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整套下载

[复制链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6:0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多媒体显示:
蒹  葭
芦花一片白苍苍,    逆着曲水去找她,
清早露水变成霜。    越走越高道儿难。
心上人儿她在哪,    逆着直水去找她,
    人儿正在水那方。    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逆着直水去找她,
绕来绕去道儿长。    一片芦花照眼明,
逆着直水去找她,    太阳不出露水新。   
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心上人儿她在哪,  
隔河对岸看得清。
芦花一片白翻翻,    逆着曲水去找她,
露水珠儿不曾干。    曲曲弯弯道儿拧。
心上人儿她在哪,    逆着直水去找她,
     那人正在隔水滩。    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三、美读全诗,重在鉴赏
    1.教师请同学们谈初读诗歌的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看来本诗的确“言尽而意无穷”,给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开拓、创造的空间。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式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
    2.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
    明确: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3.具体赏析诗歌的美。
    教师把全班分为六个组,每两组负担一个方面的鉴赏任务。围绕“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个组为主。另一个组补充、评价。
    成果展示:
    1.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字简约。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2.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3)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4)“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3.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教师小结:《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读。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蒹》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四、比读全诗,问题探究
    教师提问:《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风格和表现手法相同吗?
    明确:《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五、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于于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六、布置作业
    1.《蒹葭》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上网搜集相关信息,看哪些诗篇化用了《蒹葭》的诗句。
    2.背诵这两首诗,并为其中一篇写一段赏析文字。
板书设计

蒹葭        白露        道        伊人
苍苍
萋萋
采采        为霜
未唏
未已        长

右        水中央
水中坻
水中矣


九年级复习

第一章:积累与运用
考点中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集中凸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汉语的能力,学生的语文积累水平和运用语言知识和能力探究问题的水平。
《考试说明》解读一:
1.        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        正确书写汉字。
(1)主要题型: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找出错别字并修改、判断读音、书写正确与否的选择题。
   (2)教学建议:平时注意,复习梳理,常用为主,特例强化。
《课标》要求: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但在复习期间进行梳篾式的复习不仅花时费,而且效率低。要我们师生在平时阅读、写作、口头表达时都要强调语言运用的正确和规范,并注意收集学生在阅读、写作以及其它作业中常常读错、写错的字。还要注意一些形似字、多音字、变声的形声字的适当梳理。
举例:不谙水性 ān 哺育 bǔ停泊 bó 忏悔 chàn 玷污diàn 粗犷 guǎng污秽huì眼睑 jiǎn针灸jiǔ.口角 jué.禅让 shàn折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6:00 | 只看该作者
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板书:听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极有层次,语约义丰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次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板书: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板书: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教师小结: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美后妃之德”,或说它是“刺康王晏起”,名义上是“以史证诗”,实际上是一种歪曲。今天我们认为它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
    3.学生再读《关雎》,同时在头脑中再现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
    五、品读全诗,探究艺术手法
    1.提问:本文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生答。 教师小结:《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 同时多媒体显示:
《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中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往往喜欢从流行曲调中挑一支熟悉的,配上词唱唱。而《诗经》的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凋一般都比较短小。唱了一遍,常常感到兴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如果许多人在一起,便一人唱,众人和,直到唱痛快为止。每重唱一遍,只变动少数词语,最简单。最容易传唱,最便于记忆。当然也就最乐于为人们所采用了。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2.教师提问: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多媒体显示: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七月》“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使用了赋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如《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而衰。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展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学生讨论、交流后。  教师小结:前人对此有究属赋比兴何种手法的争论。实际上就诗中这两句看来,并不排斥是作者的实见之景,但对全诗来说,确也起着媒介、比喻、联想,以至象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不必如此拘泥。
    六、试背全诗
    七、布置作业
    1.大声朗读,背诵全诗。
    2.预习《蒹葭》,结合注释,串解大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全诗,整体感知;美读全诗,重在鉴赏;比读全诗,问题探究;延伸拓展,开阔视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多媒体显示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有未读文章先有情之效。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入境,体味感情。
3.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4.放录音,学生复听一次,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教师可同时出示投影,检查字词掌握情况。投影显示: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蒹葭    伊人    溯洄    唏    湄    跻    坻    浚
    选两个同学注音。
    明确:jiān   jiā    yī     sù  huí    xī    méi  jī   chí    sì
    5.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6:00 | 只看该作者
读课后研讨与练习三,讨论“用今天的眼光看愚公的行为到底愚不愚?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为什么?”
