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18|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7 08:2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单元  同一首歌

§1.1 歌曲 《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

3/4   5    3   1     |    5   3       1       ‖

     lu   lu  lu         la    la     la

2.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早已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的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二、教授新课

1.介绍歌曲

师:歌曲创作于1990年,作为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

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5.12汶川大地震、4.14青海玉树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灾区人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4.学生分组思考

(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

(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师: 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 沟通、理解、鼓励 渴望——  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5.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

(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

师:(1)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5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1,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2)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B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6.学生跟琴演唱并纠错

提示:

(1)句尾 长音,时值要足;#4记号要唱准;

(2)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

(3)演唱时要真诚投入。

7.跟着伴奏演唱一遍

师:歌曲象师长的谆谆教诲,又象同学之间的款款深情,既象充满阳光的母爱,又象儿女敬慕长辈之情,但是歌词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却以充满深情的口吻,表达了人间的真情-----浓浓的爱。特别是“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让人人沐浴在爱的阳光里

8.师:现在同一首歌已经唱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有多种演唱形式,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歌,边听边思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师:合唱,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用“WU”演唱第二声部。

(1)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

(2)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3)加入歌词演唱

9.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并实践。

10.最后请同学们欣赏由毛阿敏演唱的《同一首歌》

三、欣赏并创作

师:明年同学们将离开母校,你一定有许多不舍,你想对母校、老师、同学、好友说些什么呢?欣赏完下面这段艺术院校大学生表演的诗朗诵,一定会带给你很多启示。尝试着也创作一段作品,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声吧!

1.学生讨论并创作

2.选出代表进行表演。

四、总结:

现在这这首歌曲已经传遍整个大江南北,歌曲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唱同一首歌,回忆往忆,共叙友情,相信这青春的旋律和纯真的誓言,一定会伴随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

【教学心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0-8-7 08:30:13 | 只看该作者
第八单元《舞剧撷英》

§8.1欣赏《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欣赏舞剧音乐,使学生初步了解舞剧音乐这一体裁的发展简况及艺术特点,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模仿一些舞剧动作,使学生学会用肢体语言表情达意。            

【教学重点】

欣赏舞剧音乐,使学生初步了解舞剧音乐这一体裁的发展简况及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模仿一些舞剧动作,使学生学会用肢体语言表情达意。通过欣赏舞剧音乐,使学生初步了解舞剧音乐这一体裁的发展简况及艺术特点,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明确这节课的目的——了解舞剧及舞剧音乐的发展简况、学会用肢体语言表情达意。

二、因提前一周叫学生查阅资料,在此时直接提问:什么是舞剧?学生回答后,借机考察学生是否注意听,并提问:舞剧等不等于芭蕾?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老师会不时提问,回答错的学生要上台表演,学生注意力会很集中。

三、听一段根据《天鹅湖》改编的流行歌曲

四、再次提问:在舞剧中,究竟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还是以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学生会产生疑惑,此时再重温舞剧定义,强调舞剧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学生会对舞剧定义印象深刻。

五、引起学生注意后,进行第一轮提问,

答错的学生上台来摆一个造型——《红色娘子军》中的“常青指路”六、用“常青指路”导入《红色娘子军》,请学生介绍剧情。

六、欣赏《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

七、进行第二轮提问,

答错的学生边欣赏《乡亲们慰问红军》边根据歌词即兴表演动作。

八、总结中国舞剧的内容,并引入外国舞剧内容。请学生介绍外国舞剧历史

九、以讲故事的方式回顾《天鹅湖》的剧情并欣赏《场景音乐》。

十、小结一下,对学生提出希望:学会用肢体语言表情达意,用肢体语言表现生活

【教学心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0-8-7 08:29:59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单元  当兵的人

§7.3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比较,了解不同风格中外进行曲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道进行曲在不同场合的作用;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了解进行曲在节奏、速度、情绪、节拍上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了解进行曲的步伐节奏、速度、情绪、节拍上的主要特征。

2.学会根据情绪给进行曲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二、进行曲的概念:

师:什么是进行曲?看录像片段后再回答。生:

师:强弱轻重交替出现,速度为步行速度的节奏就是步伐节奏。

媒体播放: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师:步伐节奏是进行曲的最基本特征,下面我们通过两首曲子,来体验一下这种基本特征。

