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李镇西《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13 08:0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想起上班一年的经历,面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真的使我焦头烂额,无从下手。记得之前因为班级管理方面的问题向其他老师请教,请教的最后他们往往都会附加上这样的一句话:“没事了多看看那些关于教育方面的书籍。你是新上岗的教师,没有一定得经验,想要快速成长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书,从书中去积累经验,从书中去寻求方法。”他们向我推荐了李镇西老师《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一书。

当自己拿到这本书后才了解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一书记载了李镇西老师从教32年的经验与收获。于是 我便慢慢研读起来,刚开始读不太理解。慢慢的有一定的收获。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李镇西老师在语文素质教育、班级民主管理、青春期教育、后进生转化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虽然他书中提到的一些观念与做事风格虽然只限于初高中的学生,但他的一些做法,鉴于小学,尤其是低年级也是可以实行的。像他所提到的人权问题,所谓人权,即是人人都享有的权力。那么对于中学段的孩子,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例如,我在上课时总怕他们没有记住,所以就反复地讲,结果无可厚非的就是说话啰嗦,甚至拖堂。在我看来,拖堂是为了让学生更多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与内容,可往往事与愿违,既耽误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学生呢,还不领情,坐在座位上,可心早就飞出去了,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于是乎,免不了一顿大发雷霆,用“一统天下”的威严震慑住他们。现在看来,真真是徒劳的无用功。原因就在于,我并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想问题,没有尊重他们的人权。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有哪个学生不想赶快下课,飞奔出教室,去享受这课间十分钟呢。所以下课铃一响,“思想幻散、我心飞扬”便是显而易见的。

当了一年的班主任,才深刻体会到它的不易。我们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并不是冷冰冰的物体,我们不仅要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还要管理他们的吃喝拉撒等等。记得当时学校的活动,整个阶段的孩子在地下篮球场进行彩排,那个孩子中途找我说:“老师我头痛”我无意间带着烦躁的语气给那个孩子来了一句:你又头痛了,天天就你事多”过后他把这件事写进了作文,他这样写道:“ 第一节课我没太听进去,因为我的头依然很痛。下课的时候,我对王老师说:“老师我的头很痛”“啥?你又头痛了?之前彩排的时候你头痛,结果吐了一地。”就因为这件事让王老师觉得很丢人。 哎,今天果然是不愉快的一天。 ”

当我看到这里时我觉得很自责,现在看来我没有尊重他的人权,不经意的一句话很可能给孩子带来一个阴影。

同时从李镇西老师的字里行间都能看得出他是一个爱国者。我们常常再教育孩子什么是爱国时,总是把爱国提的很“高”,什么“英勇就义”、“为祖国冲锋陷阵”、“舍己救人”等轰动一时的感人事迹,却往往忽略掉了其实“爱国就在身边”。而李镇西老师跟其他所谓的“爱国者”又有很大的区别。他不但自己爱国,还把如何爱国传递给他的学生。当然,他的爱国行为没有惊天地,也没有大手笔,而是告诉他的学生,“爱国”不是假、大、空,也不是喊口号,更不是所谓的“英勇就义”和多么高尚的情操,而是从身边事、从小事做起。例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捡拾地上的垃圾,少开一天车等等,这都是爱国的体现。

在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自始至终都在强调两个字“童心”。他在书中提到:“用童心报答童心,这就是我献身教育的原动力”。他还提倡:“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在这里我想说李镇西老师所强调的“童心”真的很好,想与孩子成为朋友,首先要保持一颗“童心”以孩童的视角去思考事得情的前因后果。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因,孩子才愿意把你当作朋友,愿意和你分享他们之间的小秘密。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使问题到更好的解决。之前一直有个困惑,没事的时候总有好多孩子会找着你,说一些各种各样与学习无关的事,一直以为他们就是就是没事来打搅你。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因为孩子们把你当朋友,愿意和你分享。

关于这本书的收获还有很多很多,作为新教师的我,将不断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03: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