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丑小鸭》教案教学设计反思、板书PPT课件

[复制链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1:04:33 | 只看该作者
【学生分析】

  安徒生童话是中学生喜爱的读物,其他艺术形式如电影、雕塑、连环画、朗诵等也常以安徒生童话为题材。学生可能已从不同的艺术形式中知道丑小鸭的故事,小学也学过改编后的浅显的丑小鸭的故事,这是学习这篇课文的有利条件。
然而,很多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表层的理解,对这个故事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对丑小鸭在恶劣环境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却缺乏深入的思考。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


【教学建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最基本的词语如“丑陋、讪笑、嫉妒、来势汹汹”等的积累和应用;其次要注意进行阅读方面的指导,要把课文作为阅读的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再次,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汲取这篇童话的精神营养,领悟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激发他们坚强、勇敢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理想。通过师生互动和自主学习,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在本文的教学中,可按照“自主阅读──深入探究──鉴赏拓展”的思路组织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观看《丑小鸭》音像资料或卡通书籍,还可以到网上查找与安徒生有关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本文的学习中,学生应注意从整体感知文意,利用圈点勾画法了解丑小鸭的遭遇,理解丑小鸭是作者的自我写照;注意体验、反思、理解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另外要注意对文章进行深层鉴赏,品评文章的美,体味童话的艺术魅力。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充满趣味和睿智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它的作者是──(学生:安徒生)。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作品《丑小鸭》。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把握丑小鸭这一艺术形象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示学生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了解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然后请两位同学复述。

  教师指导:复述时要抓位丑小鸭的主要经历,突出丑小鸭所遭遇的各种歧视和打击,以及丑小鸭的态度。

  学生明确:丑小鸭原是一个不知来历的,被遗放在牛蒡(bàng)丛中的天鹅蛋。一只鸭子把他当做一只鸭蛋孵了出来。丑小鸭长得太丑了,所有的鸡、鸭嘲笑他,排挤他,连他的兄弟姐妹也欺侮他,看不起他,最后连自己的妈妈也不得不劝他走远些。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被迫离家流浪,几经风险,在野鸭群中,他“尽可能对大家恭恭敬敬地行礼”,“只希望人家准许他躺在芦苇里面”,没有任何更多的企求。雁对他虽然不错,但不料被猎人打死。丑小鸭死里逃生,来到一间农家小屋。他忍气吞声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不断受到鸡和猫的奚落排挤。最后他不堪忍受,独自来到他心驰神往的大自然中。秋天到了,丑小鸭看到一群南飞的幸福的天鹅,从此他再也无法忘记这些美丽的鸟儿。冬天到了,天是那么冷,丑小鸭几乎被冻死在冰冷的湖边。又是一个美丽的春天,他又看到了那些美丽的鸟儿。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丑小鸭抑制不住内心的向往,决定不顾生死飞向美丽的天鹅。然而,这时水中映出的不再是那丑陋的灰色鸭子,而是一只美丽洁白的天鹅。


二、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丑小鸭”这一形象的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

  1、把握丑小鸭这一形象的思想内涵:

   ⑴ 丑小鸭在不幸和打击面前,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

     明确:丑小鸭在不幸和打击面前,始终不屈不挠,相信自己,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艰难困苦。他相信即使身处逆境,只要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实现。

   ⑵ 丑小鸭最终变成洁白美丽的天鹅,有人认为,这不是丑小鸭自身努力的结果,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明确: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从丑小鸭的生活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丑小鸭成美丽的天鹅是其不懈追求,奋斗不息的结果。丑小鸭也曾有过一段安逸、舒适的生活,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试想,在已经有了安逸的生活以后,如果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他岂能得到最终的幸福?即使有一天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那也只是外形的相象,而缺乏了白天鹅内在的高贵、典雅的气质和神韵!

   ⑶ 揣摩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 “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

      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

      明确:丑小鸭之所以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是因为他心中有着恒久的梦想:向往美好,不懈追求,自己也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

    ② 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也没有什么关系。

      明确: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为着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③ 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一颗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

      明确:“一颗好的心”指善良的、美好的、有理想的、有追求的心。有远大抱负的人,是永远也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的,是永远也不会满足于一时的成功的。

   ⑷ 请用下列句子表述你对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理解。

     丑小鸭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形象。

     明确:主要从思想内涵方面来谈,如:矢志不渝、执著追示、敢于冲破一切阻碍、大胆追求美好事物等等。

   ⑸ 人说,《丑小鸭》是作者自身经历的艺术写照。你怎么看?

