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986|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下载(第八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套资源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文字版可以直接观看,如果需要下载此套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下载(第八册)的附件,请直接拉到本帖子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帖链接中下载DOC附件即可!如只是浏览参考一下该资源,则无需下载附件!

走,我们去植树        5
2.第一朵杏花        7
3、燕子        9
4 古诗两首        12
习作一  我的建议        15
练习1        17
5苹果里的五角星        19
7.人类的“老师”        21
练习2        23
8.三顾茅庐        25
9 祁黄羊        29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33
练习3        35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37
12、“番茄太阳”        39
13.第一次抱母亲        41
14   我不是最弱小的        43
15   鸟语        46
16、天鹅的故事        49
17   生命的壮歌        53
18特殊的葬礼        56
19沙漠中的绿洲        59
19 沙 漠 中 的 绿 洲        62
21   云雀的心愿        62
2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67
24   黄河的主人        70
小儿垂钓        74
练习一        75
练习五        76
学会做主持人        76
教例《特殊的葬礼》:        77
教例:《祁黄羊》        78

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分站www.fydaxue.com
中年级第八册整体识字安
教学目标:
1、  以游戏竞赛形式激发学生认识汉字的积极性和兴趣。
2、  培养学生自我主动识字,能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
3、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设计:
一、 激发兴趣
1、 把生字表发到学生手上,让学生们先浏览一下,明确意图。
2、 出示本册生字,鼓励学生一起掌握他们。
3、 说说你的方法。
复习:形近字识记法,会意识记法,分部件识记法等。
复习:构字方法:形声字,会意字,象形字等。
4、 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结合我们学过的构字方法,看谁认得快,记得牢,写得好。
二、 扫除熟字
1、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用红笔把你认识的字圈出来,读一读,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然后在小组内汇报。
2、 小组学习,相互补充,扩大熟字的认识范围。
3、 过滤熟字:即出示生字表,由学生来读,强化记忆,把会写的字划掉。
三、 重点识字
1、 出示认知的二类字,(不会写的字),进行认写活动。
2、 比一比,看谁读得多。
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生读,互相更正,争取全部读完。
反馈形式:师抽查一人,作为小组代表出来比赛,参加“打靶识字”,(电脑屏幕两秒钟出示一字,生抢读。)评出“优秀合作小组”。
3、 比一比,看谁会记字。
活动形式:自主学习十分钟,把二类字分成四组,每组领一组生字,自能识记。
反馈形式:四组轮流向大家介绍本组字的记忆法,征求其他的好的记忆方法,参加“记字方法大比拼”活动,评出“记字王”四人。
4、 比一比,看谁默得多。
活动形式:全班听写。
反馈形式:同座互批,评出“默写能手”四人。
四、 巩固记忆
1、 电脑游戏:蜜蜂采蜜(选择正确读音)
2、 互动游戏:找出亲兄弟(辨别形近字,同音字)
3、 口头游戏:我读你组词。
五、 作业巩固
1、 把你认为容易出错的字写一写,记一记。
2、 订正默写错误的字。

