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常常遇到教学水平很高的老师,有种高山仰止的感觉。特别是从深圳学习回来,我自己也在想:“为什么大师的课可以那么精彩?”“为什么我做不到?”有的人可能会说:“别人是名师,积累了那么多年,再过十年你再跟别人比吧。”我点点头,觉得是这个道理,但又倔强地认为时间是成就名师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在深圳“现代与经典”观摩归来,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听着每一位老师的分享,我陷入思考:我想只有出发了,与优秀教师的距离才会越来越近。
行动中收获
1、作文技巧
深圳之行,我知道了张祖庆的“曼陀罗”写作法,以他独创的曼陀罗花创意作文课程,有理有序将影视与习作整合。在观看影视片《神奇飞书》剪辑时循序渐进,步步悬念。具体可以划分为五看:
一看初步感知,要求就是用心仔细看,初次看完交流看到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
二看主人公的服侍变化,老书变化。看完后第一步各人提出二到三个问题写在准备好的即时贴上,第二步小组交流修正问题,多余重复的合并删减后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贴在“九宫格”1至8相应的位置。第三步各组回答问题串联故事,力求故事完整连贯,有创新。小组展讲故事,听众口头修改。
三看,主人公如何救助老书片段。揭示阅读才能使老书复活。初步表明阅读不仅是书复活,更是人的内心,精神复活。
四看介绍神奇飞书的作者及背景。解释主人公是在精神极度悲伤,遭受巨大打击后来到神奇的图书馆,阅读拯救了他的心。男主人公老了,他理考图书馆走了,留下了他写的书,又来了一位女图书管理员,衣服照样由灰变为彩色。
五看,看到书的人们是彩色的服侍,没看书的人衣服全为灰色。揭示阅读是心灵阳光,便会拥有多彩的人生。老师通过给学生出示一段视频或者一个素材,让学生提出不懂得问题,然后让学生交流,最终把提出的问题用语言解答出来,然后一篇作文就轻松的写出来了是很有技术性的,也需要我长时间的坚持和实践。
2、小课题
前段时间,孙校长在教学中建议我们进行小课题的研究。小课题,顾名思义,就是在研究语文教学中一个“知识点”,以一种更加清晰,更加系统的方法去讲解一个新的知识点。
比如,一堂课中研究“对比”这种修辞方法,弥补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带而过的疏漏。小课题,可以让学生在某一个知识点上更能够深刻理解,这样能够辅助教学,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知识的框架。
我所在的四年级所研究的小课题是:作文开头该如何写。而我所在的班级研究的小课题是:冒号、引号的使用”十分详尽地教孩子们如何使用标点,结合所学课文的例子,让他们看得更清楚。
3、课后辅导
经过调查,因为咱们学校很多学生参差不齐,普通的课堂教学总是会导致,要么为了照顾后进生,教学进度慢,内容过于简单,要么后进生由于无法理解完成每堂课的学习任务而越发自卑,形成恶性循环。我进行了分程度的阅读指导,方法就是每次课后辅导4-8名程度相似的同学,阅读内容就是找一篇适合他们的阅读理解,大家一起来读题,一起来做阅读。在同样,对于后进生也依然如此,我觉得他们的阅读兴趣明显增加了不少,这样我尝试了一段时间,觉得切实可行,能够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也能达到沟通师生感情的作,特别是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有时也会拿着自己找的文章来找我问问题。
4、教师风格
在招教考试的时候,会有人问:“你的教学风格是什么?”工作几年来,听了很多讲座或者课例,我发现,个性是一个老师最宝贵的东西。无论在“三笑”这堂课中,赵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还是教学中,用古人的语调来,以及磁性的嗓音,夸张的语调,课堂的美感由此而来,无人不集中,无人不印象深刻。
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特点,和我们学校想象力教育的理念,诸多因素,课堂中个性的呈现也会教出有个性的学生,在实施过程中是潜移默化的,在文化绿城小学听魏书生的报告,我才深知:一旦形成的班级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深在我们身上的性格烙印竟会给孩子如此大的影响,所以语文老师要有“风范”,别人是“大家风范”,那我们起码也要做到大方得体,才能作为“人师”。
困惑与思考
疑惑和思考
1、作为一个年轻老师,始终有一种害怕叫做“与众不同”,担心由于自己的学识或者经验不够丰富,就去模仿别人所有好的地方,这似乎是不科学的,因为失去了个性,没了特点,不见得教得更好。
2、小学教育,真的是仅仅是为了教授知识么?我不认同,为了教而教是机械的,怀抱希望,把知识放在学生脑子里也是不现实的,我们常常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会调动学生真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研究问题本身,“探究”的能力是我们真正要培养的。
3、成长本身
在很多方面,我们都要谦虚地学,因为我们教给孩子的是“知识,而成长本身需要太多因素,我觉得成为教师这几年,我就是在成长,更加了解自己、孩子、我们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