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
数学课程对学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力形成和发展。
二、老师提的技巧
老师要把握准内容的本质,突出难点,我们的提问才会触及问题的本质,才能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问题要引发学生更深入地进行思考。
第一个是提出深度理论这些问题。
第二依据评价等级和学生思维迁移创造提出相应的问题。
三、我们的课程意识较为淡薄。
所谓课程意识,指的是对课程的敏感性与自觉性程度。教学意识关注的重点是实现教学目标,认为实现了教学目标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而课程意识关注的重点是前提性问题——教学目标合理吗?如果教学目标本身不合理,即使实现了教学目标也不能称作有效教学,而可能是低效或无效教学,有时甚至是负效教学!教学意识往往追求功能的最大化——多教总比少教好;而课程意识强调教学行为的功能发挥应该是恰到好处,而不应该是最大化。
教学意识更多关注教学的艺术问题,而课程意识更多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即关注人的核心素养发展问题。站在课程的高度来思考教学、审视课堂,需要回到课程的逻辑起点去反思几个基本性问题:
一是“为什么教?”,即数学教育对人发展的独特贡献是什么?数学课程应当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
数学课程能为人的发展做出什么贡献?数学能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呢?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更好地感悟这个世界的过程。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个人学习数学之后,即便这个人未来从事的工作和数学无关,也应当“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这就是数学课程的价值所在。
二是“教什么?”,即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更能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更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核心素养的培育须依靠学生经由日常的课程教学长期习得,逐渐积淀,日积月累而成,因此,数学基础内容的课堂教学应当是核心素养培育的主渠道,挖掘基础知识内容的教育价值。教师要结合实际,创造更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课堂形态和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为素养而教,用学科育人”。
三是“如何教?”,即怎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形成和发展?牛老师结合自身实践与思考尝试作出详细解读。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呢?研究与实践均表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本质上,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悟”出来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和他人的讨论与反思,日积月累,逐渐养成的一种思维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