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工作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制定培优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取得好成绩,特制定一年级数学培优补差工作方案。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有效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 --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三.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4、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5、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
二、落实培优补差方案
我们针对学生知识残缺不全,基本解题方法不熟悉的特点,在面向全体学生采取知识点逐一过关的基础上,主要采取六个分层落实教学常规,实现共同提高。
1、学生分层。
以班为单位,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将学生分为A,B, C三层。其中A层学生:成绩优秀,基础扎实,学习自觉,有能力独立完成作业,有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和综合解题能力。B层学生:成绩中等,上课能听懂,能独立完成基础知识题目,但综合能力欠缺,逻辑分析思维尚未成熟,主动性积极性较好。C层学生:基础不扎实。表现为:计算能力弱,领悟能力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意志不坚定。根据自愿,学生可在层间流动,也可脚踏两层。
2、备课分层: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因此,我们坚持通过集体备课来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坚持在集体备课时,突出对培优补差的讨论和研究,经过分析学生的能力增长点、思维障碍点,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备课内容以学案和教案呈现出来.学案供学生使用,内容主要有:考纲要求,基础知识整合,重点热点探究,链接高考,总结归纳,课后练习五部分.其中基础知识整合,重点热点探究,课后练习都以培优补差为出发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由浅入深,梯度合理,可供不同层次学生选用。教案供教师使用。任课教师根据所教班级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编写教学设计,主要内容有: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堂范例、探究点的设置、方法规律、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等。
3、授课分层:
分层授课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低起点,缓坡度,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机会,让各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尝试成功。
分层授课模式是:基础知识整合→尝试探究→分层点拨→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教学中,我们交叉采用平行推进和分层推进授课。对于基本知识回顾、基本技能训练和课堂归纳小结,无论哪个层次学生都必须参与,同步进行;对于重点知识的延伸拓展,并把所学知识迁移到习题中时,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概念理解和不同要求的探究。
4、作业分层
对于作业,我们坚持做到:分层设计、统一要求、不同批改。
(1)分层设计:可为C层学生设计基础题,重在判断、计算、了解;B层学生除了做C层学生的基础题,还配以简单的例题变式练习;A层学生除完成 B、C层学生布置的题目外,主要从思想方法和能力培养上设计具有综合性、开放性、讨论型、渗入一些数学建模题目的自助餐(对于自助餐,我们配有答案,不收、不改、不评),使学生在自我消化的过程中感到学无止境。
(2)统一要求:平时,我们在学校分配的时间内要求学生按时作业,按时收缴,做到有练必交,有错必纠;做好限时训练,变学堂为战场,做到平时练习考试化,并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档案,及时领悟内化、查漏补缺。
(3)不同批改:
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采取不同的批改方式。对C层学生尽量采用面批,及时指导,做到日清周结,帮助他们提高;对A、B层学生的作业,我们采取初改或者轮改的方式,批改后,要求他们互相对照独立完善,鼓励他们自主钻研,力求更优。
6、辅导分层
分层复习在课堂中并不能彻底进行补差培优工作,课外辅导是对课堂复习教学的补充和完善。我们利用学生自习课时间,分别对C层学生和A层学生在课堂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辅导,而且侧重点不同:对C层学生侧重于兴趣、信心、愿意学习等意识教育;对A层学生侧重于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和解题方法技巧的指导。
再谈转化数学困难生
如何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问题,由于数学的学科特点就更容易形成学科特点就容易形成数学困难生。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中,我们如果不想办法去转化他们,那么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怎么能得到体现?又怎么能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呢?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想就如何转化数学困难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1、教师应具有新型的学生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意味着就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生活、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等。每个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独立的人,困难生也一样,他们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理解和尊重,如果他们长期得不到这方面的满足,就会产生对抗情绪,或者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导致怕老师,不信任老师,不愿接近老师,这就不会有真正的教与学,是与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相违背的。教师如果能够像对待优秀学生一样用自己的爱心去关注困难生,多参加他们的活动,经常和他们轻松愉快地互通心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上所遇到的困难,困难生就会觉得教师是可近、可亲、可信的,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只有教师的爱心太阳下没有了阴影,每一朵稚嫩的心灵之花才会绽放。
2、创建师生互动、全体参与的数学课堂,让困难生展示、实现自我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才能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优秀生当“主角”全面展示自我,困难生当“配角”或“观众” 的精英教育课堂是部分学生变成困难生的主要原因,新型的大众教育课堂中教师应创建一个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环境,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我在教“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时提问“①三根长度分别为4㎝、5㎝、7㎝的小棒能构成三角形吗?②2㎝、4㎝、7㎝呢?③4㎝、5㎝、9㎝呢?”这时马上有学生回答,我没有马上讲解,而是让学生分组用课前准备的小棒验证,我巡视于学生之间,特别是在差生身旁止步,该与指导和肯定、表扬,全体学生积极性很高,经过学生实验、思考和讨论后,学生们最后都能归纳出 “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的结论,整节课都让困难生积极参与,每名学生都获得展示、实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很满意。