[说明]此题旨在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深化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教师作小结性评价。
六、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2-3段,直至记牢。
2.、写一篇读后感或发挥想象,改写原文。
24  《诗经》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讨论法
3,品读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探究艺术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2.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四、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以下词的读音和意思
  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菜(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笔(mào):挑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教师提示: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多媒体显示:
关  雎
关雎鸟关关和唱,    夜长长相思不断,
在河心小小洲上。    尽翻身直到天光。
好姑娘苗苗条条,
哥儿想和她成双。    长和短水边荇莱,
采荇人左采右采。
水荇莱长短不齐,    好姑娘苗苗条条,
采荇菜左右东西。    弹琴瑟迎她过来。
好姑娘苗苗条条,
追求她直到梦里。    水荇莱长长短短,
采荇人左拣右拣。
追求她成了空想,    好姑娘苗苗条条,
睁眼想闭眼也想。    娶她来钟鼓喧喧。
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生答。教师小结:这首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2.教师提问: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六组,每两组负责一节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如何写这位男子的爱恋、相思、梦幻”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组为主,另一组补充或评价。
    成果展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6:00 | 只看该作者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如是,二人各读一遍。
3、 订正读音。
教师逐一出示下列字,请学生个体回答,集体订正。正音时,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字词的意思。为后边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万仞 惩山北之塞 迂 汝 曾不能 遂荷担者 叩石
箕畚 始龀 穷匮 亡以应 一厝朔东
4、 再读课文。
学生再次放声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注意读准字音。
[说明]至此,学生已经读了三遍课文,听读了一遍;加上正音(并有释词),可以说,教师借助“读准字音”这一要求,基本上实现了熟读课文的目的。在反复的朗读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这就为完成后边的教学环节打好了基础。但这并不算完全达到了“读”的要求,下一步,通过指导“读好句中停顿”,再读课文的重点语句,并为完成“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的进一步做铺垫。
5、读好停顿。教师逐一出示下列语句,请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对为什么这样读作一点解说。其间,随时提示学生会借助注释来读,慢慢培养使用注释的习惯。
下边语句中所画的“/”为停顿处,供参考。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说明]句中的停顿,一般依据句意或一定的语法关系来读,但又不能限制的过于死板。有的长句,可以停顿两次。这里没有标示出来,是为了供施教时灵活掌握。因为读好停顿,一是为了会读文言文,二是为了弄明白句意。初始阶段,不必为究竟在什么地方停顿而纠缠不休,只要明白了句意,就基本上达到了目的。学生随着读文言文数量的增多,尤其是随着对内容的深入理解,会慢慢读好句中停顿的。
6、 试译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由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学生订正或补充。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将它们画下来,留待一会儿解决。
[说明]在前面诵读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意思能够做到大体了解。两人互相研究、讨论,创造了较准确了解课文内容的条件。提倡借助注释来疏通文意,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此时,教师作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7、 集体讨论。每一组提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全班研究、讨论。意见不一致时,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待学生没有问题再提,教师提出下列语句,指定学生说出大意,以检查刚才学生们自译的效果,也是将重点突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若下列有的语句,学生们已提出,此时教师不必再检查。
说出下列语句的意思和加点词的意思。
1.方七百里           2.河阳之北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叩石垦壤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甚矣,汝之不惠     8.而山不加增            9.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8、 听读课文。教师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不看书。
[说明]这个环节,是在前面读、译、议的基础上,通过听读,回忆强化学生对课文文意的了解,也是对前面施教内容的小结。
三、 整理,积累文言现象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词
3、一词多义
4、倒装句与反问句
四、 走进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公为何要移山?移山有哪些困难?家里人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3、愚公的妻子与智叟所说的话意思相近,他们的态度一样吗?
