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时,我们老师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孩子,你上课迟到了;孩子,你怎么又做错事情了;怎么什么事都能和你“沾亲带故”等等。其实静下来想想,这是多么高的“要求”啊,学生毕竟是孩子,是一个未成年的人,我们成年人都不免会冒出一个、两个错误,更何况他们呢?我们一味的要求,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因要求太严而出现抵触情绪的现象,就像他们抵触父母拿着“我们是为你好的旗子”帮他们发号施令一样。家长爱孩子是常情,但为何这种“爱”孩子消化不掉,长期沉淀后这种没消化掉“爱”就发酵了,产生了反面效果——-抵触情绪?
静下思考,原因不难剖析:孩子虽是(您)你的孩子,但又不光是(您)你的孩子,他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其存在的独特形式。既然是独特,我们就应该归还他发言权,允许他有犯错的机会,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因为嘴上说的经验,耳朵听的经验,都不如自己走出来的真实体验。
有一段时间,因为时常有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变“活哑巴”而着急,人一急就容易话语重了些,一次、两次后,我发现“问题”学生的“问题”现象仍存在,可效果不见好转,而且我明显感到学生已伴有抵触情绪了,这该如何是好?突然之间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只剩下所谓的“要求”了吗,我想达到一种怎样的教育状态?孩子想有一个怎样的学习氛围?我们的共同目标、兴趣是什么?何时敞开胸怀,各自放下身份同坐一席交流谈谈呢?毕竟我是想对孩子严格而不是严厉,想让他们快乐学习,而不是“谈学色变”,在学习这条路上举步维艰。于是,我开始有针对性的与不同层次的孩子聊天,并发现:没按时完成作业的一部分学生不是不会写,是因为写字慢;一部分“后进生”并不想当“活哑巴”,是长期的不自信导致“我不行”的暗示走在了“我能行”的信念前面;还有个别几个“多动症”的孩子并不是真的“说话不算话”,而是他们需要一个缓冲,稳定的过程,一个陋习的养成需要长久的精力消耗,那么一个良好的行为需要更长远的耐心和坚持……
所以,我们面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挫折和失误,不要太急于采取措施,或消极粗暴的方式处理,你的“失误”不见得就是“污点”,也许是“财富”的发源地。越着急越易迷失道路,而静心却可收获“柳暗花明”处“又一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