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阅读训练题 11 我是一只小虫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13 14:5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 我是一只小虫子

骑“白马”的苍耳
张秋生
  刺猬先生像一位管理户籍的警察。他每天夹着个小本子,调查着这块草地上小花小草的来历。
  他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撑着小伞,由风婆婆送来的。
  他知道,凤仙花的妈妈了不起,结的果子像个小炸弹,太阳一晒,果皮裂开,把种子像子弹一样射出去,射得老远老远的。
  至于那棵小樱桃树,就更有趣了。那是一只贪嘴的小鸟,吞下了樱桃,然后把樱桃核和鸟粪一起拉了出来,掉在地上,樱桃树苗就长出来了。
  近来,他发现草地上悄悄地长出了两棵苍耳,在苍耳的绿枝上,还结出了好多带刺的小苍耳籽。
  小刺猬感到很奇怪:“小苍耳,你们的模样挺像我呢!你们是怎么到这儿的?”
  小苍耳们看着刺猬也都乐了,他们是挺像的。
  正巧这时有只小白兔跑过这里。小刺猬发现,有三颗小苍耳籽,已经把自己的小刺钩在小兔的毛上了。小刺猬为自己的发现快乐得唱起歌来:
  小苍耳,骑“白马”,
  没腿也能走天下。
  告别妈妈和故乡,
  快到远处去安家……
  小刺猬把苍耳的来历记在了本子上。
    1. 读童话,为植物妈妈选一选种子的特点。
      
              (    )          (    )         (    )

     A.撑着小伞    B.被动物吃掉再排泄出来   C.像个小炸弹

    2. 小刺猬遇到的小苍耳籽浑身           ,还把自己钩在         的毛上。这是小刺猬的新发现。
    3. 读短文,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文中,小苍耳骑的“白马”指的是真正的大马。(   )
     (2)小苍耳籽的模样和小刺猬长得很像。(   )
    4. 小刺猬接着调查小花小草,他还会遇到谁?见到一番怎样的情景?
                                                               

参考答案:
1. A  C  B  
2. 长着小刺 小白兔
3.(1)× (2)√
4. 他会调查到太阳花。他看见太阳花被连根拔起,却顽强地继续活着。

昆虫记(节选)
法布尔
    有一条小河沿着我们的村子旁边悄悄地流过,在河的对岸,有一座树林,全是光滑笔直的树木,就像高高耸立的柱子一般,而且地上铺满了青苔。
    在这座树林里,我第一次采集到了野菌。这野菌的形状,猛一眼看上去,就好像是母鸡生在青苔上的蛋一样。还有许多别的种类的野菌形状不一,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形状长得像小铃儿,有的形状长得像灯泡,有的形状像茶杯,还有些是破的,它们会流出像牛奶一样的泪,有些当我踩到它们的时候,就会变成蓝蓝的颜色了。其中,有一种最稀奇的,长得像梨一样,它们顶上有一个圆孔,大概是一种烟筒吧。我用手指头在下面轻轻一戳,会有一簇烟从烟筒里面喷出来,我把它们装满了好大一袋子,等到心情好的时候,我就把它们弄得冒烟,直到后来它们缩成一种像火绒一样的东西为止。
    1. 《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布尔,选文描写的是他在         看到的景象。
    2. 作者在这儿第一次采集到了         。这些植物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
    3. 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这个形状稀奇的野菌到底稀奇在哪里?(   )(多选)
     A. 长得像梨。
     B. 顶上有一个圆孔。
     C. 手指一戳,会有一簇烟从烟筒里面喷出来。
     D. 冒烟后,这个野菌就会变得更加饱满。
    4. 大自然中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物,你见过哪些?快把它的模样写下来吧。
                                                                        

参考答案:
1. 河对岸的小树林里
2. 野菌  蛋  小铃儿  灯泡  茶杯
3. A B C  
4. 示例:我看到蒲公英的叶子上有锯齿,像一把小锯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4 16: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