4、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5、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为什么?(讨论这个问题,要紧扣课文内容。要点是①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③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愚”)
6、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回答要点: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是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于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7、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聪明的)
8、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五、 自由辩论 激活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朗读
1、        初读:读准字音与节奏,整体感知文意
(1)        一生朗读,教师正音,学生齐读。易读错的字:
(2)        学生自由读,讲述文章故事。自由读时教师从读音、语气、句读三个角度进行指导,,讲述时注意妻、妾、客的不同态度及语气。
2、        再读:词句质疑,积累词汇
(1)        学生小声自由阅读,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将疑难之处提出来,先请小组里的同学帮助解答,仍不能解决的再解决的再提出来,全班交流解决。
(2)        你觉得哪些词语需要特别注意掌握?请找出来连同例句写到文言词语积累本上。
3、        三读:理清结构层次
明确:第一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从中体叶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入朝见威王”。第二段:进谏的内容。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谕齐王,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省悟到纳谏的必要性。第三段:纳谏的举措及结果。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齐威王纳谏除蔽,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4、        追读:完成背诵
感悟课文排比和反复的语言修辞特点,提高记忆的效率,以先进示范或教师表率,使多数学生在课堂中完成背诵课文的任务。
四、研读:把握形象,品味精妙。
1、        邹忌为什么要向齐王进谏?
明确:邹忌是在比美中,在妻、妾、客的对话中,在当面与徐公比较,在暮寝而思之后,感受到自己受了蒙蔽。因此推已及人,立刻想到国君一定也多受蒙蔽,由此进谏。
2、        突出了邹忌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实事求是、善于思考、有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之能和安邦治国的深谋远虑。
3、        邹忌进谏的结果怎样?
明确:齐王采纳了建议。下令面刺、上书、谤讥于市朝分别受上、中、下赏。进谏的人数由门庭若市——时时间进——无可进者。最后其他几个国家皆朝于齐,乃至于战胜于朝廷。
4、        邹忌进谏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明确:邹忌进谏成功有两个关键:一在于他说话的艺术与技巧上,他巧妙的将自己的妻,妾,客人与威王的宫妇,群臣,邻国进行类比,轻而易举地让齐王明白确实受了蒙蔽,二是纳谏者齐王有谦厚开阔的胸襟,重贤而又明理。
5、        这突出了邹忌的什么特点?突出了齐王什么性格?
明确:邹忌——善于言辞。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以类比推理,得出结论。语言委婉,易于让人接受。齐威王——重贤明理。
归纳小结:邹忌是怎样的人?
          齐王是怎样的人?
明确:邹忌:善于思考,实事求是,能推己及人,忠君爱国。齐威王: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失,鼓励天下评说自己的是非。这种开阔的胸襟在天子唯我独尊的朝代实属难能可贵
6、        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的精妙。
明确:本文采用了“三叠法”
三问:妻、妾、友三答
三比: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于我→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中赏,下赏
三时:令初下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奇特的篇章结构。
五、分角色朗读
        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来分角色朗读,更有利于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六人分别朗读:邹忌、妻、妾、客、齐王以及旁白。文章中除了一些看似平常的语句值相应的语调。六人可以轮换角色多读几遍,以至成诵。
六、延展读;感悟人生,拓展视野
1、        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迪?你从这个故事生发出哪些联想?
2、        课外读一读《国语》中的《召公谏厉王弭谤》,比较一下,同样是进谏,结果有何不同,什么原因造成的?
23、 愚公移山
教学目的:
一、明确寓言的特点及作用,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
二、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汇,尝试和练习辨析词的古今意义,学习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
三 、反复朗读、记诵、逐步积累语言材料,培养文言语感。
四 、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的局限,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音乐导入
( 课前一分钟时彩屏显示,播放MTV背景音乐——《愚公移山》歌曲,营造课堂氛围。听完歌曲之后。)
师:巍巍壁迎的三峡是举目的“高峡”,曾被人们认为是梦幻中“高峡出平湖”的景象,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幻已经变成了事实,中国人民为世人演绎了一个现代版的神话传说。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源于古老神话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改编的歌曲,那位愚公是怎样搬走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的呢?请同学们把目光转向课文。(彩屏显示课题:愚公移山。一个热火朝天的挖山画面为背景)
二 、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1、初读课文。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查字典。教师不予指导。
2、互读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曹刿对战争胜利的总结是针对鲁庄公的疑惑而发的,鲁庄公的疑惑就是在战争中他两次要下令抢先反击进攻和追击敌人,但都被曹刿制止了。于是曹刿有针对性地对鲁庄公作了解释,并以此总结打胜仗的经验。这样使课文内容做到了前后照应,发展自然。当然曹刿的总结是不够全面的,长勺之战中鲁国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除曹刿总结的两方面外,最根本的原因是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了人民的支持,还选择了有利于鲁军反击的交战地点,采用了引敌深入的战略战术等。
(3).第3段记叙了曹刿总结战争取胜的原因,是第1段“论战”的继续,进一步表现了曹刿的远谋才智。
(4).学生齐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4、课文标题为“曹刿论战”,而课文内容却是全面叙述一个历史事件,而且叙述得非常简略。课文是怎样以简短的内容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中心的?