反思:
整体识字
整体识字的目的:
经过半年的思考,我对整体识字有了新的感受。整体识字的最终目的是给学生“授之以渔”。通过短时间大量识记生字,帮助学生掌握识记生字的方式。同时,通过短时间内反复巩固识字方式,使识字方式成为一种识字习惯,形成条件反射,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形成无意识习惯记忆,增加识字的数量,从而为大量阅读扫清障碍,为习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整体识字的要点:
一、短期内大量识记本学期生字。
二、在随文学习中巩固识字成果。
三、在平时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扩展识记生字的范围。
整体识字教学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或者故事介绍中国汉字的组字特点
1、形声字,这一类生字占生字总量的65右。
2、会意字,这一类生字占生字总量的15%左右。
3、独体字,这是一种基础字,数量基本上不大。
4、象形字,这类字一般也是基础字居多,数量基本上不大。
5、新型汉字,这类汉字由于汉字的演变和发展,使得构字方式不太明显。占有20%。
二、按照以上构字方式将生字表中的汉字分类。
三、在分好类的汉字中用喜欢的符号将自己已经会写的字标注出来。
因为整体识字这个方式我已经使用了一年了,所以不少孩子已经初步具有有习惯性识字能力。因此,本学期生字中有不少他们已经会写了。
四、在家尝试记忆,以读为主。
五、教师逐字讲解构字方式,学生补充,形式上灵活。如猜谜语,组字游戏,还偏旁组字游戏等,加强学生识字方式以及识字习惯的培养。
六、课堂上及时检查。
方法,我选择的是报听写。
效果:全班学生在短短两节课时间基本上音形意全部掌握百字以上。音掌握率达到95%以上。掌握最好的孩子,在全册175个生字组词(360字)中仅仅错了七个字。
七、针对出现错误较多的孩子,以及错误较多的汉字,进行个别指导。
错误率较高的汉字有:
瞻前顾后的瞻,放肆的肆,尾翼的翼几个书写比较复杂的字。
准备明天将几个错误率较高的字重新听写,并检查错误率较高的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
教学目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5-1-13 15:13:06 |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43:00 | 只看该作者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集(第八册)DOC版下载地址:http://www.lspjy.com/showtopic-100874.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26: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要掌握这一交际工具最实在的办法便是反复地实践。文本是语文实践的一种基本凭借。教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对文本实践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使学生在多角度(读、说、写、编、画,多种角色的演说)、多时空(既有课内的演说、朗读,又有向课外拓展延伸的宣传、制作)中得到了语言训练,实现了语言积累、内化、外显的过程。显然,解读文本式的教学已经与新课标的精神相悖,文本在此只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载体,是用来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应淡化学科意识、课堂意识,强化资源意识和实践意识,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学得、习得语言。

教例:《祁黄羊》
师:同学们理解了课文,大家觉得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
生:祁黄羊是个一心为国的人,因为他生病了就主动让贤,而不是硬占着中军尉的位置。
生:祁黄羊是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人,因为他不仅知道自己的儿子祁午是合适人选,还知道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也能胜任中军尉之职。。
生:祁黄羊是个任人唯贤、处事公正的人,因为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生:我有不同看法,我认为祁黄羊是狡诈的人。
师:哦,何以见得?
生:我有两点理由,一是祁黄羊很清楚,如果不主动辞职,晋悼公看到其体弱多病,迟早也会叫他让位,于是主动辞去了中军尉之职,这样下台显得很体面;二是祁黄羊早就打算让自己的儿子做中军尉,但怕人说闲话,当他探知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大病缠身,已经卧床不起,于是他就先推举了解狐。当解狐不久去世,祁黄羊再保举自己的儿子便显得很自然,而且还让悼公觉得他胸怀宽广,以国家利益为重。
师:(沉吟片刻)你的见解很独特。生活中确实有你说的这样的人,我们一起去查查历史资料,看看祁黄羊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好吗?
语文文本有着丰厚的人文内涵,学生个体有着敏感多变的内心世界。两者碰撞,势必会产生五彩缤纷的火花。正所谓“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心目中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形象。”无论是学生将祁黄羊理解成奸诈之流,还是祁黄羊不同的事实在学生的心屏中折射出不同的形象,都充分印证了学生对文本感受的独特多姿。新课标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部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学生对文本材料的多元化感受,正反映了学生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对语文学习的投入和热情。对此,教师没有囿于教参的唯一答案,没有将学生一棍子打死,也没有淡然了之,而是充分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的智慧之花尽情吐艳,并且将学生引入了更为广泛的语文领域。教者正积极实践着新课标的精神:“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只有这样,诸如“我认为……”、“我有不同的看法。”这样的句式才会如美丽的音符一样时时跳跃在课堂;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唤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充分的培养。 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分站www.fydaxue.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26:00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灵魂嫩如面粉团,不当心碰它一下,你的指纹就印在他的灵魂深处。随着他的年龄增长,那指纹就发展成脑组织纹路,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从细微之处塑造儿童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这位教师正是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出发,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同时结合行为规范的准则,引导学生养成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好品质。

