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通往“罗马”的道路 ——读《高校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4 12:5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毕业到现在,回眸几千个从教的日日夜夜,我一直在改变:开始我以为只要自己认真备三年课,以后我就一劳永逸了,伏案备课的老教师让我的内心起了波澜;开始我以为只要我把课内的知识掌握的百无一漏,以后课堂我就得心应手了,挑灯夜读的老教师让我的内心困顿不安;开始我以为只要我的专业知识滚瓜烂熟,以后我就是优秀的教师,“课改”三个字打破了我对“优秀”的定义;正在我沉迷于自己在课堂上能侃侃而谈时,学校的洋思风刮醒了我;正在我得益于自己的课堂是“高效益”时,这本“新”教育学点醒了我——让我找到了通往“罗马”的书。
         在看的过程中,我脑中一直都在放映着我上小学时,每天写作文的甜蜜回忆,初中时,自己闭门钻研我的弱科地理时的情境,高考前,一个月翻烂《高考必备》的得意日子。为什么我写作文觉得是甜蜜的,钻研地理是自愿的,翻烂书是得意的?因为我想,我愿意。
       如果学习都是自愿的,甚至是渴望的,怎么会不是“高效”的呢?那么怎样才会让人自愿学习呢?一直以为老师手中有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现在我才明白老师手中要有一把打开心智大门的钥匙——关注“学生”的需求。正如李炳亭自己说的“心中有‘人’,眼中有‘生命’,胸中装着‘人性’。”
        作为教师的自己该如何做到“关注学生呢?”书中“李炳亭借助‘四新’重新阐释了‘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人本教育主张,即‘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新课堂’。‘四新’中基础的概念是‘新教师’,‘新教师族群’的多寡决定了教育最终的成败。”
       我重新审视已是教师的自己,我没关注学生吗?我如何关注学生的?在课堂上我是什么角色?我和学生是什么关系?
        我关注学生了,甚至一切都为了他们。我尽自己所能把自己的知识全传给学生了。课堂上我讲课啊,拼尽全力。我讲,他们听,我们也讨论,不过最终还是承认答案。
         连我自己都惊出一身冷汗,从接触课改开始,我认为自己的观念在变化,殊不知,现在还固守着“教中心”的教学。书中把“教中心”变为“学中心”—— 教师课堂教学的一切设计和行为都必须是为了学、设计学、服务学,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一个决定者,而是组织者和激励者,学生才能够突破教师知识水平框架的囚笼,才能海阔鱼跃、天高鸟飞。这不正是我们的教育理想吗?这正是我们一直在提的“自主学习”,这正是每一名学生需要得到的 “自学能力”。
         书中的教师也不再是“传授者、灌输者、管理者、控制者”,而成了一个“组织者、合作者、激励者、发展者”,也就是让老师成为一个“放手——发动——帮助学生的人。”
       此时我恍然大悟——教师不是演员,不需要时刻在讲台上表演,需要的是“成就学生,发展自己。”学生需要成为知识的“一传手”。老师就要想办法营造学、策动学、满足学,并且能让学生学好。我以为自己找到了通往“罗马”的书,原来我是找到了通往“罗马”的道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9: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