三、感受体验

活动一:

由八位学生组成二组到讲台前表演。

对表演学生的要求:⑴跟随音乐节奏在原地踏步,音乐不停踏步也不停;⑵尽最大能力表现音乐的情绪。

师:哪一首曲子让你们感觉到踏步整齐一些?生:第二首。

师:第二首曲子是进行曲,具有步伐节奏特点。也是进行曲的最基本的特点。

师:变换速度演唱进行曲的主题。生:进行曲已不像进行曲了。

师:如果一首乐曲没有步伐节奏,这首曲子一般不是进行曲。下面我们再来研究进行曲的另外几个特征。(播放乐曲)

师:刚才播放的乐曲是什么样的拍子?生:2/4拍子;

师:进行曲还有4/4拍子…。3/4拍子行不行?

师:(播放三拍子曲子,教师表演)。生:3/4拍子不适合行进步伐,不能用在进行曲中。

媒体:进行曲一般多为偶数 拍子。生: 偶数。

师: 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片段,问表现的是怎样的情绪?生:

师:同学们感受到的这首乐曲所表现的情绪是通过切分音节奏、附点音符节奏等较特殊节奏表现出来的:

①.2/4 11 3│5 5 6│1. 6 │ 5 - │ ②.2/4 1.3 5 5│3.5 1 1│5.7 2 2∣3. 21 │

以上二种较特殊的节奏在进行曲中起什么作用?师生一起对比体验,去掉特殊节奏大家一起视唱。

师:是什么感觉?生:变成另外一种情绪了。师:这些较特殊的节奏,融在进行曲中给人一种激昂向上的情绪。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进行曲都是表现这样类似的情绪?当你在行走时,有没有高兴和快乐的时候?有没有伤心和忧愁的时候?进行曲也可以表达这些情绪。

活动二: 要求:身体跟随音乐律动。

听《婚礼进行曲》生:情绪:欢乐、幸福…。速度:稍快。节拍:2/4拍子。

听《葬礼进行曲》生:情绪:悲哀、悲伤…。速度:稍快。节拍:4/4拍子。

师:同样是进行曲,为什么给大家的感觉不一样呢?(引导学生回答)这是因为每首进行曲各自运用了不同速度、节奏,因而,在情绪上给人的感受就不一样,塑造的音乐形象也就不一样。我们通过乐曲情绪的不同, 可以给乐曲分段。

播放《德茨基进行曲》,要求:学生跟随音乐情绪的变化律动。

师:说说乐曲可分为几个部分?生:三个部分,结构:(A+B+A)。

小结:师生共同归纳进行曲有哪些特点?

a 多为偶数拍子,节奏鲜明,点音符节奏较多。

b 速度平稳,常用于队列行进;在上具有豪迈雄壮、高昂的情绪和号召力。

c 结构方正,常为三段体结构(A+B+A)中段较抒情,以取得前后的对比。

(播放音乐)提问:下面几首乐曲分别适合哪种场合?《结婚仪式》《阅兵仪式 》《 婚礼进行曲》《 检阅进行曲升国旗时 》《 军队进行曲》《 欢迎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

四、欣赏由管乐队演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了解人民军队半个世纪以来的成长过程。 

【教学心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0-8-7 08:29:46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单元  当兵的人

§7.2 歌曲 《打靶归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感受进行曲与军旅音乐,通过欣赏和学唱,让学生能喜欢歌唱这类歌曲,体会军人的精神风貌,并能够激起学生愿意倾听和了解描写军人的音乐和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军旅歌曲有很强的节奏感,可以表现热烈、积极的气氛。《打靶归来》是一首高亢、简短、通俗上口的军队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这类歌曲的教学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前辈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完成歌曲的表演。

2.体会气息对歌唱的作用。

【教学难点】

休止附的认识与准确识读,歌曲结束部分口号的教唱。

【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

3/4   5    3   1     |    5   3       1       ‖

     lu   lu  lu         la    la     la

2.发声练习:

4/4      5    4    3    2 |  1  —  —  — ‖

         mi        ma         mi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前段时间学校开展了运动会,同学进场的时候是怎么做到步伐的整齐、统一呢

引出:口号与音乐。

出示3首不同风格的音乐,选择合适的音乐加上走步的动作。进入新知识的简单介绍——进行曲。

欣赏音乐为《运动员进行曲》、《沂蒙山小调》、《欢迎进行曲》。

二、学唱歌曲《打靶归来》。

播放课件《打靶归来》。

问:“什么是打靶?”

