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和衷共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教师活动]展示表格《党和国家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师:请同学们阅读70页教材,列举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对台政策,并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活动:展示研读成果,完成表格。 师:党和国家的对台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 材料一: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 ——邓小平 材料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 ——江泽民 材料三: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动摇;二是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绝不放弃;三是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四是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 ——胡锦涛 材料四: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 ——习近平 师:请思考以上材料,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什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 生:一个中国原则。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和平统一的前提条件。 师: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采取和平统一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生: 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一国两制”的提出,本来就是为了照顾台湾现实情况,维护台湾同胞利益福祉。 (1) 和平统一有利于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与发展。 (2) 我国目前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需要安定和平的国内、国际环境。 (3)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统一方式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师: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1月2日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已经由香港及澳门成功实践,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既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又有利于统一后台湾的长治久安。和平统一,是平等协商、共议统一。制度不同,不是统一的障碍,更不是分裂的借口。尽管海峡两岸尚未完全统一,但中国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从未改变。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的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使学生掌握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分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逐步揭示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政党。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培养学生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教师过渡语: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改革开放后,海峡两岸关系是如何逐渐走向缓和的? 师:请仔细阅读教材70-73页,小组内分工合作,画出年代尺或制作大事年表,说明海峡两岸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的努力。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画年代尺或列历史大事年表,然后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师:《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开启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阶段,标志着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 师: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海峡两岸打破近40年的隔绝状态,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海协会的成立》《汪辜会谈》等 师:“海基会”“海协会”的相继成立是为了解决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中衍生的一些问题,这两个民间团体的成立开启了以谈判化解敌意、以协商取代对抗的历史新局面。但是两会的交流、交往、谈判需要一个政治基础,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九二共识”使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直接保障了后来“汪辜会谈”的顺利举行以及“海协会”“海基会”谈判的进展,海峡两岸逐渐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交流态势。 师:1995年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之后出于遏制岛内日益猖狂的“台独”分裂活动的现实需要,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师:结合历史,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生: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人,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国家尊重台湾的现实,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与生活方式。国家对实现统一有信心和决心,会有力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实现祖国统一。 师:《反分裂国家法》把祖国大陆多年来制定的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集中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不可动摇的反对分裂国家的坚强意志,以及推进两岸关系发展、致力国家和平统一的决心和诚意。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胡锦涛会见连战》《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师:这两次会面有哪些异同点? 生:“胡连会”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习马会”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两次会面都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九二共识”,主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设计意图】列大事年表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之一。本课涉及的历史事件较多,时间跨度大,通过制作历史大事年表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培养时空观念,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帮助学生与时俱进的理解党和政府的对台政策,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代表者,提升历史解释能力,涵养家国情怀。 教师过渡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关系虽然经历风雨波折,但终究冲破各种阻碍,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一湾浅浅的海峡,曾是两岸同胞难以逾越的天堑,如今两岸“天涯咫尺,处处机缘”,浅浅的海峡,不再是走不出的乡愁,而是施展人生抱负的美丽风景。请看第三篇章 久久为功——日益密切的交往 三、久久为功——日益密切的交往 [教师活动]展示两组材料 图片《海峡两岸贸易统计比较》《台资企业在祖国大陆的分布》《2008年12月,北京举行海峡两岸直接通邮仪式》《2008年海峡两岸“三通”》《2008年12月,两岸空中直航包机从福州首飞台北》《连战的“和平之旅”》 材料: 2018年,两岸经贸合作又上层楼、人员往来更加频密。1月至11月两岸贸易额达2090.8亿美元,同比增长16%,首度突破2000亿美元,全年预估可达约2300亿美元。两岸人员往来创历史新高。1月至11月,台湾同胞来大陆562.9万人次,同比增长4%;预计全年将首次突破600万人次,其中“首来族”约40万人。 师:请思考海峡两岸交往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实现“三通”,高层往来不断,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师:2008年,两岸同胞渴望三十年的“三通”实现,将两岸行程从8个半小时缩短到80分钟,两岸同胞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的局面开启,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相互往来日益密切,彼此心灵日益契合,两岸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生动的现实。不断扩大互利,持续增进融合,是对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充分证明。大道之行、人心所向,势不可挡!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海峡两岸人员往来统计比较》《1988年1月,第一个台湾返乡团抵达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激动的高呼“到家了!”》 材料: 1979年以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的人数明显增多。1987年底,台湾当局放宽居民赴大陆探亲的限制,当年就有3万名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第二年,两岸人员往来就达到40佘万人次。1992年以后,每年来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均超过百万人次。2008年7月,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大陆赴台旅游民众日益增多。2011斗6月28日,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正式启动,两岸民众交往更加密切。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生: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两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等。 [教师活动]播放关于“《富春山居图》山水合璧”的视频 师:国家之魂,文以化之。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富春山居图》的山水合璧体现的是浓浓民族心、悠悠两岸情。 和平总能战胜对立,开放总能战胜封闭,融合总能战胜割裂,交流总能战胜隔阂,亲人之间,没有解不开的心结。久久为功,必定能达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互利互惠,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设计意图】台湾问题是当今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焦点,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对台湾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的也很多。用学生较为熟悉的史料,展示海峡两岸交往的相关史实,使学生认识到海峡两岸的交往是主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结束语】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 材料: 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证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台海形势走向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师:历史不能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民族强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乱,是同胞共同之祸。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 【设计意图】引用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作为本课的结束语与导入新课环节的视频首尾呼应。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两岸关系锁定了方位、指明了方向,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祖国统一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升华了情感,涵养了家国情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后作业: 1.请搜集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往来的资料,分析推动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 2.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3.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祖国的统一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