3、发现和利用困难生的“闪光点” ,发挥困难生的学习潜能
困难生普遍缺乏学习动机、兴趣、毅力等,而且具有自卑、厌学的心理。但是他们总会有些可取的地方或存在“闪光点”,教师要注意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有些 “闪光点”可能与学习数学无直接关系,但是,只要帮助他们将“闪光点”转移到学习上去,就会为引导他们学好数学创造有利条件。如03年班上转来一名男生,具有打篮球的天赋,运动时不怕苦和累,是我校难得的体育人才。但他学习数学却没兴趣、没毅力、怕吃苦,成绩差。我找到他说:“你篮球打得好,能吃苦,想过将来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吗?”他说:“想过,但我成绩差,考不上体校。”我又说:“是啊,不过体校招生比较注重体育专业成绩,文化数学要求要低一些。我看你的体育专业成绩没问题,只要学习从现在开始抓,你的愿望能实现。但你不能怕吃苦哟!”从这后他果然将不怕吃苦的“闪光点”用到了学习数学上。后来他考上了省重点高中的文体特长班,实现了愿望。
4、在期望中鼓励,在鼓励中发展
数学困难生,是由于他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受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同时困难生的转化也往往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过程。这就说明我们要任劳任怨,不厌其烦,持之以恒地帮助他们,在期望中等待学生的发展。工作中我找到了一剂良方——鼓励,它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毅力。记得一次考试后,一位女生羞答答地拿着试卷走进办公室,满脸通红的指着“59分”。我明白了她的意思,拿起红笔改成了“60分”,一边把试卷递还给她,一边说:“希望下次数学你能考到60分以上好吗?”果然,从那以后她变了。其实,这也不叫弄虚作假,学生想提高分数是上进的表现,给她一个希望值,使她能积极地去完成这个希望值不是更好吗?
数学尖子生的培优策略
无论在任何时代都需要出类拔萃的人才,没有这样的人才就谈不到文化科学的进步。这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国家建设的需要。当前社会正是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年代,各行各业都呼唤着杰出的人才的出现。富有数学天赋的优等生并不能自发地出现。不管他都不可能无师自通。他们需要培养,需要接受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进行严格的训练。而教师也同样不能忽视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去发现和培养数学尖子生的任务。作为一名为国家输送优秀栋梁的人民教师,对于优秀学生的重点培养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培养数学尖子生,首先要善于发现和选择好的苗子。尖子生的苗子应该具备基础扎实,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学习上优较大的潜力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具有浓厚的数学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注意学生各学科学习水平的全面、均衡发展。作为尖子生的苗子,既要有扎实的数理化实力,又要有良好的文科基础,从而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这正是尖子生成材必不可缺的前提。
2、重视学生的智力水平。有些学生学习勤奋,善于模仿,心细有耐性。他们在常规的考试中往往成绩优秀,但仅仅局限于书本,学习上缺乏潜力,这类学生不适合作为尖子生的苗子。另一些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喜欢钻研,喜欢看课外书,喜欢超前自学,喜欢别出心裁,但比较粗心大意。其数学成绩不大稳定。这类学生学习潜力很大,只要引导得法,就是好苗子。
3、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数学尖子的好苗子往往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有良好的自信和毅力,有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学习习惯。而这些非智力方面的因素恰恰能起到强化学习深度和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准确选拔数学尖子的苗子是很重要的,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还在于如何培养数学尖子生。这里必须解决好一个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解决好尖子与一般的矛盾。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然会顾此失彼。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使数学尖子生得以充分发展,知识、技能水平更上一层楼呢?要结合这些尖子生的具体特点,采取有力的相应措施:
1、严格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严师出高徒。培养数学尖子生,首先要严格要求,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深入钻研,进一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有些尖子生因为有了一些成绩就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在学习上好高骛远,不愿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这是十分致命的弱点。对尖子生要肯定成绩,树立信心。但不能过分表扬,更要指出缺点,因势利导,稳扎稳打。学习数学必须加强练习巩固。特别是要勤动脑,多动手。
2、精选内容,注重培养思考钻研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根据数学尖子生的学习水平,整理编选一些较有质量的学习内容,提供一些必要的课外学习资料,帮他们制定一定的学习计划。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必要地指导,特别是引导他们在自学中学会比较、归纳、总结,做好笔记,做好知识积累与解题方法积累。看题不要就题论题,要归纳综合,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逐步放手让他们摸索前进,不要包办代劳,遇到疑难,只指出关键,画龙点睛,多让学生发表己见,培养独创精神,鼓励求异思维。
3、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动力工具。在培训数学尖子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好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良好契机,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背景,提供数学思想素材,反复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溶入于思维活动中,不断在“问题解决”中得到深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尖子生的数学素质。
4、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坚持开展课外活动,把开展课外活动纳入自己的教学工作计划中来。可以每天出一些难度大、综合性强的数学问题贴在墙上或抄在小黑板上。时常组织举办一些小规模的数学竞赛活动。利用节假日举办与竞赛有关的辅导讲座,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加深和拓广。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不同级别的数学竞赛及其培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