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感谢大家不畏严寒,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家长会。寒来暑往,秋去冬来。转眼一学期的时间过去了。上次我们见面还是丹桂飘香的金秋,现在已是数九寒冬。时间就是这样步履不停,而我们奋进的步伐也未曾停息。
一、介绍期末考试情况:
期末考试各理科总平均分位居全年级第二,文科均分位居全年级第三。
整个来看:考试题立足所学知识,与高考联系紧密,语数英和生物,包括政史地难度适中。
有的学生暂时适应得不够好。不要急,饭要一口口吃,活得一点点干,能力得一点点提升。不能急功近利。
同时也请家长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二、本学期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上所做的工作:
Ø利用主题班会进行整体教育。本学期的主题班会有:开学初的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高中学习方法指导主题班会、励志教育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主题班会(尤其是学习经验交流班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牛卓月、魏源)等等。针对每一时期孩子们在班级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及时召开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对孩子在心理上进行疏导,在方法上进行指导,在思维方式上进行引导。
Ø利用个别谈话进行单独教育。利用平时接触到的时候,跟孩子聊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老师也是人,没有三头六臂,那我就利用一切可以接触的机会对孩子交流。只要有时间,我总是会在下课时走进教室,观察孩子们的表现,有的孩子表现好久及时鼓励和表扬;有时有的孩子表现不太好,久及时进行教育。作为班主任,我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着六十个家庭的期望,学校把这个重任放到我肩上是对我的信任和肯定。我有义务把这份工作做好,我有十分力,就使出十分力;哪怕自己辛苦点,只要能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心里总是高兴的。(高婷婷考完以后很失落)只要能看到孩子有一点儿进步,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只要能看到孩子能露出灿烂的微笑,我想我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作为老师,我深知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自己去成长。作为教育者,要尽到引导和帮助责任。我尽量让教育不那么生硬,而是充满温情。有时是孩子迟到了,询问迟到的原因,然后告诫他守时的重要性;有时是上课听讲不认真,如果是我的课上,我会巧妙地提醒一下,在下课后询问原因,进行批评教育。
Ø用多种多样的方式灵活教育。我深知,批评是教育,和孩子心平气和地交流又何尝不是一种教育呢?疾言厉色是一种教育,和风细雨又何尝不是一种教育呢?说话是一种教育,沉默又何尝不是一种教育呢?在这学期,有的孩子我说得多了一些,是因为孩子真的是需要多说几次才能听得进去;有的孩子说得重了一些,实在是因为孩子需要说重一点,才能记住。但有的孩子,确实各方面都做得很好,我就说得少了一些。有的孩子比较敏感细腻,只是一个眼神,他就明白什么地方做得不好需要改进。那就不需要多说了。(王鹤璇的静气)
Ø以学习为中心进行全面教育。鼓励学生向老师提问,主动去老师办公室找老师问问题。亲其师,信其道。我是学文科的,对语数英和政史地的学习方法还有一定的了解外,对理化生并不精通。我一方面,向这些老师交流,询问他们学习方法,然后再在班上给学生讲。另一方面,我让班上总成绩好的同学介绍整个高中应该怎么学,比如向雨霄等;让单科成绩优异的同学介绍单科学习方法。比如牛卓月等;让进步幅度大的学生介绍自己学习的经验,比如张心怡。根据大练习的情况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每两周进行一次大练习,一周考练,一周讲评。大练习的卷子都是学校资深的老师根据同学最近学的情况,结合高考自主命的题。有的题在上一次大练习考的不太好,也会在下一次大练习的题中出现。练反复、反复练。
l 我在学习委员彭诗雨同学的协助下,把每一次大练习的成绩进行汇总,统计排名。排名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同学们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我会把有问题的学生叫过来谈话,比如张心怡。同时我也根据大练习的情况,和科任老师交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比如,物理老师反馈,物理学得不好。一方面是大家普遍有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是上课老师问,会了没?(比如贾雯钧)学得好的同学喊会了,没太听明白的同学就不好意思再说不会。我鼓励大家在课堂上和老师积极配合,同时,鼓励不会的同学大胆说自己不会。因为老师讲课是针对大部分同学的,只要大部分同学不太明白,老师肯定是会再讲。
l 让学生学会收拾好自己的一摊子。把考试卷子、大练习卷子、课时练等卷子分类装订整齐,把笔记、纠错、作业本等也整理好。这是自己最宝贵的学习资料。以王书颜同学为例。我还给同学们展示了学霸,去年陕西省高考第二名贺彦磊学长的资料和笔记。一个是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另外就是在每本书前面都会写上自己的名字,同时写上几句勉励自己的话。很多同学能够效仿。
l 利用课前演讲,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人生教育等等。学生演讲,学生点评,我总结点评。这是其他班其他老师所没有的。
l 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班风,用良好的氛围感染每个同学。这样一种感染胜过了说教。
Ø 协同各学科教师来合力教育。及时和科任教师联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数学作业问题。
三、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1、高中学习的广度、深度、难度加大,有的孩子适应地不太好。
