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案例研究 注重课堂的阅读感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28 21:2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但愿人长久》是苏教版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它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的创作经过。这类诗(词)包文的课文在三年级时学生就已经接触过,有一定的学习经验,知道故事就是词意的具体展现。其次,四年级的学生已积累了一部分古诗词,而且这首词脍炙人口。因此,在备课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初步领略古典诗词的意蕴,激发起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之情。(2)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品味出苏轼创作此词时感情的起伏变化,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及这种通情达理,热爱生活的博大情怀。(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5、6节。在教学过程中,我有以下两点体会:这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围绕苏轼的感情线索“思念——埋怨——宽慰”展开,词的意境也随之铺展开来,词人的精神世界也一点一滴的展示在我们面前。

师: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门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欣赏着明月,而苏轼呢?                                                                                                                                                                     

生:他却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师:为何他单单想起了他弟弟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一到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读读,对一些重点词语体会体会。

(学生朗读,并在书上做记号.)

生1:因为他跟弟弟苏撤手足情深。

师:好个“手足情深”,你理解它是什么意思吗?

生1:感情很深。

师:老师和你感情很深能不能叫手足情深?

生1:不能。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我们不是兄弟。只有兄弟感情很深才能叫手足情深。

师:是的,亲兄弟之间感情深才叫“手足情深”。那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他们手足情深呢?

生2: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

师:什么是形影不离?

生3:都不分开。

.师:课文是怎样描写他们形影不离?

生: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

师:他们无论干什么总是在一起,这就是形影不离。你们有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吗?

生:我和阿姨家的妹妹就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师:确实如此,你们不仅干什么事情都在一起,甚至连穿的衣服都一样呢。就像苏轼和他弟弟一样,长大以后,他们就(引读――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了。如今屈指算来,     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师:你现在能理解.苏轼的这份思念了吗?

生:我是一名外地学生,刚到妙桥的时候,还没认识到新朋友就时常想起我的好朋友,我能体会苏轼的这份思念。

师:是呀,更何况那天本来就是个特殊的日子――中秋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呀,你看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享受着团圆之夜,可苏轼却独在密州,与从小形影不离的弟弟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一年有365个日夜,七年又有多少个日夜呀,苏轼的这份相思.怎能不牵动着我们?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1―3自然段?

指读后齐读课文。

师:大家感受到了苏轼的深切思念了。

教学中,我注重花时间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通过静心默读,圈出佳词佳句,如“心绪不宁”“手足情深”“形影不离”,从“很少”、“却”、“又”这些词语中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苏轼的辗转徘徊,兄弟俩的亲密友爱,体会苏轼是在万般思念弟弟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词的,特别是对“又”的理解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情况下,明白“又”的强调作用。通过课堂实施,我发现学生的想象很活跃,他把自己的生活经验都运用了进来,对词语的理解已不仅仅局限于字面了。在这里,主要抓住“埋怨”进行品析,帮助学生体会苏轼这种无理的埋怨所产生的妙处,最主要的是还结合到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中理解“埋怨”之情,使学生和词人产生共通的心理,感同身受。然后通过挖掘苏轼“宽慰”的心理,让学生潜意识的体会苏轼的埋怨和自己的埋怨的不同,进而了解苏轼的旷达胸襟、仁爱情怀。这样不仅便于帮助学生去感知苏轼的中秋词、感悟其独特的优美意境,更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提升人格。《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只有从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出发,寻找文本和读者心中的共通点,才能够以文中之情抒心中之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07: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