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高年级戏曲教学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19-5-25 08:43
标题: 小学高年级戏曲教学反思
中国戏曲是世界三大戏剧之一,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全国有360多个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它们每一个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美,豫剧的典雅精致,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

小学生孩子活泼好动,爱表演,对于新鲜事物很感兴趣,戏曲对于他们来说是新鲜有趣的。但戏曲艺术是一门传统的艺术课程,怎样让孩子认识、接受并喜欢这门艺术,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一、视听引导法

首先,让孩子试听一些曲调上富有童趣,曲风上欢快轻松的经典唱段。如:豫剧《刘大哥讲话里太偏》、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黄梅戏《对花》等,这些唱段给孩子的听觉带来新鲜感,使他们在听惯“摇篮曲”的音乐环境里,找到新的感知。其次,寻找一些有孩子们参赛或参与的视频资料,组织试看。这些视频画面,让孩子产生对演唱戏曲唱段的兴趣,同时也有演唱戏曲会被大家赞扬的感觉。

二、讲述接触法

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了解我们祖国戏曲艺术的博大渊源,如《花木兰从军》、《五世请缨》、《朝阳沟》等,这些剧目都非常有故事性,讲述这些传统的戏曲故事,一方面满足了孩子爱听故事的心理需求,一方面又让他们了解我们民族戏曲文化异彩纷呈的局面。在讲解这些故事时,融入一些传统戏曲的程式动作,如“掩面而泣”、“举杯喝酒”等,让孩子了解现代生活动作与戏曲表演动作的差异,这些差异使他们产生兴趣,从而尝试着做,在好玩中用模拟接触与孩子形成辅导互动。

三、综合传递法

要想培养孩子对戏曲艺术的爱好,单有“声”、“形”的引导是不够的。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戏曲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她的艺术魅力在于以演员为主体的表演艺术基础上,融合了传统美术、传统时空艺术、传统民族音乐、传统雕刻造型艺术的综合艺术。这些综合艺术美无不体现在各个戏曲表演中的每个环节,特别是在戏曲人物和戏曲故事中尤为突出。 戏曲人物中一般除了龙套角色,每个人物都有唱腔,而戏曲人物的唱腔部分本身就是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还有不同节奏的锣鼓经、曲牌等;表演时人物也一定有亮相,“亮相”就是我们中国戏曲独有的造型艺术,各种戏曲中的“台步”、“指法”,也应该列属造型艺术范畴之内。 针对这些戏曲元素的综合启迪,辅导中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不断传递:让孩子练练台步、学学指法、听听唱腔、由浅入深,让他们熟悉锣鼓经、摆亮相、练工架,再让他们学一些程式化的表演手法。如开门、关门、划船、抬轿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了解、接触,把若干程式按生活逻辑和舞台逻辑结合起来,再根据孩子自身的条件确定行当。如;小生、花旦、彩旦、老旦等,选上几段适合他们的唱段,抓住孩子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点,把握时机,让一些接受能力较快的孩子做示范表演,起到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相互指正的作用。在这过程中,既挖掘了孩子的艺术潜能,也发挥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既增加了孩子对戏曲艺术知识的了解,也为他们打开通向戏曲之门。要强调的是,要学以致用,学演结合,要让他们把所学的曲目和段子,经常、反复演练,并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加以肯定和赞扬,让他们感觉学中有乐,乐在其中,在演练中发现戏曲艺术的真、善、美。                  

经过系统训练后,孩子有了想展示自己的欲望,作为辅导员也要创造一切条件,为孩子搭建演出实践平台。如让孩子在自己班上表演一段唱腔或一组身段等,此外,积极参加学校的演出活动,在演出实践中得到锻炼。

本学期我和孩子们共同努力了解了戏曲的一些基本知识,发声技巧,简单动作,并学习了京剧唱段《唱脸谱》、《卖水》、《都有一颗洪亮的心》,黄梅戏唱段《女驸马》、《对花》,豫剧唱段《看大戏》、《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等唱段。虽然孩子们还没有真正把握各种戏曲的韵味,但孩子们对戏曲的热爱更加浓厚了,他们对戏曲的热爱感染着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会慢慢走近戏曲的灵魂。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