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中班歌唱《哈哈镜》活动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8-1-31 17:33
标题: 中班歌唱《哈哈镜》活动反思
中班歌唱《哈哈镜》活动反思
(一)是不是幼儿活动丰富就意味着有效?
幼儿的活动丰不丰富,往往最容易成为内容是否丰富、形式是否多样的辨别标准。而在这则案例中,幼儿依次进行了分组、探究、讨论、听歌、学歌、创动作、讨论等活动,场面着实“热闹”。
然而,幼儿活动的多少并不一定与学习效果成正比。遇到类似问题的是,特别要警惕“认知负担”问题。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认知负担”是指其接受活动认知任务所产生的负担,一方面与学习者的认知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任务的难易程度有关(包括了量的多少,和质的难易)。“认知负担”要适度,在学习者认知水平一定的前提下,任务过低时,要反省教学活动的挑战性和发展性,任务过高时,则容易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及其后续学习愿望产生负面影响。特别在幼儿活动看上去丰富时,要敏感于“认知负担”过高的情形。
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幼儿的活动不能够丰富,而是强调要依据其认知规律来对任务的难度系数及活动流程做科学的安排。案例所提起的“探究→学歌→讨论”三任务具有相当的难度系数,三个环节都需要幼儿有意注意的持续性投注和思维的积极参与。而我们知道,幼儿的注意力品质受其身心发展的影响,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那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成人有目的、有计划地调动其有意注意时必须要考虑到其生、心理的制约。因为一旦幼儿产生了过渡疲惫,将不利于其在一日生活其他环节中的学习与发展,同时也容易造成对学习活动、对音乐艺术的疲倦与懈怠。
为此,笔者认为,在新歌教学活动中,较为理想的安排应该遵循“唤醒→循序渐进的刺激→放松”的流程。亦即:开始时,要提出一个唤起兴趣的情境,且这个情境的作用不止步于导入,应该要能成为整个活动的情境;在活动的主体部分,教师要引领幼儿循序渐进地同音乐做游戏;最后,支持幼儿进行自由而愉悦的幽默式创造。
(二)是不是教师提出的“挑战”多就意味着有效?
教师在活动中提出的“挑战”(要求)有多少,也经常成为内容是否丰富、形式是否多样的辨别标准。特别在“教学要走在发展前面”的理念下,教师容易对任务的“挑战性”产生盲目追求的倾向,而欠乏对“挑战适宜性”的理性把握。
1.教师所提任务的“挑战性”是否“适宜”,要看这一“挑战”是否能引起幼儿积极的学习心向。案例中,教师用大量的问题贯穿着整个活动,但问题主要是这两类:(1)问答型。例如,“你们都发现了什么?”、“他为什么瘦得想豆芽?”;(2)要求型。例如,“请你们一边做动作,一边演唱歌曲”、“请你们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这样的问题虽然能够引发幼儿行为上的回应,但却未必能都引发幼儿积极的学习心向。调动幼儿积极的学习心向的关键在于:所设置的“挑战”要能够给幼儿带来“惊喜”——完成这个任务可以让幼儿获得喜悦!那么,教师在设计时就要不断地追问自己:“我希望他们做的事情,是他们爱做的吗?怎样才能变成他们爱做的事情呢?”如果提出的“挑战”不是幼儿乐意为之的,那么活动便是消极而“高控”的;而如果提出的“挑战”恰是幼儿乐意为之的,那么虽然也是“高控”,但幼儿获得的却是“高控”下的“自由”。
笔者认为,就这个活动所欠缺的,教师可以尝试增加人际互动的机会,这一机会的增多,也意味着幼儿作为行为主动发起者的机会就增多。由此,幼儿不仅可以享受自主表达的愉悦,也可以享受同伴交往的愉悦。
2.教师所提任务的“挑战性”是否“适宜”,要看幼儿在活动前、中、后的经验是否连贯。首先,基于前文所提到的“认知负担”的问题,有些经验可以有所准备,不一定要在活动中临场形成。因此,建议探究环节在活动前的科学活动或区角活动中可以事先投射;其次,幼儿可以在活动中不断被唤醒的先备知识,除了直接与“哈哈镜”相关,还应该包括已有的音乐感受与表达能力、感受与表达所需备的其他生活经验等;再次,环节下的每一个任务间也应够具有层级递进关系,要努力让幼儿在下一个任务中能够感受到自己上一个任务的完成是有意义的;最后,经验的延伸应该要有提升或满足个体活动的意义。而案例中所谓的“记录”其实不过是换了一个方式来重复探究、讨论和看图环节已经获得过的经验而已。
(三)是不是有多领域的发展价值就意味着有效?
有多领域的发展价值,也容易成为内容是否丰富、形式是否多样的辨别标准。虽然设计者也为音乐、科学、语言三领域的整合付诸了努力,但成效甚微。
活动所设置的“探索发现放大镜与缩小镜的特点”目标,展示了科学领域的发展价值,它源于作品所描绘的富有科学趣味的“哈哈镜”物象。这一物象所蕴藏着的科学价值有:哈哈镜有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哈哈镜又有不同的特点,缩小镜照得娃娃“瘦得像豆芽”,而放大镜照得娃娃“胖得像西瓜”。活动采取的相应做法是:以小组探究的形式,让幼儿通过直接操作来获取感性经验,并在集体讨论之后,梳理两种类型“哈哈镜”的特点。这一做法也确实能够有助于幼儿“情感体验性”的获得。然而,笔者认为该案例中不同类别的经验之间仍旧不够紧密,在科学探究之后,教师并没有强化探究的结果对于感受歌曲的意义,而是直接转入了机械的歌曲学习,这是相当可惜的。其实,教师大可不必畏惧审美活动只能发挥其领域内的价值,应该看到,让幼儿全情投入的审美活动是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品质,集体音乐活动背景下产生的友好而愉悦的人际互动更有助于培养其良好的人格品质。所以,建议教师可先可以事先铺垫必要的相关科学经验,再度扩充学习、感受、表达音乐作品的容量,并悉心寻求一个能贯穿始终、层层递进的游戏情境,慎重斟酌其中可能对学习品质、人格品质有促进意义的教育契机。
活动所设置的“积极讨论歌曲中到底有几个娃娃”目标,展示了语言领域的发展价值,它源于创作者对“两面镜子照出三个人”的隐喻。这固然是一种巧妙的文学表现手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所描绘意象的幽默性。然而,就中班幼儿思维尚不可逆的特点而言,这种幽默性更适宜体验而不宜于深究。其实,作品中“豆芽”与“西瓜”对“瘦”与“胖”的比拟、两种意象所对比出的夸张效果都都具有不菲的文学价值。我们进一步品味则能够发现,“哈哈镜”的物理特性并不是作品所要表达的重点,作品主要所想表达的应该是小娃娃在照“哈哈镜”时所获得的愉悦体验。也就是说,活动应该着力引起幼儿的情感呼应,帮助他们获取这种被照大或被照小的情绪。笔者认为,可以采取的相应做法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瘦”与“胖”之反差的幽默,也可以通过仿编“瘦得像……,胖得像……”来进一步体验作品的文学性(可用做活动延伸)。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