(1).紧扣中心精心剪裁,详略搭配得当。
课文标题的中心是“论战”,课文内容依照这个中心剪裁,取与“论战”有关的曹刿的行动和言论,而对与“论战”无关的战争原因、物质准备、激烈的战斗场面、胜利后的祝捷活动等都略去不写。课文共3段,详写曹刿对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战后的经验总结,略写战争经过。在略写战争经过时,又只突出“击鼓”和“逐师”这两个环节,一方面表现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为下文总结战胜经验作了铺垫。这样既让读者了解长勺之战的全貌,又突出了曹刿的战略思想,让曹刿的战略思想指导战争,以由战争实例来证明曹刿的作战理论。
(2).以简短的对话,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形象。
为突出曹刿的战略思想正确,课文让鲁庄公的鲁莽无知和曹刿的远谋才智进行对比,使曹刿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课文写鲁庄公处处扣住一个“鄙”字,他把战争胜利押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和神灵保佑上。战争开始,就要击鼓进攻;齐军刚退就想盲目追击;战争胜利了却不知胜利的原因。而曹刿却能看到人民力量的强大,知道民心所向对取得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能正确运用引敌深入,避其锐气,敌疲我打的战略方针;又有重视调查研究,谨慎仔细,不盲目决断的作风。而所有这些,课文都是通过曹刿与鲁庄公之间简短对话来表现的。这样通过对比,让我们看到一个论战时侃侃而谈,指挥作战时沉着果断的曹刿形象

板书设计:
一、        文言词语
二、        课文内容
战前准备:取信于民(详写)
战争过程:略写。
战后分析:反攻时机——彼竭我盈
追击时机——辙乱旗靡(详写)
三、        人物形象
曹刿:政治上远见卓识,军事上才能卓著
鲁庄公:政治上昏庸无能,军事上急噪冒进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1、        能准确地朗读课文,力求读出人物语气和故事特定情境。
2、        利用课文注释,疏通文意,了解“私、修、间”等14个常用词语的用法,归纳义项,掌握几个特殊句式。
3、        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课前准备:
1、        自渎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2、        搜集资料,了解邹忌及齐王其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方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讲谏的大臣是不成的。
但中国有句古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出于对国家尽责,对国君尽忠的赤诚之心,劝国君改正过失,冒死进谏,但大多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这类的例子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呢?(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例)
忠心耿耿的志士仁人一片丹心令人感动,他们的命运令人惋惜,同时也引起我们的反思,“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个进忠言的故事,看主人公是如何做的,结果又是怎样?(板书:课题)
二、解题
1、思考:文题有几层意思?讲解“讽谏”。
明确: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讽: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方法。
2、本文涉及的两个人物你了解多少?
明确: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同自己争做国君而兴师问罪,企图吞并鲁国扩张领土的侵略战争,是大欺小,强欺弱的非正义战争。而对鲁国来说则是抵御侵略,保卫国家的正义战争。这从“齐师伐我”一句可以体现出来,“伐”即齐国借口讨伐,要达到吞并他人扩张自己的目的。当时的形势对鲁国很不利,不仅鲁国弱小,军事力量对比悬殊,更因为当权者鲁庄公目光短浅,准备迎战,却不知凭什么去迎战。由于鲁国充满着危险,所以曹刿挺身而出,主动要与鲁庄公“论战”。
b.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的思想品质有什么作用?
