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近开学,回顾这即将结束的假期,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的工作未完成。这些工作如果全力以赴的去完成,其实也就一两周的功夫,即便是用一半的精力去完成,一个月的时间那是绰绰有余,可现在假期即将结束,工作却几乎没动过,说起来就一个原因:拖延症。每当我想完成工作的时候,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离假期结束还有很长时间,急什么,等等再完成!”就这样一天天的拖延到了现在。
其实这种“拖延症”是很普遍的,因为美国的一所大学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全球有20%的人做事情有长期拖延的习惯,有75%以上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拖延的经历。一个在我们身边的例子就是,越是临近期末考试,突击复习的学生人数就越多且密集。就在前两天,妻子让我拖地,我回了句一会完成;母亲让我把碗刷一下,我说马上洗;孩子的衣服需要我手洗,我也是说等会就洗……就这样,一些本来很轻松的活累积下来,等我真的要完成才发现那变成了一样庞大的“工程”。事实上,当未完成的事情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就会出问题,甚至有的时候会更糟糕。就像学生的学习,如果今天发现的问题不解决,明天的问题也不解决,这样一天天的拖延下去,就会发现越是往后的日子,学习上的困惑会大幅增多。那是因为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往往只一些个小问题,会导致更多的疑问产生。
拖延症或许是人类的天性,但并非不能克服。我给自己做了这样一种约束,就是提前一天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安排,在哪个时间完成哪些事情;遇到生活中的琐事,必须在2分钟内开始完成等。实行了三天了,效果看起来还不错,有种每天时间增加的感觉。
有人曾说过这样的话:“再伟大的理论,不落实到行动上都是空谈;再周密的行动,不去行动,都是废纸一张。”事实上如果把事情拖延下去,是得不到解决的,还会让自己处于被动的境地。一份具体的“任务清单”,是我给自己的“拖延症”开的一剂药方,我不知道这能否根治,但是相信只要能坚持下去,总能让自己更好一点,不让拖延症再拖后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