     分组讨论:安徒生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的?(学生可展示已搜集整理好的关于安徒生的生平、创作情况)

     明确:安徒生是一个穷苦鞋匠的儿子,母亲是一个濒于讨饭境地的,靠为人洗衣过活的寡妇。安徒生小时不仅经常和饥饿打交道,同时还处处遭到人们的鄙视,但他却有一个在当时被认为是与他出身不相称的、“异想天开”的“志”──他想当一个艺术家,一个芭蕾舞演员,一个歌唱家,一个在舞台上表演人生、创造“美”的艺术家。为此,在一般庸俗人的眼中他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柄,但他却一点儿也不气馁。安徒生14岁就离家,只身去当时的文化中心哥本哈根去追求理想。饥饿和精神上的打击与他结了不解之缘,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虽然由于贫困、疾病折磨,他不能成为一个舞台艺术家,但他以坚强的意志最后还是达到了他的目的:他成为了全世界亿万儿童所喜爱的童话作家。他的作品,成为人类永远享受不尽的精神财富和艺术宝藏。

    “丑小鸭”的遭遇和安徒生有类似之处,他们处境艰难,屡遭歧视凌辱,都有坚强的意志,正视生活,向往美、追求美。丑小鸭最终成为一只美丽的天鹅;安徒生也一样,他终于成了一个伟大的童话作家。

    《丑小鸭》不仅概括地描写出了安徒生青少年时代的苦难和斗争,也表达出了他在面临困境的时候所坚持的信念。

  2、体验与反思,探讨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

    学生可能有如下发言:

    生1:艰难和困惑就是生命本身,这是与生俱来的。否则人生岂不就简单了。我认为,磨难不可能被消灭,困境是永恒的,那唯一的作法就是坚强,再坚强。

    生2:我想,既然坎坷、打击不可避免,那就让我们敬重它,正视它的存在。把它看做一个强大的对手,借它来锤炼自己,“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丑小鸭主动迎接生存的磨难,所以能坦然面对。困境能使人优秀。丑小鸭形象的现实主义即在此。

    生3:安徒生以智慧的心血塑造了丑小鸭,同时也就塑造了在逆境中挺立的巨人形象。完全耳聋的贝多芬,正是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了阔大雄奇的──《命运交响曲》;20岁忽然残了双腿的史铁生,在轮椅的陪伴下,在写作的圣坛上竖起了一面旗帜;正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了运动神经细胞病的史蒂芬•霍金,凭着大脑和全身仅能运动的两个手指头,驶进了神秘的宇宙;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说话的能力,靠全身唯一能动的一个手指,指挥完成了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他们身处逆境,但没有绝望,没有沉沦,始终不屈地奋斗,他们是“丑小鸭”。

    ……

    教师总结:椰子树努力地长出椰子,是对风雨最好的抗议;“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对困境最好的抗议。面对高位截瘫,张海迪更坚强了;面对失明,海伦·凯勒更加热爱生活了;面对诸多成长的困难,我们的目光将更坚定,脚步将更稳健,这就是丑小鸭给我们的启示。

  3、审美鉴赏,品评作品的美:

    教师提问:这篇童话为什么能引人入胜?它的艺术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品评并自由发言。

    明确:

   ⑴ 情节美──曲折有趣,引人深思;

   ⑵ 形象美──矢志不渝执著追求的丑小鸭;

   ⑶ 语言美──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生动传神的动物情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1:04:23 | 只看该作者
【板书设计】

           丑小鸭──────白天鹅

   要有一颗好的心 善良 宽厚 有理想 勇敢地追求美与幸福

  丑小鸭告诉我们:

  1、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 高 贵的灵魂。

  2、命运无轨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

  3、在拼搏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


【课后心得】

  1、教学按照理线索──明结构──知内容──辨形象──悟主题的思路进行,各环节衔接紧凑,思路清晰,学生在“辨形象”一环中,表现出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在探讨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真正原因的辩论时,气氛热烈,思维敏锐,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对主题的认识。两则课外选文朗读,使学生对丑小鸭的现实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眼神告诉 了我他们内心深处的感动。

  2、分角色朗读对学生理解人物形象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不足:在处理“知内容“这一环节时教学时间偏多。以至于文中精彩片断朗读不够充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7-4 23: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