说真的,初中和高中的学习还真不一样。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的内容较为简单,对智力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勤奋认真,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高中的学习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高中所学的内容,深度很深,广度很广,对思维能力要求很高。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初中学得很轻松,但在高中学起来却很吃力的原因。有少部分孩子甚至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勉强跟上。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的成绩,内心很焦躁。熟不知,孩子内心也正经历着煎熬呢!我想作为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要有几个简单的判断:一个是孩子的学习态度是不是端正。我们都知道,态度决定行为,态度决定成败。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决定着孩子的学习状态,孩子的学习状态决定着孩子的成绩。如果你的孩子一回到家,就把手机拿出来玩,就打开电脑玩游戏,那很难说他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的。如果你的孩子一到周末就魂不守舍,就想着打开电脑玩游戏,就想着出去和同学玩,就拿着手机不愿放下,那很难说他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的。如果你的孩子每天回到家,不是给你说那个同学学习好,而是说谁穿了什么衣服,买了什么鞋子,那很难说他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的。如果你的孩子回到家里总是抱怨老师,指责同学,那么很难说他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的……
2、有部分孩子的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习惯不好,自制力不强。
虽然我在开学时就强调过不能将将智能机带入学校,但仍然出现过几起把智能机带进教室,并且在发现时,还是在玩游戏。后来经过我和家长的共同教育,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表示自己要痛改前非。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由电气时代,进入信息时代,当下已经迎来了智能时代。对于成年人尚且没办法摆脱手机,那么没有良好自控能力的孩子,拿着一个智能手机,真是有百害而无一益。从来没见哪个整天拿着手机的孩子还能把学习搞好的。而且现在开发手机应用的公司都有大都聘请有心理学方面的专家,目的就是分析人的心理,利用人的心理,从而达到人对应用的依赖。一旦沉迷于手机,真的会大大影响学习。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
英国 限制16岁以下儿童使用手机
英国政府曾向全国所有中小学寄出一封警示信,指出儿童使用移动电话会对其健康造成潜在危害。英国教育大臣督促所有中小学校校长,严格限制16岁以下的学生使用移动电话,除非遇到紧急情况才能使用移动电话。因为“儿童大脑16岁前一直处于发育阶段,任何来自辐射的危险都很容易对其造成伤害”。
芬兰 禁止向青少年推销手机服务
芬兰法院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违反这一禁令者,将被处以最高10万欧元的罚款。
2011年,芬兰儿童保护协会还与芬兰媒体教育中心和家长协会合作,在芬兰所有的基础学校(相当于中国的小学和初中)为一二年级学生及家长、老师举办讲座和主题日活动,旨在指导儿童正确使用手机和电脑;并专门为一年级学生建立了电子游戏网站,提供适合他们玩的游戏和使用手机的相关提示。
意大利 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
意大利颁布命令,禁止学生在教室里使用手机,目的是为了避免手机铃声扰乱课堂秩序,并防止学生使用摄像头胡乱拍照。规定还要求学校惩罚那些不听劝阻,坚持在课堂使用手机的学生,具体措施包括没收手机和期末考试不予通过等。意大利教育部长说,如果违规情况严重并产生了一定的法律后果,或危及安全,应考虑采取更严厉的惩罚措施。
日本 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上学
2009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致函全国各中小学,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高中制定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的规定。而一些私立学校则由学校统一购置学生定制手机,上课期间统一关机。
该公函指出,中小学生携带手机上学,不仅影响学习,将会导致色情、暴力以及学生相互欺负的有害信息泛滥,给学生身心健康带来恶劣影响。草案建议手机开发商生产专供中小学生使用的简易手机,功能包括限定通话对象等,以满足家长紧急联络学生的需要。
美国 多数学校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早在2000年,美国各州的学区纷纷制订规则,完全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2007年1月29日,美国200多所公立学校联合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佐治亚州在下午3时放学之前严禁学生使用手机。一旦学生违反规定,老师可以将手机没收,并对当事者进行违纪处理。
韩国 限制青少年长时间使用手机
鉴于韩国青少年日益高涨的手机费用已成为众多家长头痛的问题,韩国政府不得不颁布法律,对青少年使用手机进行监管。
法律规定,韩国青少年手机用户要签订一份单独合约,要求他们和父母一起参加手机费用封顶计划。该计划控制青少年手机用户每月使用的手机费用不能超过40美元。此外,合约还就如何节省手机费用向青少年和他的父母提供建议。
人创造一个工具,主要还是为方便人的使用。但进入智能时代以后,人反而被工具利用,被工具掌控,从而被异化。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悲哀。
咱们学校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反对把智能手机带入学校,还请家长理解和支持。咱们学校每年的一本上线率在98%以上,建校46年来,有上千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有上万学生考入985大学。其中除了生源好、老师认真负责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的规章制度执行到位。