1.第一次聆听,跟着旋律要求默唱。

2.第二次聆听,小声跟唱。

3.再次聆听,可放声歌唱。

4.欣赏军乐《一二三四歌》。

问:大家听完这首歌曲有什么样的感受?

-----庄严、坚定有力、声音洪亮。

5.节奏与发声练习。

节奏练习要求:空拍的停顿。

声音要求:坚定、短促、气息活跃。

三、表演歌曲:

1.教师弹琴并且范唱,学生听琴学唱旋律,正确无误后配唱歌词。。

2.分男生、女生组演唱歌曲。

3.全体同学用愉悦的心情,轻巧活泼、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再次欣赏《打靶归来》。要求学生注意倾听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声音。要相互配合,保持声音的和谐与均衡。更有艺术感染力,表现力。

四、综合表演:

针对歌曲进行曲风格节奏强的特点,可以请同学加入战士扛枪的动作,演绎军人坚定有朝气的精神风貌。

【教学心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8-7 08:29:30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单元  当兵的人

§7.1 歌曲 《当兵的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军人的生活,了解战士们的心理,并要求学生作对比,使学生深刻感受两种不同类型军旅歌曲的风格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当兵的人》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此曲溶进了以上两首歌曲的风格,并运用饱满有力与连贯抒情的声音演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根据《当兵的人》的歌曲风格,学习用指挥图式让学生把握歌曲的层次。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当兵的人》。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课前训练】

发声练习:

3/4   5    3   1     |    5   3       1       ‖

     lu   lu  lu         la    la     la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大家先猜一下老师会唱一首什么歌?

播放《为了谁》的伴奏,老师深情地演唱。

那么大家知道这首歌是在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为谁而作的吗?(学生回答)

对,这首歌就是在1998年抗击洪水中,为歌颂广大武警官兵为了人民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抗洪的动人事迹而作的,而这些抗洪将士就是我们所说的天底下最可爱却又最普通的“兵”。同学们,他们这种崇高的思想、振奋的精神值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值)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师提示:积极进取?消极颓废?)

1.同学们,你们了解军人吗?你们能谈谈对军人的认识吗?

保卫国家的人、铁打的汉子、最可爱的人、穿绿军装的人……是啊,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不说战争时期,就说当今的和平年代,海难大搜救、反恐辑捕、核泄露应急救援、抗洪抢险,哪次没有军人一马当先的开路队伍?每次总是耳闻目睹着绿色的身影赴汤蹈火、勇往直前、抛头颅洒热血换取百姓生命的悲壮场面;在死神威逼着人民性命的危难时刻,只要绿军装的身影一出现,生命就有了希望,曙光就会驱散了阴霾。

2.说句心里话,我们总是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觉,那么大家考虑一下,他们“特殊”在什么地方?特殊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还是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吧!欣赏《当兵的人》(放录音)。

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兵,来了解一个兵,好吗?

二、进行新课

1.发声练习:

1=C-F  2/4   1   3| 5   3 | 1   3 | 5  3 | 1   0  ||

mi   mi mi   mi ma  ma  ma ma  ma

顿音如跑操时喊1234,头正、身直、口腔如半打哈欠状。

⑵学唱歌曲。

①歌曲重复播放,学生分组自学。

②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③以比赛的形式分组展示。

(设计意图:歌曲学生较熟悉,用分组自学方式,可发挥学习能手的作用,增强合作性。)

⑶教师点评,合上电子琴伴奏,学习打4/4拍子,跟钢琴演唱歌曲。

⑷分析音乐。

①跟电子琴演唱旋律。

②分析: A 、16小节、复乐段结构、高音区、饱满有力、威武高大的军人形象。

B 、16小节、四句体结构、中音区、连贯抒情、发自内心的倾诉。

歌曲的最后补充结束句,不但是主题的再现,同时将情绪推向高潮。

2.音乐主题:这豪迈的心声就是当代中国当兵的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最好的表达。

3.问题:这首歌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去唱?应突出哪个字?

