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公开课优秀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3 15:3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公开课优秀教案
第2课时 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1.掌握含有以常数为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重点)
2.加深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并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难点)                

一、情境导入
1.等式的基本性质2是怎样叙述的呢?
2.求下列几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2,3;    (2)2,4,5.
3.通过上几节课的探讨,总结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4.如果未知数的系数是分数时,怎样来解这种类型的方程呢?那么这一节课我们来共同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类型一】 用去分母解方程
  (1)x-x-25=2x-53-3;
(2)x-32-x+13=16.
解析:(1)先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5去分母,方程变为15x-3(x-2)=5(2x-5)-45,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解方程.
(2)先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6去分母,方程变为3(x-3)-2(x+1)=6,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解方程.
解:(1)x-x-25=2x-53-3,
去分母得15x-3(x-2)=5(2x-5)-45,
去括号得15x-3x+6=10x-25-45,
移项得15x-3x-10x=-25-45-6,
合并同类项得2x=-76,
把x的系数化为1得x=-38.
(2)x-32-x+13=16
去分母得3(x-3)-2(x+1)=6,
去括号得3x-9-2x-2=6,
移项得3x-2x=1+9+2,
合并同类项得x=12.
方法总结:解方程应注意以下两点:①去分母时,方程两端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如果是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②去括号,移项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类型二】 两个方程解相同,求字母的值
  已知方程1-2x6+x+13=1-2x-14与关于x的方程x+6x-a3=a6-3x的解相同,求a的值.
解析:求出第一个方程的解,把求出的x的值代入第二个方程,求出所得关于a的方程的解即可.
解:1-2x6+x+13=1-2x-14
2(1-2x)+4(x+1)=12-3(2x-1)
2-4x+4x+4=12-6x+3
6x=9,
x=32.
把x=32代入x+6x-a3=a6-3x,
得32+9-a3=a6-92,
9+18-2a=a-27,
-3a=-54,
a=18.
方法总结:此类问题的思路是根据某数是方程的解,则可把已知解代入方程的未知数中,使未知数转化为已知数,从而建立起未知系数的方程求解.
探究点二:应用方程思想求值
  (1)当k取何值时,代数式k+13的值比3k+12的值小1?
(2)当k取何值时,代数式k+13与3k+12的值互为相反数?
解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
解:(1)根据题意可得3k+12-k+13=1,
去分母得3(3k+1)-2(k+1)=6,
去括号得9k+3-2k-2=6,
移项得9k-2k=6+2-3,
合并得7k=5,
系数化为1得k=57;
(2)根据题意可得k+13+3k+12=0,
去分母得2(k+1)+3(3k+1)=0,
去括号得2k+2+9k+3=0,
移项得2k+9k=-3-2,
合并得11k=-5,
系数化为1得k=-511.
方法总结:先按要求列出方程,然后按照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得到原方程的解.
探究点三: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某单位计划“五一”期间组织职工到东江湖旅游,如果单独租用40座的客车若干辆刚好坐满;如果租用50座的客车则可以少租一辆,并且有40个剩余座位.
(1)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多少人?
(2)如同时租用这两种客车若干辆,问有无可能使每辆车刚好坐满?如有可能,两种车各租多少辆?(此问可只写结果,不写分析过程)
解析:(1)先设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x人,利用人数不变,车的辆数相差1,可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2)可根据租用两种汽车时,利用假设一种车的数量,进而得出另一种车的数量求出即可.
解:(1)设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x人,由题意得方程:x40-x+4050=1,解得x=360.
答: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360人;
(2)有可能,因为租用4辆40座的客车、4辆50座的客车刚好可以坐360人,正好坐满.
方法总结: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三、板书设计
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合并同类项;
(4)系数化为1.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去分母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步骤,通过去分母可以把系数是分数的方程转化为系数是整数的方程,进而使方程的计算更加简便.
在解方程中去分母时,发现学生还存以下问题:①部分学生不会找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这点要适当指导;②用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乘以方程两边的项时,漏乘不含分母的项;③当减式中分子是多项式且分母恰好为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去分母后,分子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容易弄错符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3 15:30:12 | 只看该作者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与去分母
第2课时 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地解含有分数系数的方程.
2.进一步提高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
2.去分母时符号的处理.
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P95问题2:
(1)小组合作探究,列出方程.
(2)x+x+x+x=33的解法有几种方法?每种解法的依据是什么?
解法1:将方程左边通分得:x=33,
即x=33,x=33×,x=.
解法2:将方程两边都乘42去掉分母,得:28x+21x+6x+42x=1386,x=.
(3)比较两种解法.
二、合作探究
解方程:-2=-.
(1)如何去分母?依据是什么?
(2)方程两边都乘10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3)交流解题过程,指出问题,并强调注意事项.
(4)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
课外活动时李老师来教室布置作业,有一道题只写了“学校校办厂需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就因校长叫他听一个电话而离开教室.
调皮的小刘说:“让我试一试”,上去添了“两人合作需几天完成?”
有同学反对:“这太简单了!”但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各自试了起来……
请同学们尝试着尽可能多地补全此题,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各自的做法.
举一反三:
(1)为庆祝校运会开幕,七年级(1)班学生接受了制作校旗的任务.原计划一半同学参加制作,每天制作40面.而实际上,在完成了三分之一以后,全班同学一起参加制作,结果比原计划提前一天半完成任务.假设每人的制作效率相同,问共制作小旗多少面?
(2)小张和父亲预定搭乘家门口的公共汽车赶往火车站,去家乡看望爷爷.在行驶了三分之一路程后,估计继续乘公共汽车将会在火车开车后半小时到达火车站,便随即下车改乘出租车,车速提高了一倍,结果赶在火车开车前15分钟到达火车站.已知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是40千米/时,问小张家到火车站有多远?
(3)将上述两题加以比较,有否相通之处?可否一题多解?并探究设未知数的技巧性.
三、课堂练习
1.完成课本P97例3,解下列方程:
(1)-1=2+;
(2)3x+=3-.
交流解题过程,强化注意事项.
四、综合应用,巩固提高
1.完成课本P98练习.
2.解方程1)-=2;
(2)-y+5=-.
(3)=+1;
(4){[x(+3)+5]+7}=1.
4.一部稿件,甲打字员单独打20小时可以完成,甲、乙两打字员合打,12小时可以完成.现由两人合打7小时,余下部分由乙完成,还需多少小时?
5.碧空万里,一群大雁在飞翔,迎面又飞来一只小灰雁,它对群雁说:“你们好,百只雁!你们百雁齐飞,好气派!可怜我是孤雁独飞.”群雁中一只领头的老雁说:“不对!小朋友,我们远远不足100只.将我们这一群加倍,再加上半群,又加上四分之一群,最后还得请你也凑上,那才一共是100只呢,请问这群大雁有多少只?
6.某城市平均每天产生垃圾700吨,由甲、乙两个垃圾处理厂处理.已知甲厂每时可处理垃圾55吨,所需费用550元;乙厂每时可处理垃圾45吨,所需费用495元.甲、乙两厂的工作时间均不超过10时,请你设计一个问题,并请你的好朋友解答.
五、课时小结
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小结:
1.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要注意什么?
2.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最小公倍数的目的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00: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