这些规章制度不是为哪一个人设的,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就意味着,不管这个班的班主任是谁,只要你在这个学校这个班,就得遵守这个班的规章制度。但有的家长不理解,甚至认为这是有意针对他的孩子,故意为难他的孩子。平心而论,老师又何尝不想你好我好大家好呢?但一味地放纵孩子,其实就等于害了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把智能手机带入学校,上课低着头玩着游戏,老师看见也不管不问。那么西工大附中也就不会是西工大附中了。
良好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
3、学习习惯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前、课上、课后,书写、记忆、运算,独立思考、形成体系、及时纠错。
4、心胸不够开阔,缺乏感恩意识:
认为父母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讲诉我母亲的故事:摘棉花,手指甲;工厂打工,眼睛差点累瞎。常怀感恩之心,心胸就会开阔,就会把要做的事做好。
我看到相似的两篇作文,都是写爸爸喝酒。这两个爸爸都是干的是行政。经常有应酬,要喝酒。一个孩子写,爸爸喝酒喝到深夜才回来,先跑到厕所吐了,真恶心。后来又到我身边来看我学习,看我在写作业,拍了拍我的肩膀就出去了。孩子的结论是,爸爸根本不关心我的学习,只知道喝酒。我讨厌他。
另一个孩子写的是,爸爸喝酒到深夜才回来,先去厕所吐了,听着他吐得声音,我真难受。然后赶紧去给他爸爸泡了一杯热茶。他作为官员,他有太多的应酬,要说多少不想说却不得不说的话;有太多不想喝,却不得不喝的酒,他难道不想早点回来,陪着家人,陪着我学习吗?还不是为了这个家!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爸爸辛苦的付出。
还有这样两篇相似的作文:都是写自己写作业很晚,出来看到父母在沙发上依偎着睡着了。母亲靠着父亲,父亲的手拉着母亲的手。这是多么温馨又感人的额画面啊。一个孩子在描绘了这个场景后,写到“他们就是不放心我的学习,就害怕我不好好学,这么乏了还不去睡觉,还不是为了监督我!”另一个孩子在描绘了这个场景后,写到,爸爸妈妈辛苦工作了一天了,还要陪着我学习,真是太不容易了。我自己有时候还想着偷懒,真是对不起他们。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让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为什么几乎是同样的事情,两个孩子所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呢?这暴露出的问题是有的孩子缺乏感恩之心,把父母老师的所有的付出看成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
有一个孩子甚至在演讲中说,自己长这么大,承受了来自同学、老师和家长太多的恶意,自己活着真是太压抑,太痛苦。
我在点评时直接就指出,每个人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成是舞台上的主角,当成是这个宇宙的中心。这无可厚非。但你也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他这个世界的中心。没有人有责任和义务围绕着你转。只有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婴儿,家人才围绕着他转。而人长大的标志就是意识到自己和他人其实是一样的。一直把自己当成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实际上还没有长大。这就是武志红所说的“巨婴”。成长为人的标志就是意识到,没有人有义务无偿为你付出一切,你想得到亲情,那么你先付出亲情。你想要得到友情,你先付出自己的友情。你想得到关爱,那么你就应该主动地去关爱他人。然后,你就会发现,其实一个人的伟大并不在于他能从你身上得到什么,而在于你能在他身上的到什么。
家长怎么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呢?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在《家庭与儿童教育》中指出,父母应把自己的工作上的事情适当地讲一讲,让孩子为自己的工作而自豪。一方面,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有时可以询问一下孩子的看法。另一方面,不要把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中心。不把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中心,并不意味着不重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家长应该把重心放在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能够为家庭和社会做更多贡献上。自己的生活围绕着孩子转,会给孩子施加太多额外的压力,让孩子没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机会自己独立自主地去处理一些事情,同时还会让孩子看不起。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家里一切围绕着孩子转,孩子反而越叛逆,越难管的原因所在。
父母之间说说对方的好话。父亲单独和孩子相处时,给孩子说说母亲的辛苦;母亲单独和孩子相处时,给孩子说说父亲的辛苦。这样既能让孩子感到父母的恩爱,同时也能很巧妙地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另外,适当让孩子做做家务,也是培养孩子感恩意识的好机会。比如,给家人做一顿早餐,帮着家长一起准备年夜饭,参与打扫卫生等等。
不要认为这样的事会影响学习,其实不会,反而会促进孩子的学习。一方面,能够让孩子得到全面的锻炼,将来上大学,出国留学有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能把自己屋子的卫生收拾得整整齐齐,井井有条。饿了,想吃什么,能够自己给自己做。另外,当他意识到这一切看似简单的事其实不简单后,也更能体谅父母的艰辛。
四、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
身教胜过言传
伤人的话不说
唠叨的话不说
消极的话不说
直接的话委婉地说
批评的话表扬地说
正面的话真诚地说
“刀子嘴与豆腐心”还是“豆腐嘴豆腐心”呢?我觉得还是后者好一些。
给孩子“母亲的爱”,也给孩子“父亲的爱”。
根据弗洛姆的理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在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和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五、学习上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
优秀的孩子内心有光!分享我的文章:深度:没有内在光照亮的人,可悲可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