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20 09: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代表了现阶段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


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课程性质基本上有三种看法:坚持工具性,坚持人文性,坚持科学人文相融。三者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但观点已经相当接近。坚持工具性者,不排斥人文性;坚持人文性者,不排斥工具性。2000年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就已经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漪老师认为,大纲对语文性质的阐述有突破性的进展,但也有同志认为这一表述不尽理想。现在课程标准又加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句,应该说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是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也是语文教学界绝大多数同行所认同的。


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在这里,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过去教学大纲已经提出了。“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却是这个课程标准新提出来的。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语文课程不仅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在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也能使学生得到发展,不仅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奠基,而且为一辈子做人打下了基础。


课程标准所指出的语文学科的多重功能,反映了许多学者和教师的意见。有的同志指出:“学会语言就是学会思考,不仅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且因为像许多语言大师所相信的那样——学会一种语言就是学会一种世界观。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互为依存的。语言模塑思维模式,思维反构语言模式。”“中学语文教学,正是要进一步磨砺中华少年对中华语言音形义尤其是语法形态的敏感性,使一代新人在时空观中获得更清晰的时空感和条理感,获得更清晰的表达人类尤其是中国人最精微美妙的义理与感触,从而具备更完善的思维模式。而中学的语文教学正是奠定一个中华人在这方面的语文根底的最关键的阶段。”(辜正坤:《语文教学与中华的命运》)这些话可以作为课程标准关于语文学科多重功能的一个注脚。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语文教学的多重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有的语文教学仅为应试而教,有的语文教学走上纯工具训练的羊肠小道,有的语文教学仅限于讲解课文内容,有的语文教学脱离生活。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不过最主要的弊病是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因此,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突出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二、课程标准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把过程和方法列入教学目标,是过去教学大纲所没有的;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更是过去教学大纲所没有的。例如,“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上述种种,体现了课程标准新的导向,这就是:在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根据时代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例如,强调学会略读和浏览,要求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突出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和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又如,要求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努力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又如,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写作、有创意的表达;鼓励有独到的见解,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这些新的要求,是课程标准在注重更新观念,借鉴国外课程理论,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样做,有力地增强了课程标准的现代意识,有利于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


三、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是课程标准四条基本理念中的第三条,它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课程标准规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第一,自主性。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近十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包括了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


其实,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接受理论早已指出:作品意义和价值只有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读者和作者共同创造的。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实际上,阅读也需要倾吐,可以说阅读是伴随着倾吐的吸收。犹如吃饭,吃饭自然是吸收,但必须分泌唾液、消化液,伴随着倾吐消化液才能吸收食物营养。由此看来,在语文教育中,毫无疑问,必须十分尊重学生这种自主性。


第二,合作性。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外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写同一个题目的作文,由于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不同,写出来的也不免千差万别。针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不消说,除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外,还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也是一个读者,他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和“林黛玉”;他写“下水”作文,述说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带有自己的个性色彩。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对学生有指导意义。


第三,探究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给教师的建议》)。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应消极地接受知识,要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去思考历史,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方法多种多样,比如社会调查、现场观察、走访专家、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等。探究性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当然,重视探究性学习,并不意味着接受性学习不重要,也不意味着记忆、理解等层面的学习没有必要了。恰恰相反,接受性学习是探究性、创造性学习的前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课程标准特别提倡综合性学习。在阶段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综合性学习都是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的。这在过去的教学大纲中,是从未有过的。


四、课程标准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一)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段话要求我们注意以下三点:


1?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正如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所指出的,“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又在“教学建议”中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见,离开教材思想内容的纯工具训练,是课程标准所反对的。


2?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不是靠教师的空泛分析或“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而是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应该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循环往复,“润物细无声”,使学生的人文素养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3?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前面讲过,“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社会上批评中学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一道阅读练习题常常只有一个答案。学生作文严重雷同,千篇一律。以后的语文教学千万不要重蹈这个覆辙。


(二)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段话给我们以下几点启发:


1?语文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是历次教学大纲也都提出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至于语法、修辞、逻辑等语文知识,能辅助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也应该指导学生适当掌握。


2?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也就是说,从阅读中学习阅读,从写作中学习写作,从口语交际中学习口语交际。语文知识既然只起辅助作用,就“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因此,课程标准规定,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光课外就400万字以上;每学年的作文次数和作文字数,比过去教学大纲的规定都有所增加。尤其是,大力提倡强化课外语文实践活动。而对语文知识,规定的教学内容减少,教学要求降低,而且语法、修辞和文体知识都规定不考试。


3?重视开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应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课内与课外,例如,教科书、图书馆、电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等。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汉语言文字有什么特点呢?据季羡林先生分析,西方的思维模式以分析为主,中国的思维模式以综合为主,因此西方语言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中国的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在古代研究汉语语法的书几乎没有。古代汉语“由于没有形态变化,一句之中,字与字的关系有时难以确定,可以有多种解释,灵活圆通,模糊性强。学习和理解这种语言,不能靠语法分析,而主要靠语感,靠个人的悟性”。现代汉语虽然仍然没有形态变化,但字与字之间的关系逐渐清楚,理解的灵活圆通性逐渐减少了。理解起来,靠语感的成分渐减,靠分析的成分渐增。不过现代汉语的综合性依然存在,因而模糊性依然存在,多义性依然存在。学习汉语,还得重视语感(季羡林《汉语与外语》)。为此,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是十分正确的。这一观念比过去的教学大纲大大前进了一步。


周扬先生等指出了汉语言文字的六个方面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例如,汉字具有表意性特征,容易引起具体意象;汉字一般是单文独义,一字一音,使中国诗歌的音节变化有独特的规律;汉语有四声,使中国诗歌节奏鲜明、抑扬顿挫(周扬、刘再复《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国文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汉语言文字的特征,用心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应该多诵读,让学生细细体会我国文学作品的音韵美。


整体把握的能力,与现代汉语的综合性有关。由于现代汉语有综合性,所以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整体把握。我体会,整体把握似应指整句、整段、整部分直至整篇文章的整体把握。这与零敲碎打的分析是针锋相对的。现在有些地方的语文教学,还在搞“尸体解剖”“碎尸万段”,一篇课文化作几十道题,搞烦琐的零碎的题海训练,这种做法显然应该尽快抛弃。


当然,强调培养语感,强调整体把握,不是说不搞一点分析。分析还是必要的。问题是分析要科学;局部分析还要与整体把握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分析,才能受欢迎。


最后,应该指出,这个课程标准除了具有鲜明的理念和明晰的教学目标以外,框架是全新的。有些部分,例如评价建议,几乎是全新的尝试。如此等等,都值得我们充分注意和认真学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11: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