乡人劝阻,反衬出曹刿对国事关心和他对当时形势深刻的洞察力。尤其对鲁庄公的政治能力和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感到忧虑。这表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同时,这一小插叙,也使故事一开始就横生波澜。
c.从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可以看出鲁庄公认为迎战齐军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对此是怎样认识的?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军事见解?
齐军来犯,鲁庄公认为可以迎战的条件是衣食分人不独专,对神诚实不虚夸,大小案件尽诚心。曹刿否定了前两个条件,认为“衣食分人”得到好处的不过是些近臣,这是小恩小惠,未能遍及众人,人民是不会跟你去作战的。对神诚实,也不过是小信用,还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而对第3个条件曹刿加以肯定,认为这是作君主的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事,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可以凭这个条件抵御齐国的侵略。曹刿对战前政治准备的分析,说明了他充分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对当权者来说,战争能不能打,能不能胜,最重要的一条是能否取信于民。曹刿的这种认识是难能可贵的,表明了他正确的战略思想。
③课文第1段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战争的性质及双方的形势,重点写了曹刿论述战前的政治准备:必须取信于民。
④集体背诵课文第1段,简要复习第1段内容,导入下文。
课文第1段重点写了曹刿论述战前政治准备,否定了鲁庄公“衣食分人”和“诚实待神”就可以打仗致胜的看法,肯定了鲁庄公“小大之狱必以情”的做法,认为这是取信于民的,可以凭这个条件抵御齐国的入侵。并表示作战时他愿意协助鲁庄公指挥战斗。课文以此由写战前曹刿论战到战时曹指挥作战。
2、分析课文第2段。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课文后,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战于长勺:在。齐人三鼓:击鼓。公将驰之:他们,指齐军。下视其辙:他们,指齐军。登轼而望之:他们,指齐军。
(2).这段文字记叙曹刿指挥鲁国军队打败齐国军队的经过,写得非常简略,但重点却很突出,人物形象也很鲜明。分析时可以讨论如下问题:
①如何反击齐国军队入侵,课文写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指挥艺术,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指挥才能?
a.选择了有利于鲁军转入反击的阵地长勺,让敌军深入鲁境,好让鲁军以逸待劳。
b.选择了有力于追击的时机,“彼竭我盈”的时候,采用了“敌疲我打”的作战方针。
c.选择了追击敌军开始的时机,齐军“辙乱旗靡”时。在观察情势的基础上,抓住战机追逐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②指挥鲁军作战的有曹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在战场上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鲁庄公鲁莽无知,再一次表现了“肉食者鄙”。战斗一开始他就要击鼓进军,忘记了自己是弱军之师。齐军一退他就要下令追击,全不知有诱敌、埋伏之事。而曹刿却知己知彼,重视调查研究,在“击鼓”和“逐师”上表现得果断、谨慎、仔细,能够正确地捕捉战机,战胜强敌,表现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
(3).第3段记叙了曹刿帮助鲁庄公指挥鲁军打败齐军的经过,记叙了长勺之战中鲁军防御、反击、追击的三个阶段,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指挥才能。
3、分析课文第3段。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课文后,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公问其故:指代战胜齐军这件事。一鼓作气:击鼓。再而衰:低落。三而竭:尽。惧有伏焉:兼词“于之”,在那里。故逐之:追击。
(2).这段文字写战后曹刿对鲁军能够战胜齐军的总结,写得非常简洁,紧扣“论战”,抓住第2段中的“击鼓”和“逐师”展开,充分表现了曹刿的远谋和才智。分析时可以讨论如下问题:
①课文是怎样由上段写战争经过过渡到本段总结战胜齐军的经验的?
齐国军队被赶跑了,战争胜利了,但鲁庄公并不知道战争是怎样打胜的。这一方面再次印证“肉食者鄙”,另一方面“公问其故”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上段曹刿的两次“未可”,制止了鲁庄公的瞎指挥,两次“可矣”,打败了齐军,并把齐军赶出鲁国。就鲁庄公来说自然要问个明白。这一问就自然引出曹刿对战争的总结,进一步展开“论战”,也使课文由记叙战争经过自然过渡到总结打胜战争经验上来。
②从曹刿总结战争胜利的经验内容看,为什么他仅就如何选择反击时机和如何选择追击时机作了议论?你认为他的总结全面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7 20: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