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智慧和幽默是制胜的法宝 —成都学习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0 12:2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刚入职没几年的新老师而言,常常会有一些事情感到力不从心,偶尔会被焦头烂额的事情搞得晕头转向。也常常想要用各种方式带领孩子们和我们一起向前走,可是结果也总是差强人意。也或许我们从刚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是一种人格的吸引,而不是用蛮力催促孩子的成长。



老师不必太严肃 智慧和幽默是制胜的法宝

刚入职的时候,有老师告诉我,老师要严肃,绝对不能笑,特别是进了教室,更应该把自己的表情管理好,这样孩子们就会害怕你从而更加遵守纪律。

可是刘大春老师的讲座彻底打碎了这个被广泛传播的理论。

刚进入会场,刘大春老师就给我们放了一首《告白气球》,我不禁感叹,这位老师一定是一个赶时尚潮流的老师,最起码不是一个刻板无味的老师。果然不出我所料,刘老师用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川普开始了他的讲座。

刚出示大标题“名师工作室的组建、管理与研究”时,我不禁小声嘀咕:“现在学工作室的组建管理是不是太早了?”当我满心疑问且对这个讲座不以为然时,刘老师走下主席台说了这么一句话,中国的大部分老师都是没有学习管理学的,但却要管理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年级。

此时的他脸上充满着担忧,走到我们身边。同时打出这样一个PPT。

美国校长聘用教师最看重的品质:管理能力居首;态度决定一切;热情非常重要;爱、期望与其他。

当管理能力居首,而我们又没有学习管理学怎么办呢?刘大春老师说了这样两个字:沟通。
课堂管理时,尽量多用建设性言语改变成长,少用破坏性语言;

解决问题时,常用“3+X文明用语”,3:您好、谢谢、请;X:对不起、再见、感激、没关系......

接近别人时,多用询问式、体谅式、代入式(将心比心)





绝不能使用暴力沟通

先观察(我看到......)谈感受(我感到......)

表需要(我因为......)说请求(我请求......)

案例:小华在上课期间看小说,回忆在生活中,你是如何解决这件事的?

刘老师声情并茂地把这个案例表演了出来,当下的我们都很理智,分析看小说的原因,应该如何循循善诱等。很多老师不出所料地都以温和、睿智的方式进行了回答。但生活中究竟有多少老师在短暂的几秒钟做到这样的教育机智,我想这应是我们仍需修炼的地方。

以写促学 精准发力

刘大春老师的名师团队,每天都在研究各种各样的教学或管理问题,在记录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到方法,解决问题。刘大春老师和自己的团队在写作和互相回信中飞速地成长。

以写促学是一种“内生性”的成长。就像我们每天坚持写的博客,亦是如此。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博客这个平台上,我看到很多老师、前辈每天都在认真的学习、反思班级管理或者是教学研究上的问题,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个人综合素质、改变优化思维方式。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教然后而知困”,反思会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促使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转变。

如大家常常在办公室讨论的“星期一综合症”,孩子们没有精神,或者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上课状态不够好。

刘大春老师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




是啊,办法总比困难多。刘大春老师的思考以及办法让我们眼前一亮,当我们抛出问题时,却未曾静下心来思考如何一步一步把问题解决,而他做到了。在教育中,一个教师和一个专家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会思考,研究,整理归类,去造福更多的人。

全程三个小时,满满的知识点,所有老师的积极配合,不仅仅是因为刘老师睿智的演讲,更因为他充满幽默的表达方式,甚至是表演方式。谁说老师不能是一个演员呢,毕竟影帝级别的刘老师成功的吸引了一百多位老师的目光,并让我们学到了系统的管理方式。

刘老师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从而源源不断成长着属于自己独特的智慧,同时以微笑、从容和幽默展示着自己的智慧,那时的他就像是散发着光芒的太阳,让人的目光时刻追随着他。

原来老师不必太严肃,而更应该用独具特色的幽默展示自己的闪着星光的智慧。


看,你微笑的时候多美(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8 20: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