练习一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第六题
1、 审题
2、 指导
(1) 这里有7个班委职位,请用书上的方法,我们开个班委推荐会
(2) 宣布班会开始。
(3) 思考:谁适合担任什么班委?为什么?
3、 交流
4、 评议
5、 写选票
6、 小结说话情况。
二、 教学第七题
1、 讲解反文旁的写法。
2、 学生练写。
练习五
学会做主持人
一、 谈话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1. 从六一儿童节谈话揭示话题。
2. 板书话题:学做节目主持人。
3. 指名读本词说话要求。
4. 师小结归纳要求:
① 要了解当节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项。
② 想想担任班级庆“六一”联欢会的主持人该怎么说。
③ 当众演一演。
二、 指导。
1. 联系生活经验,想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动作、语言。谈谈你认为当主持人要注意些什么。
2. 指名读。
3. 师小结,板书:一要有表情地说普通话;
                 二要学会主持人常用语;
                 三要说好应变的话。
4. 讨论主持人的常用语。
5. 指名说。
6. 师小结,板书:节目开始前要用敬语;
                 节目之间要有衔接语;
                 节目结束要说祝贺的话。
三、 练习。
1. 根据书上的节目单,分组讨论如果你担任这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你会怎么说。教师巡回指导。
2. 指名上台表演。
3. 学生评价,指出不足。
4. 针对不足,再次表演。
5. 小结:鼓励学生今后积极争当班队主持人。
练习7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六题
课前准备:
提前两三天将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布置下去,请同学们作些思想准备、同学之可适当讨论,也可通过其他途径收集有关素材。
1审题
(1)    谈话揭示讨论话题:(略)
(2)    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A :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不要闷在心里,通过“小烦恼热线”倾诉一下,以此来释放心理压力,同时接受别人的帮助。
B:学会倾听别人的倾诉,学会在别人不愉快的时候给予及时的适当的帮助。
2 指导
(1)    角色分配:主持人-----教师
(2)    小烦恼-----某位同学
(3)    热心听众-----其余同学
指导内容:
a:教师要指导“小烦恼”清楚地表达自已内心的烦恼。
B:教师也要指导热心 听众如何设法帮助“小烦恼”,并指导学生规范口语。
C:教师做主持人为同学作示范,从而明确该如何做好主持人。
3 练习
(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设一个“小烦恼热线”,分别为“小烦恼热线1、2、3、4等”,在每小组中大家各抒已见,尽情倾诉,出谋划策,互帮互助,互评互补。
(2)    各组选择较为典型的话题与全班同学交流,上台的主持人,小烦恼及本组热心听众应尽量做到口语表达清楚、有条理、流利等、
4 反馈
(1)    教师引导学生对口语内容进行客观点评。
(2)    鼓励“小烦恼”们根据大家提供的方法尝试着做一做,尽快消除烦恼
教例《特殊的葬礼》:
学生理解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气势雄伟到逐渐枯竭的过程,为了进一步唤起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积累、内化、运用能力,教者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世界上多幅雄伟壮观的瀑布图片,中间配以咆哮的滔滔水声。从视觉和听觉上深深地震撼了学生。
师:为了使悲剧不再重演,你打算以怎样的方式唤起人们去“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生:我打算设计一份有创意的宣传广告寄给电视台或报社。
生:我打算给课文配上音乐,在特殊的葬礼上声情并茂地朗诵。
生:我打算浏览相关网站,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掌握更多的环保本领。
生:我想出一份有关环保的电子小报。
生:我想写一篇读后感。
生:我想今天回去就动员爸爸在屋后的空地上栽种小树。
生:我想向全校同学发出一份“给小纸屑安家”的倡议书,提请学校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
师:同学们的点子真多,希望课后大家都能积极行动起来。假如你们也出席了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的特殊葬礼,你又将以怎样的身份作一番怎样的演说呢?请大家准备一下,在演说中要尽量运用课文中的语言。
生:我是菲格雷特总统,……
生:我是来自日本的生态学家,……
生:我是来自丹阳实验小学的一名少先队员,……
…………
师:同学们的演说十分精彩,请大家将它写下来。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26:00 | 只看该作者
3、集体交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1)组织大家交流讨论,合作小组推荐一名代表来汇总小组的意见。比一比哪个小组交流得最好。
(2)交流中可能学生会得出如下结论:(教师还要让学生说说是从哪些文字中得出如下结论的。)
①乘客不是第一次坐羊皮筏子,已经有了一定经验。
②乘客们都非常的勇敢,他们不惧怕黄河的险恶。
③他们知道艄公很有驾筏经验,不会出任何危险。
④因为艄公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他一定会战胜惊涛骇浪。……
(3)重点指导朗读描写艄公的句子。
4、重点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加深领悟
(1)师:同学们,此时你想对羊皮筏子上的艄公说些什么话?(多媒体出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画面)(在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最好能抓住课题阐述)
(2)作者是怎么赞颂艄公的呢?多媒体出示:(在原有画面的基础上出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成为黄河上的主人。"
(3)谁能替作者来赞一赞羊皮筏子上的艄公。
①指名朗读--学生相互评价--在指名读
②集体朗读这段话(愿意赞一赞这位艄公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赞一赞)
③出示填空题
"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他站在__________________,面对着_____________,身系着_________________,手里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凭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______________。"
(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熟读--指名说)
板书:惊涛骇浪 如履平地
师:黄河上惊涛骇浪,可我们的艄公却如履平地,他真不愧为黄河的主人。
四、小结全文,深化主旨
1、师:同学们,学到这儿,王老师想起了一句格言(板书: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人在跟险恶的自然环境的搏斗中才能显示出自己的英雄气概。同学们,从黄河的艄公身上你还能想到哪些人?口头交流一下。
2、师小节:同学们,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黄河的主人(集体读)。奔流不息的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不仅孕育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生命,而且更塑造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聪明智慧和精神品格。黄河上的艄公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愿艄公的形象能给我们永远的启迪,愿艄公的智慧和精神能在我们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就像黄河水一样奔腾不息。
3、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话想说或者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五、课外作业
下列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
1、在人与外界的各中挑战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种人,请你收集一些介绍他们的有关资料,在了解的基础上仿照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写法赞一赞他。
2、在当今现代交通工具异常多样和不断涌现的时代,原始落后的羊皮筏子是否可以退出历史的舞台?围绕这个论题去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得出相应的结论。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黄 河 的 主 人 ? ?
艄公
羊皮筏子
乘客
(第二课时)
黄 河 惊涛骇浪 沧海横流