咱当兵的人  弹性而有力度地唱。

A  有气势、饱满有力      B  连贯抒情、亲切     结尾  更深沉有力

4.欣赏由刘斌演唱的歌曲,刘斌介绍,并可以随着刘斌深情有力的演唱而跟唱。

放音乐,学生齐唱,请上8位男生上台合着音乐表演唱。

5.教学拓展:

面对亲人解放军,你准备选用哪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A写一段赞美的话        B唱一首颂歌         C做一件有趣的作品

D画一幅美丽的画        E跳一段欢快的舞     F写一封慰问信。

【教学心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8-7 08:29:15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单元 七彩管弦

§6.3 欣赏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第二乐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念故乡》,并能背唱这一首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过欣赏,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了解《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为《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一主题试着填写歌词。

【教学重点】

欣赏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念故乡》片段,提问:

以前听过这首歌吗?由谁作曲?是哪一部著名的交响曲的主题?

二、学唱歌曲《念故乡》

1.简介:《念故乡》由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作曲,选自其著名的《自新大陆交响曲》。《自新大陆交响曲》在美国纽约首演一举成功,轰动美国,从此名扬世界,其中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更为人们喜爱。德沃夏克的学生将这首曲子填词成独唱《回家去》,风行美国,流传全世界。在我国被译作《念故乡》。

2.聆听范唱,感受歌曲孤独、悲哀和思念故乡的情绪。

3.全体学生视唱旋律,注意附点音符的正确演唱。

4.唱词。注意唱出歌曲力度的变化。理解、表现歌曲所表达的思念故乡、痛恨侵略者、愿为民族解放献身的情感。

三、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1.介绍德沃夏克(课件一组配乐画像)

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他于1841年出生在布拉格附近一个贫寒的家庭中。经过刻苦的努力,他获得了奥地利文化部的奖学金,得以全身心地从事音乐创作。他曾九次访问德国、英国和俄国,并亲自指挥乐队演奏他的作品,备受欢迎。1891年他任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并被英国剑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892年应邀赴美国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1895年回国继原任,1904年去世,捷克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他一生写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代表作有《自新大陆交响曲》、歌剧《水仙女)等。他的作品始终贯串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富有浓郁的斯拉夫民族色彩。

2.介绍《自新大陆交响曲》及第二乐章

《自新大陆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在美国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时所作。新大陆原指南北美洲大陆,作者在这里指美国。他一踏上美国国土,来到纽约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脑海里就翻腾着许多新奇、鲜明的印象;他特别关心美国被压迫的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生活和命运;他独处异国,十分思念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部著名的四个乐章的《自新大陆交响曲》。

其中第二乐章被称为“一切交响乐慢板乐章中最动人的一个”。其中的音乐形象同诗人朗费罗的叙事诗《海华沙之歌》中的第二十章“饥荒”有联系,诗中的海华沙是印第安人的一位民族英雄,他的妻子敏妮海哈在饥饿中死去,人们在阴森森的密林里为她掘好坟墓,与她的遗体告别。

3.听、辨、分析音乐主题

(1)听引子 分辨是何类乐器、在哪个音区奏出了几个和弦?表现了何种情绪?烘托了何种气氛?(管乐器在低音区奏出了七个和弦,表现了低沉、忧郁的情感,烘托了故事的悲惨、凄切的气氛)

(2)唱a主题,讲故事

  (1)英国管演奏的悲凉、伤感的主题,歌曲《念故乡》就是由这个主题发展而来,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演唱并感受一下。这个主题既像是揭示海华沙的孤独和痛苦,又像是奄奄一息的敏妮海哈对海华沙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寄寓作者对遥远祖国的怀念。

(3)听辨b主题(课件 旋律) 是何种乐器演奏的?其情绪与a是否相同?(是由弦乐加弱音器演奏的,其情绪与a主题基本相同,只是稍激动些)。

(4)演唱、比较c、d两个主题(课件 两个主题和问题)

   ①听两个主题的录音。

②讨论、比较两个主题在节奏、旋律、调式、情绪上有何不同?对比节奏时让同学们念两主题的节奏;对比旋律时,教师演唱c主题,学生演唱d主题;讨论、比较后,表格。(课件)

  4.完整欣赏由卡拉扬指挥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的录像  (课件)

    (1)请同学汇报自己记录的乐曲结构;

    (2)(课件)结构图,并讲解;《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结构图—— 复三部曲式

    (3)讨论乐曲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感?你自己有何感受?

