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课反思 审时度势教概念 ——两节作文指导课的听课感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07:3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声音1:语文概念?要教语文概念吗?语文是文科啊,怎么可以强调概念?

声音2:《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我教的学生都分不清是描写还是抒情,咋用到作文里啊。

声音3:人家学生怎么能写那么好啊,我的学生可达不到这水平…..

以上是在无锡观摩作文指导优质课比赛现场听到的议论。台上是师生配合,环环相扣,台下是质疑丛生,颇多感慨。先来看一下两节作文指导课,分别是:《多角度描写景物——调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和《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

首先这两节课都是训练学生写作技巧的必然要涉及到一些语文概念:描写、多种感官、记叙、抒情等,这些基本概念不明晰指导写作就没有“底气”。但是怎么明晰就考验老师的设计能力啦。对比两课(主要课堂步骤):


《多角度描写景物——调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

学习目标:1.调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2.体验写作过程,学会方法并学以致用。

学习任务一:

1.填空 。无锡的夏天是______的

要求: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能体现出你眼中无锡夏天的特点。

生回答:炙热、火热、有趣、宁静等

2.用一两句话来描写无锡的夏天。

要求:抓住景物进行描写,突出你眼中无锡夏天的特点。

3.小组交流。

每一个小组推选一位优秀同学的作品,将其答案誊写到大白纸上,组内推选代表分条陈述推荐的理由。

3个活动进行完毕,教师出示知识链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视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听觉)

小结:运用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等感官可以使景物描写内容更丰富。

学习任务二:

运用所学的方法,充实刚才写作的内容,表达出你对无锡夏天的真实感受。

要求:1.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100字左右。

2. 跟第一次写作相比增加了什么?

《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

活动一:说“热”。

表现热,除了写景还可以怎么做?

生1:写状态、写人、动物在热的时候的表现。

生2:可以写心理感受。

师:咱们从写人开始。哪些人尤其热?

生:快递小哥、胖子、环卫工人、交警、卖西瓜的人…..

活动二:练——“烈日下的奔忙”,200字以内。

要求:1.具体描写酷热中的某一个人,有细节描写;

2.有简略的景物描写,写出天气特点,烘托人物形象;

活动三:作文展示

生1读:《我的父亲》(写跟着父亲去给别人送水,父亲很热)

生2评:父亲下楼时“汗流浃背”不如改为“父亲的衣服湿了,后背一大片,贴在身上”。

师评:这样一改,抓住了细节进行描写,在细致的描写中带上了感情。

生3评:“父亲心里却……”是个病句,应改为…..

师评:关注到了心理描写。你是怎么知道父亲心里想什么呢?

生1:我是想象的。

小结:细致的观察、想象能使描写人物更生动,而且带有感情。请运用以上所得修改自己的作文。

活动四:

描写中加入了情感的称为间接抒情;直接抒发情感的称为直接抒情。你想对烈日下奔忙的他(她)说些什么呢?

要求:1.在原来描写的基础上运用第三人称“你”来直接抒情。

2.字数50字左右。

对比以上两个设计,都涉及到了一些语文概念。介入时机的不同,所以效果有些差别(在听课现场观察学生参与度,所写作文质量,课堂气氛等对比)。我注意到《多角度描写景物——调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中所涉及的“多感官”在“活动一”学生参与阶段没有提及,是在学生完成活动后,以知识链接的方式由教师提供讲解。教师讲解的方式是可行的,只是介入的时机略显尴尬。在“活动一”中,学生写作阶段没有提及运用多感官,在评价阶段更是没有用到这个标准,那么学生的品评语句标准是什么呢?是否应该先明确这个概念,再尝试呢?对比《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在写作要求中就已经明确提出要有“细节描写”并且品评围绕这点进行品评,最后总结使描写更生动的方法。完成了“记叙中的描写”这个任务。最后区分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并具体要求要转化人称来直接抒情,其实也是在用实践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两种抒情方式。

相比较而言《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在概念教学上的“润物细无声”,源于教师在概念渗透的时机选择上更巧妙。这一点也是优质课“优质”的表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00: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