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对方的错误观点是根据什么得出的?
错误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希望国联;现在,求神拜佛。
2.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论据是什么?
正面观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者论据:中国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今有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斗士。
3.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根据作者的行文思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按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正面立论)、作出结论逐层推进,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摆出对方论点和论据。
第二部分:(3~5)直接反驳论证:失掉自信力的是反动统治者,并发展着“自欺力”。(归谬)
第三部分:(6~8)间接驳斥:大力歌颂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第四部分:(9)提出判别标准:“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明是非、识大义。
【品味亮点词语】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有何含义?“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埋头苦干的人:广大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
拼命硬干的人: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人士、民族英雄。
为民请命的人: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意义: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
把“状元宰相”和“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通读课文,品析方法】
1.这篇文章作者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如何进行驳论的?
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有破有立。
鲁迅从驳斥对方论证入手,又驳又立,二者紧密结合。直接批驳部分就对方的事实论据加以剖析,从而揭露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是由“他信”走向“自欺”。正面立论也是间接批驳,摆出从古以来和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批驳了对方的谬论,鼓舞了中华民族自信心。
2.作者为了加强自己论点的说服力,运用了哪些方法?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词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认为自古至今哪些人可称是“中国的脊梁”?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义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胜、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
因为他们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
【把握文章主旨】
1.朗读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鲁迅先生对宣传民族失掉自信力的人充满憎恨和嘲讽,对民族的“脊梁”又充满了崇敬和赞扬。因为爱憎分明,所以讽刺、赞扬泾渭分明,充满战斗的力量,充满鼓舞的力量。
2.这篇驳论文的主旨是什么?
在这篇驳论文中,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的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绝大部分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达了作者的一颗爱国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