主 人 如履平地 方显英雄本色
(艄公)


小儿垂钓
教学目的:
1. 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2. 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 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诗题
1. 导入诗题
2. 理解诗题
(二)理解诗句
1. 朗读全诗
2. 回顾方法:我们怎样理解诗句(读诗→释词→调序→解句)
(三)总结练习
1. 指导朗读、背诵。
2. 根据这首诗,想象出一幅画。
3. 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
1. 形近字组词
钓(  ) 稚(  ) 遥(  )
钩(  ) 准(  ) 摇(  )
2. 多音字组词
3. 读下面诗句,先解释划线的词语,再解释诗句意义。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 背诵《小儿垂钓》
《小儿垂钓》案例:

  师:小孩正在专心致志地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向他大声提问,他心里会怎么想
  生:这么大的声响会把鱼儿吓跑的。
  生:千万别再叫喊了,不然我就捉不到鱼了。
  生:我应该做个手势让行人不要再叫喊了。
  师: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
  (请学生边演示,边说说手势的含义)
  生:(做摆手的动作)让行人不要叫喊了,免得惊吓了鱼儿。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开,不要打扰我钓鱼。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近说话,这样就不会影响我钓鱼了。
  师: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生:那个小孩做让行人走近的手势,行人走近后轻轻地回答他的问题,这样就不会吓跑鱼儿。
  生:我也认为这样。小孩子愿意回答行人的问题,只不过不想惊吓鱼儿,所以让行人走近说话。
  生:我想那个小孩应该先摆手让行人不要大声叫喊,再招手让他过来轻声说话。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不会把鱼儿吓跑。
  师:大家说得非常对。这位乡村小男孩十分机灵,他陶醉在垂钓乐趣之中的时候,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十分可爱。老师想,同学们也愿意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处处乐于助人吧。

