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教授指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常态性”,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因此,我个人认为有效的语文课堂应是原生态的课堂,实实在在教语文才是有效语文课堂的努力方向。
我从三方面谈谈自己对实实在在教语文的粗浅认识:
一、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应为学生读书服务,或引导或点拨,或创设情境,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去读书,在读中学习语言文字,在读中升华情感,在读中抒发感情。所以,就应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应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教学《怀念母亲》一课时,我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情色彩。在理解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我让学生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等词语,自己读句子,谈感受,并拓展阅读《赋得永久的悔》,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悔恨,再让学生反复地读,从读中体会到了作者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在理解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怀念时,我结合课文内容,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体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对比读、选择喜欢的部分读、自读等方式,感受作者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同学们都被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深深地感动了。这也让我感受到:阅读课教学要以读促讲,以读悟情,以读激情。
教学《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时,我采用了直扑重点、反复细读品味的方法,组织教学::
1、重点语段反复读:
比如“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如此而已。”抓住“极其简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入体会,反复诵读,学生对周总理的生活简朴体会很深刻。
2、创设情境认真读:
在读周总理认真审阅稿件一段时,创设了三个情境引读: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拿出他今天晚上要审阅的第一份文件,只见他:(生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夜深人静,人们早已进入了香甜的梦乡,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依然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只见他:(生再读)……东方发白,天将破晓,敬爱的周总理揉了揉疲倦的双眼,拿出了这一夜他要审阅的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生三读)……通过情境创设,三次引读,学生对周总理通宵达旦的工作十分劳苦,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3、让学生读到更多的信息:
周恩来总理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为了更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深刻体会周总理废寝忘食的工作精神和他心系国家和人民的伟大情怀。我特意补充了《周总理的一天》,《周总理最后一段日子的工作时间表》以及柯岩的诗《周总理,你在哪里》让学生读,学生在读中深受感动,这种对师生心灵的震撼,人格的熏陶,是任何空洞的说教无法比拟的。
正因为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相信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语文课就应该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二、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在预习时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觉在学中问,问中学,课堂上向老师、同学质疑。怎样质疑问难呢?我引导学生从下面三点做起:
1.看课题提问。
比如,学习《将相和》一文,让学生抓住课题提问:“将” 是谁?“相”是谁?“和”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将” 和“相”不和?他们后来怎样由“不和”到“和”?
这样,带着问题去阅读,就不是盲目的阅读,而是探究性地自主学习,学习应以思考为基础,向别人问问题,得自己先想一想,先思考研究一番。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最有用、最难忘的。
2.从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质疑
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从中去寻找问题。如《草原》一课中有一句:“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样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学生质疑:这里为什么用“流”?流到哪里去?我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解答了这一疑问,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文重点、难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
如,学习《草船借箭》一文,我鼓励学生抓住全文的重点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去提问,学生问到:“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周瑜哪些地方比不上诸葛亮?
3.从标点符号上质疑
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不一样,它能帮我们识别句子,辨明语气,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可以引导学生从标点处质疑。如《穷人》一课中“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里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这里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陶先生认为“做学问就是要学要问,光学不问只是一半,光问不学,也只是一半,又学又问,才是完整的学问。”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余地,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此外,还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思维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评价,让学生有愉悦的心理体验,使他们乐于提问。
三、把写的训练落在实处。
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所以,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写的时间留给学生。
1、从字词入手,利用文本进行写的训练。
学习《金色的脚印》一课,文中出现了七个ABB形式的词语。其中“光秃秃的柞树林上边,露出冷清清的月亮。小狐狸孤零零地坐在窝里,仰起脖子嗥叫着。”两个句子中三个结构相同的叠词的连续出现,刻画出孤清、悲伤、让人心生同情的氛围,这也是正太郎感受到的小狐狸所处的境遇。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出示小练笔:用结构相同的几个叠词写一段话。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能经常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把读写训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充分挖掘文本的留白,设计写的训练
新课标要求读写结合,而文学作品特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又给师生提供了极大的思考与填补的空间。
例如我在教学《伯牙绝弦》一文时当学到“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以下训练:
师:请你想象,假如你就是伯牙,一直以来都没有人能真正听懂你的琴声,你的内心充满了无边的寂寞与孤独。可是在这里,无论你弹什么,无论你寄托着怎样的志向与情怀,钟子期都能“善哉,善哉”地“必得之”时,你是怎样的心情?你又会有怎样的感慨想对子期说呢?请你拿出课堂本,顺着“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 ”接着往下写。
有的学生们写到“终于能遇见一个能懂我心声的知音了啊”,也有的孩子用古文表达“善哉!善哉!遇此知音,乃是终生之大福!”“晓我者,乃子期也。”“知我心者,子期也!”学生交流得兴致勃勃,显然,经过这一填补处理以后,学生无论对文章的内在逻辑和审美价值的认识,还是在创新思维及语文能力提高等方面,都是填补之前所不可比的。
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如果能始终记住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扎实有效地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充分挖掘文本的留白,设计写的训练,时时处处将读写结合起来,何愁不能加深学生的语文功底呢。
“实实在在教语文”,这是一种朴实的教学态度,是一种求实的教学精神,更是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教育思想。让我们把语文教得实在一些,再实在一些,让我们的课堂成为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