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念着顺口溜,就迎来了我国第十七个节气——寒露。每年寒露之时正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所以民间素有寒露吃蟹的风俗。
都说“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可大街上一点儿也不冷清,反而热闹非凡,人们都忙着在街上挑蟹呢!这不,我和妈妈也来街市上买蟹,准备回家做美味的大闸蟹。
一进市场,到处充斥着卖蟹人的吆喝声。我和妈妈循着声音走去,在一家蟹最壮实的摊贩前开始细细挑蟹。小时候我经常陪奶奶去买菜,所以对于挑蟹,我还是有些经验的:首先要注意蟹壳的颜色,外表颜色比较光泽的螃蟹较新鲜;再者就是看螃蟹腿饱满硬实程度,越硬实,螃蟹越肥。凭着这些经验,我在螃蟹堆里左挑右捡,把蟹翻了个底朝天,终于帮妈妈挑了两只满意的大螃蟹。
回到家,妈妈就烧起了清蒸大闸蟹。妈妈说:“清蒸,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大闸蟹的色、香、味。”几分钟后,锅里便飘出了一股香味,馋得我直咽口水。刚出锅的螃蟹十分烫手,我一边吹气,一边急不可待地品尝起蟹的滋味:大腿肉,丝短纤细,味同干贝;小腿肉,丝长细嫩,美如银鱼;蟹身肉,洁白晶莹,胜似白鱼。我又轻轻地剥开蟹壳,里头冒出了橘黄色的小脑袋,划开蟹的一片片鳃,挑出躲在蟹黄里六角形的胃,双手握住蟹脚的位置,用力一掰,蟹黄流了出来,吸一口,蟹黄入口即化,让人久久难忘。听说,吃蟹不能和其它菜一起吃,要单独吃,这样才更能体现蟹的鲜美。丰子恺的《忆儿时》就有描写他父亲吃蟹的情景。说蟹是至味,吃蟹时混吃别的菜肴,是乏味的。
花开花落,秋去秋来,品蟹这乐趣尽在这寒露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