  [评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26:00 | 只看该作者
1、师:同学们围绕课题就提出了这么多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你们说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什么?(读书和讨论)下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相信你能通过自己的读书和思考,来解决刚才的问题。还要注意,读书要做到正确,流利,读不通顺的地方要反复读读。
2、同桌互读,你喜欢读哪些段落就读哪些段落,并让同桌评价一下读的效果。
3、个别朗读,把你最喜欢读的或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同学们听,如果一个同学读了以后,还有同学认为自己也喜欢读这一段或认为自己会读得更好,那就可以站起来再读。
教师引导学生相机点拨、评价。
4、交流初步的感受:通过刚才的朗读,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5、黄河的主人是谁?(板书:艄公)(教师提醒"艄"字的写法)课文中的艄公在干一件什么事?艄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艄公撑着羊皮筏子送五个乘客过黄河) (板书:黄河 羊皮筏子 乘客)(教师提醒"筏"字的注意点,不要少一撇)
5、你见过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吗?哪位同学在预习课文时已经找到了介绍羊皮筏子的材料,如有图片就更好。请你上台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羊皮筏子。(让学生上台介绍,而后,教师可以出示黄河上的羊皮筏子的课件并加以简要说明)
三、小结课文
1、指导完整的朗读课文(教师逐节朗读课文)
2、质疑问难:初步学习了课文,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学习词语
1、出示词语
筏子 艄公 竹篙 沉着 波浪滔滔 惊涛骇浪 如履平地
激流 险恶 赞颂 尝试 提心吊胆 胆战心惊 浊浪排空
(1)指名读
(2)领读
(3)找出上述词语中表示"害怕"的词语,你还能说出那些近义词。
2、完成课后的练习2
五、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
六、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在人与外界的各类挑战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种人,请你收集一些介绍他们的有关资料,准备在下一堂课上交流。
(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些人在征服自然、挑战自我过程中的一些图片,并作必要的提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唤起记忆
1、课前板书:黄河的主人
2、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初步学习,你了解了些什么?(板书:艄公)(课文介绍了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一位艄公撑篙驾着羊皮筏子送五位乘客渡黄河的事。)
二、学习第一部分,体会黄河上羊皮筏子的惊与险
1、同学们,课文一开始,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奔腾不息、汹涌咆哮的黄河边,请大家看画面,不仅要仔细观察,而且要用心感受。演示多媒体:(远景)汹涌激荡的黄河水、震耳欲聋的波涛声。
2、师:看了这幅画面,假如让你给画面配音的话,你该诵读课文的那一部分,又该怎样诵读读?先自己练读,然后交流。
3、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指名读--评价:是否感受到"胆战心惊"--再指名读--集体读
4、多媒体出示:在汹涌的激流里的一叶筏子。
(1)师:请你练读下一个自然段,然后给这一幅画面配音。(指名读)
(2)在原来的画面上出示第二自然段的文字,让学生再仔细读一读,然后谈谈读后的感受。
(3)(多媒体去除配音,只保留画面。)交流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并让学生说一说重点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教师随机点拨评价,并指导学生朗读相关句子。
(从下列词语中可以让人着重体会到黄河的汹涌险恶?quot;汹涌的激流"、"整个儿吞没";那东西的渺小无助:"小"、"轻"、"浮"、"小小";作者为那东西的强烈担忧:"突然"、"强磁力"、"吸引")上列引号中的词语点击时多媒体设计成另一种颜色。
(4)指导集体有感情的朗读,要让人感受到黄河的凶险无情,那小东西的渺小危险和作者的深切担忧。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1)师过渡:同学们,作者远望时,看到的仅仅是一样东西,即使如此,作者已经为这样东西而担心害怕,那么,当他定睛细看时,发现这东西上面坐着的竟然是人,这时,作者的感情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请你找出相关的文字读一读,再谈谈体会。
(2)指名朗读--评价--再指名朗读(教师可随机点拨)(1、3句带感叹号的句子重点指导朗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感情:那小东西上坐着的竟是人,而且有六个人,黄河的水那么湍急,人就像贴在水面上漂流。作者既觉得不可思议,又为他们担惊受怕。(必要时教师可以范读)
(3) 师:此时作者的心情你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十分担心、异常震惊、惊恐不已、胆战心惊……)
(4)指导集体有感情的朗读,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学习第二部分,体会艄公的大智大勇
1、过渡:同学们,在作者这样的心境下,你再读读下面这个自然段,你是否能够发现什么问题?
(1)出示:(第6自然段)"我不禁提心吊胆,……浏览窗外的景色。)
(2)学生边读边思,然后引导提问。学生可能会问:
①在如此危险(危急四伏)的黄河上,乘客为什么还在谈笑风生?(核心问题)
②用"小心"和"大胆"来同时形容艄公的行为,是否矛盾?
……
2、自主合作探究
(1)师:同学们,你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几个问题?(读书、结合上下文、独立思考、跟同学讨论……)
(2)下面就用你喜欢的方式去解决这几个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同时自由地寻找自己的交流伙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02: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