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31 10:52:00
|
只看该作者
一、关注目标,明确初读要求
初读环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读通课文。而所谓的读通课文,就是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也是学生在初读环节中应达到的要求。只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才有深入学习的可能。读通课文,也包括对课文的生字词语、多音字、冷僻字的正确认读,并能初步感知其大致含义。读通课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还需要教师作出细致到位的指导与引领;对中高年段来说,则应包含对课文大意的把握。
要使初读环节发挥应有的效用,初读目标与要求的设计就要有层次,要能切合学生的实际。既不能过高过多,跳起来也“摘不到桃子”,让学生望而生畏,失去信心;也不要过低过少,不费吹灰之力,唾手可得,使学生觉得得来全不费工夫。如《掌声》初读环节的设计:
1.轻声读课文两遍以上,读后标出段落号;2.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段多读几遍;3.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掌声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再想一想:两次掌声各表示什么意思?
解读这一设计,我们可以感到:初读环节目标明,要求清,层次显,操作易,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关注起点,进行适切初读
初读形式单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将学生当作零起点来看待。而真正零起点的学习是不存在的或是极少的。
关注学生的预习能力,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与经验积累,是有效初读的前提。中高年段学生一般都已养成预习的习惯,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比如把字音读准的任务,学生在预习中基本可以达成,教师在初读中就不必再“把课文读正确”当作主要任务来做。再比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的初读要求,在低段可能是合理的,但到了中高段就显得多余。不会读的字该怎么办,经过第一年的学习之后,学生都已掌握这一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并不需要教师一次次地提示。
而对于还没有预习的课文,教师就要直面学生第一次接触课文的真实问题:自由读课文两遍以上,标出段落号,圈出生字,划出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等,一步步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
所以,教师在安排初读的时候,要了解学生的经验积累,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开始,带领他们站在真实起点上走向更高。因为只有充分考虑学习起点的初读,才是有效的初读。
三、关注导向,引导多样初读
初读是为进一步研读做准备的。初读的正确导向为学生的深入研读做了扎实的铺垫。面对不同的文本内容,不同的文体特点,初读的设计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像《刷子李》《“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等这类写人为主的文章,初读导向就是: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人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初读活动直接聚焦在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感知上。而对于像《钓鱼的启示》《落花生》等文章,初读的导向是:自读课文,看看文中主要写什么事?另外像写景的、说明性的文章,初读导向也应建立在不同文体的基础上。
再者,年段不同,引导学生进行初读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把握文章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不同年段的要求就不一样。在中段教师可以适当出示提示,在教师提示语的帮助下,大致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若是在高段,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而不需要教师再做过多的提示与帮助。
四、给足时间,把握适时初读
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对新事物保持有一定时间的新鲜度,在这一时间之内进行教学活动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再从小学生学习的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来看,一节课中最佳的时间应是课堂的前二十分钟。教师如果在初读环节上时间安排过短,可能是蜻蜓点水,难获应有效果。同样,如果初读环节时间过长,就显得沉闷拖沓,消磨了学生对文本保持应有的新鲜感,影响初读学习效果与进一步学习文本的兴趣。
所以名师们都非常重视第一课时的初读环节。我们听特级教师上课,他们都会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时间很充分,还少不了指名让学生逐段逐段地朗读,检查读到位了没有。然后才开始课文的讲解。于永正老师就主张一篇课文首要达成的目标就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出来。
必须明确,如果初读环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深读时往往想“出彩”也出不了,即使侥幸能出些“彩”,也很难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益!
初读时间安排要适当。既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做充分的读书感受,又能在紧凑而到位的操作中,趁热打铁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始终保持兴趣盎然的状态,把学习活动引向更深。
初读,看似简单,实质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目标明,要求清,操作细,时间足,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在与文本充分接触后,再深入文本,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