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4月28日我有幸和经开区的各位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名班主任、学科技术带头人一同前往南京学习,此次培训,涉及到的面比较广,有理念学习,也有实践经验,还有实践参观。为期5天的培训学习,让我收获颇丰。现对一周的学习情况做以梳理。
一、心理视野下中小学生行为分析——王天文
1.理解学生,区分现象和问题。
会出现把6认作9,把“太”认作“犬”。通常我们会把他们视作问题,其实这是一种现象,我们要正视、理解学生因为在儿童成长期间左右脑可能会发展不平衡,所以会出现动作不协调。这些都是统感失调。
对策:加强体育锻炼和学习做作业一样重要。
运动类型:对称性体育运动。
2. 学会角色定位,有觉察意识。
当时老师出示一张图片,有人说看着像天空,有人说看着像草地,这就是因为占位不同。
角色定位:教师、学生、家长、女儿、妻子。角色定位不一样,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
比如这一组调查:
学生眼中的“困难”
家长眼中的“困难”
老师眼中学生的“困难”
看到调查数据,我们会发现差别很大。所以角色定位很重要。我们只有了解需求,才能给予帮助,不过要注意是指导而不是说教。
二、为品格而教——周卫东
什么是品格?——麻将精神。
周老师举了董卿的例子,主持期间,为了不让衣服折叠,跪在凳子上。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她对职业的敬畏,对行业的敬重,对专业的敬爱。
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品格:
好奇心的呵护:里面的几个例子引起我的思考:
1.七巧板的摆法。七巧板可以围成一个正方形,但是有一天学生摆出的七巧板有一个空的区域。这是为什么呢?周老师查阅了各种资料,最后得出答案。
2.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我们都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怎么给学生讲解,他提到当时他让学生摆小棒,四根棒是可以晃动的,而摆出的三角形没动。一个学生提出疑惑,家里是做电焊的,四边形也无法不晃动。老师回家反思,最后更改了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如何塑造自己的品格:
1.德为先,人为本
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周老师在这里特别指出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真”,对学生真,对自己的课真,尤其不要上假课,不要作秀。这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
2.能为重
教师最重要的知识是学科教学知识。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3.思为根
一个老师讲10年课可能不能成为一个名师,但是如果十年来,一直坚持教学反思,他极有可能成为名师。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读书与书籍》也曾告诫我们:“不要让我们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
三、班级发展——从常规建设走向文化管理——陈宇
1. 根据需要设置岗位,每个岗位承包到人
将需要管理的事务设计成岗位,把每个岗位分包给学生。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 所有岗位明确职责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把分内事情认真做好,分外事情协助别人。
3. 对照职责逐步检查
有职责一定要有反馈,有针对性的反馈,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及时发现一些问题,及时改正。
4.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分清学生是不会做、不想做、忘了、不能做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5. 通过评价赏优罚劣
及时有效的评价是管理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适时的奖励与惩罚是班级管理的助推器。
陈老师说道,在现实中,理想化的设计往往难以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管理的问题,从来就不是技术和方法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班级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班级管理只能是柔性管理。
让学生深度介入班级管理。班级圆桌会议:班干部、部分小组长、学生代表。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重要部分,真正的文化,不是贴在墙上,而是根植于学生内心,写在学生脸上,表达在学生的行为举止上的。需要我们慢慢摸索
四、学科素养关照下的教学行动研究——余夕凯
余老师从自己身边的故事切入主题,讲课幽默风趣,他主要讲述了南京课堂改革“三学”:理解学生、支持学习、提升学力。了解学生的学习技能,研究学生的学习差异。
常见的现象:不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用正确的答案屏蔽错误的答案。
案例:
3.8*2.8=12.4,面对学生错误的答案,一般老师会出示正确答案,但是余老师问我们:你知道他是怎么算出这个答案吗?我说出了我的想法,余老师又说你知道他错误的原因吗?这时我才意识到学生是把乘法和加法弄混了。
想想自己的教学,好像很多情况就是直接点出错误,讲解正确答案。却不知学生出错的点在哪里。
五、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改革——严必有
现在已从“知识核心时代”向“核心素养时代”转变。由“灌输知识”向提供“核心能力”转变,教师应该从“知识传授者”向“共同学学习者”转变。在当今这个时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心理学表明,学生只听讲解,只能记住所听内容的15%,学生预先自主研究,再有教师点拨,学生能记住85%。课程应该从单一走向多样、综合。
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充分感受了这两所现代化学校别具一格的办学魅力。
南京外国语学校:
他让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一个名校的魅力。
首先这是一张每年高考的比例。三分之一的人被报送,高考的人只有7%,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出国。
其次他们学校专门设有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开设德语、日语、法语、英语,外聘教师常年几十名。每个实验室是由一件教室大,但投资大概几十万。
名校就是享有如此好的师资条件、硬件条件。
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
去到这个学校之后就有几个学生导游带我们一路参观,每个景点一个导游,从学校门口到实践园。放眼望去,满墙的爬山虎,还有一大片的翠竹园,整个学校绿意盎然。然后就带领我们来到他们的特色基地,实践园。这也是他们学校最大的特色,也可以说是这个学校的后花园。
学生是脚,教育是鞋,教师是帮助学生做鞋的人。教育不过是一场顺势而为,顺儿童成长之理,处儿童成长之势,给予生命支持。时刻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