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著品读 木石前盟,红楼情深——读《红楼梦》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29 02:3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与《红楼梦》的缘分结在豆蔻年华。

母亲是教学的,家里有个大书架,摆满了杂志、小说、作文、学术著作,我从小就表现出与书的亲近。认得些字后便再也离不开书,先读童话故事,再读作文,十一二岁时,我发现了一本半文言半白话的书,叫《镜花缘》,看了简介和目录,我觉得很有意思,可翻开正文,我头都大了,居然有这么多不认识的字,查字典都查不过来,但我又实在舍不得丢下,就囫囵吞枣、连蒙带猜地往下读,居然也读得津津有味,读完了还觉得意犹未尽。真的感谢这本书,这是我接触的第一部文言小说,也为我后来读《红楼梦》奠定了微薄的基础。

初读《红楼梦》,是我十三四岁时,我同万千青春懵懂的年少女子是一样的,痴恋宝玉的柔情似水,悲悯黛玉的香消玉殒,不满宝钗的金玉良缘。这样的悲剧对于热衷大团圆结局的我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首流传至今的“葬花吟”,勾划出一位上无父母叔伯照顾,下无兄弟姊妹扶持,身世可怜的柔弱才女形象。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把智慧美貌身家地位赋予她,却又提早剥夺了她的幸福,莎士比亚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裂给人看,《后楼梦》,让我看得伤神落泪,情难自已。

再读《红楼梦》,是我高三毕业时,没有了沉重的升学压力,我又一次翻开了这本书,认认真真去欣赏。这次我看到了黛玉的“还泪”,宝钗的世故,湘云的懵顽,四春的无奈,还有李纨的寡居,熙凤的狠辣,还有众多女子的悲情苦难。我欣赏她们的才情,喜欢她们一次次结社起诗,我为她们的满腹才华所叹,尤其喜欢黛玉在元妃省亲时替宝玉做的《杏帘在望》:“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这些娇羞的女子,本是世间最美的风景,只是,女子地位低下,她们的命运不由自己做主,元春不得不离家进宫,为家族的辉煌做贡献,探春不得不出海远嫁,为皇家的战败买单。纵然腹有诗书气自华,无奈命运不理女儿家。

又读《红楼梦》,是我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随着阅历的增加,读书不再只流于表面,《红楼梦》让我读到了封建制度下,贵族与贫民的差距,脂砚斋的点评、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蔡义江的《诗词曲赋赏鉴》等红学著作为我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阅读信息。看似显赫的四大家族,早已如白蚁蛀堤,外光里慌了。犹记得秦可卿死时给王熙凤托的梦,她看到了大家族的将倾之势,却没有点醒脂粉队里的英雄凤辣子,还记得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细算的一笔账:贾府的一顿饭,抵得上乡下人家一年的开销了。也记得贾府的佃户十冬腊月为了让他们的主子过个体面的年,冒着风霜雨雪去送租子,珍禽鸟兽,山珍海味一应俱全,这还是灾荒之年的孝敬,老百姓缺衣无食,贾府的老爷却还嫌不够,封建王朝的制度,真的是无老百姓的活路。

寥寥数笔,不能畅写曹雪琴的世事洞察,不能概述《红楼梦》的博学文化。木石前盟,前世今生,一部儿女的情缘,却折射出了王朝百姓的悲苦命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13: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