(引导学生理解此作品,既表现作者对新大陆的印象,又表达了他身处“新大陆”,对遥远祖国的思念,还表现他对美国黑人、印第安人命运的关注和同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5.布置课外作业:试为《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填写新的歌词。当你认为满意之后,唱给家里的亲人们听。

六、小结

本课介绍了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欣赏了《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学唱了歌曲《念故乡》,同学们都被此曲深深地感染,愿乐曲动人的旋律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记忆之中,愿我们都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和家乡!

【教学心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8-7 08:29:00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单元 七彩管弦

§6.2 欣赏 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主要区别。

【教学重点】

欣赏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请两个同学表演“见面握手”

(1)互相看的见

(2)两人蒙上布(背景音乐命运)

师:同学们,你们从刚才的表演中品味出点什么来?

我们请这两位同学说说他们的感受。

是呀,身体的残缺给人会带来多大的伤害和心理障碍,就和我们今天要见到的这位音乐家一样,他的双耳失聪,但是却在失去听力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相信同学们都知道他的名字——贝多芬。

二、贝多芬简介

1.同学们说说“你了解的贝多芬”

2.观看录象片段,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贝多芬的生平。

师:下面我们通过一段录象来更深入的了解贝多芬。

我想,在贝多芬的众多作品中,下面这部作品最能表现他的思想和精神!出示课题“命运交响曲”

三、《命运》欣赏

1.欣赏呈示部,

师:你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出现了哪些画面?

请学生谈感受

2.感受两个主题音乐并会哼唱主题旋律。

a、第一主题:命运主题  0 3   3 3   1   

师:你从哪句旋律感觉到贝多芬在和命运作斗争?

这个命运是好运还是厄运?

对于这个主题动机,贝多芬是这样说的:“命运就是这样来敲门的” ,我们一起把这个命运主题来哼唱一下。

学生模唱,要求力度强,并能伴以敲门的动作。

b、 第二主题:英雄主题     5  1   7   1  2   6   6   5

师:接下来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个乐章的第二主题,(听音乐)

谈谈与第一主题有什么不同? (力度变得柔和,速度缓慢,旋律更优美)

这是一个充满温馨的抒情旋律,抒发了贝多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和追求。我们把这个主题命名为“英雄”。

学生一起模唱。 用“啦”来表现。边唱边引导学生画波浪线来表现旋律。

c、两个主题音乐的对比

请男同学唱命运主题,女同学唱英雄主题。用歌声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师小结:同学们表现的不错,其实我们刚才的手势就是简单的指挥动作,说不定将来我们班还会出一个指挥家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世界上最出色的指挥家“奥地利指挥家—卡拉亚”,请大家看看他是如何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对命运的理解。

d、欣赏视频《命运交响曲》

四、交响曲、奏鸣曲

1.奏鸣曲

师:其实我们刚才欣赏的只是第一乐章的呈示部,它还包括展开部、再现部。这种曲式结构叫奏鸣曲式。(课件展示)

2.聆听展开部

3.聆听再现部

4.交响曲

出示交响乐团的画面,了解交响乐团的乐器位置

五、谈谈你的感受

六、拓展   维也纳“三杰”

在欧洲18世纪古典乐派中,为交响曲作出杰出贡献的有三位音乐家,被人们称为维也纳三杰。他们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海顿把交响乐的形式和体裁进一步完善,医生创作了140多部交响曲,因此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歌剧、交响乐,为世界音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贝多芬,他是集古典主义于大成,开浪漫主义于先河的音乐巨人,他的音乐与时代和命运紧密相连,以博大的胸怀,强大的冲击力,坚韧的理想主义震撼着世界乐坛,被人们尊称为乐圣

七、教师寄语

同学们,我们的人生犹如巨轮正要拔锚起航,前途或遇险滩暗礁,或遇波涛汹涌,但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的搏击风浪,定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青春年华!

【教学心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7 23: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