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跳绳、踢足球”等词语。
2.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出示词语,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19)
跳绳 踢足球 讲故事 听音乐 打排球 玩游戏 打篮球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齐读课文。
(1)朗读儿歌。
(2)认读词语。
3.检查课下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出示动宾短语,让学生与生字词语反复见面,并加深对动宾结构短 语的印象。】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精读课文,重点突破
(一)学习第一节。
1.学生自由读第1节,读好句子的停顿。
2.围绕“静悄悄”想象画面,指导读好。
想象一个人玩时的画面,采用多种形式练读,体会一个 人玩时特有的安静,了解“静悄悄”的意思,感受一个人玩的乐趣。
同桌合作,选用不同的句式来练说:(课件出示20)
一个人可以( ),也可以( )……这样很好!
一个人可以( )、( )、( )……这样很好!
拓展一个人玩的游戏名称,学生尝试说一说,随机板书词语。(板书:折纸船、折马、踢毽子、跳绳、搭积木、看书、画画、听音乐)
(二)学习2、3小节
读好第2、3小节,对比发现
1.指名分别读第2、3小节,其他学生仔细听,并思考: 哪个游戏两个人可以玩,三个人也可以玩?(讲故事)
2.学生自由读第2、3小节,边读边画出写“讲故事”的句子。
引导发现:两个人讲故事和三个人讲故事的区别。
3.(课件出示21)出示句子:
讲故事得有人听才行,你讲我们听,我讲你们听。
讲故事多个人听更有劲,你讲我们听,我讲你们听。
比较朗读,体会讲故事多个人听的有趣和有劲,了解“有劲” 的意思。
3.师生合作朗读,体会不同游戏玩时的乐趣,感受诗句 的节奏。(板书:两个人:讲故事、下象棋、打羽毛球、做跷跷板 三个人:讲故事 跳绳)
4.根据省略号,拓展两个人可以玩的游戏名称,学生自 由说,教师随机板书。(如:打乒乓、猜谜语、下跳棋……)
(三) 读好第4节,体会快乐
1.教师引读:(课件出示22)
四个人玩——(很好!)五个人玩——(很好!)许多人一起玩——(更好!)
学生自由朗读第4小节,思考:好在哪儿?
2.交流,采用问答式、分句读等形式进行朗读,感受诗句的节奏。(板书:什么游戏都能玩)
对比读第1小节和第4小节,体会不同的快乐。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23)出示生字:“讲”“行”“许”
观察字形,找出相同点(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时左窄右宽。
2.指导写字规律:关键笔画写到位,朋友谦让又互访。
3.教师指导,范写,学生描红,临写,展评。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语, 结合自身感受,能把 课文读得绘声绘色。】
【设计意图:同桌合作练习用 不同的句式说话,用句式练习代替讲解, 促进朗读。】
【设计意图:两小节的内容有联系又有区别,合在 一起学习可以简化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感情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感情朗读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四、联系生活 课外扩展
说说你有什么新玩法?
交流自己的新玩法。
感受游戏的快乐和大家分享的快乐。
板书
内容 一个人玩 折纸 折马
踢毽子 跳绳 搭积木
看书 画画 听音乐
怎么都快乐 两个人玩 讲故事
下象棋 打羽毛球 坐跷跷板
三个人 讲故事 跳绳
许多人 什么游戏都能玩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选择合适的字填空。(填序号)
①跳 ②听 ③讲 ④玩 ⑤打 ⑥踢
( )绳 ( )足球 ( )故事
( )音乐 ( )排球 ( )游戏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静悄悄 ( )( ) ( )
三、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很 ②良 ③蓝 ④篮
( )快 ( )色
优( ) ( )球
【答案】
一、(①)绳 (⑥)足球 (③)故事
(②)音乐 (⑤)排球 (④)游戏
二、乐呵呵 喜滋滋 笑眯眯
三(①)快 (③)色 优(②) (④)球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习中。初读感知,生字的正音,多音字的掌握和运用。
2.鼓励多元识字,鼓励自主识字,是部编版教材的要求。提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字的书写指导,要精细入微,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多音字的读音,通过实践运用,得到巩固。
4. 《怎么都快乐》是以快乐为主题的一篇儿童诗歌,整篇文章充满着童真童趣,是一篇让孩子很喜欢的儿童诗歌。
在备课时我发现了这首诗歌的生字词大多是以“动词+名词”的形式出现,例如:“折纸船”“下象棋”“踢毽子”等,而动词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词,因为每次教学动词的时候我都会叫他们加上动作做一做以加深孩子们对词语的印象,而这首诗歌如果解决了这些形式的词语就基本上能读通读顺课文了,所以第一课时我就反复地让孩子们读这些词语再加上动作,自己再出一些同种类型的词式给他们训练,举一反三,很快地他们不仅记熟了而且也理解了意思,这时候再来读通读顺诗歌,基本上都过关了。而且也在无意中让他们体会到了快乐,一举两得。这让我明白了,有些课文你只要找准了一些关键词句,那么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不足之处:
1.注意课堂的生动活泼,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范读对学生的示范性不够强。
一年级的学生,在朗读方面,更多的是模仿老师。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应该为学生做好朗读的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