肖邦作品时风格常变,指出他在艺术方面不容易“牢固执着”的事实。由这些可知,傅雷善于结合人物和事例对儿子进行教育。本文中,子规病中画“关东菊”,极其仔细耐心,舍弃捷径,苦心孤诣地涂抹,表现出一种为艺术的认真态度。这极符合傅雷对艺术的标准,从这个角度看,可以判断傅雷会讲此文推荐给傅聪。
不会:《傅雷家书》,傅雷写给儿子的信中,关于为艺术、为人方面的教导是严肃而理性的。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带着丰富的个人情感体验。夏目漱石对子规为人为艺术的主观认知和傅雷的理性思考不太相同。从整篇文章来看,将此文推荐给傅聪的可能性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10: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