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阅读: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中国哲学简史》是哲学简史,因而写作顺序是按时间来写的。本书先是讲了先秦诸子中的名、墨、道、法、阴阳家和儒家,之后是儒家不断发展的一条线,中间有道家的复兴,产生新道家,也有儒家的复兴,产生新儒家,以及佛家的发展。同时也谈论到了西方哲学传入对中国的影响。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书进行简要点评。
一、 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哲学家必须对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之所以称之为反思,因为它以人为对象。无论是宇宙论、人生论还是知识论都是从这一个角度出发的。每一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中国哲学家认为一个人能够有的最高的成就就是成为圣人,圣人的最高成就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但是如果人希望能够得到这个同一,是不是就需要离开社会,或者甚至必须否定生。有一些哲学家是这么认为的,这些被称作是出世的哲学,另一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事物,这些就是入世的哲学。
中国的哲学既是出世的又是入世的。但是入世和出世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
二、 各家的起源
对于百家的分类,各种说法众说纷纭。司马谈将其分为六家,也就是儒、墨、名、法、道阴阳六家。对于百家第二个分类的是刘歆,其在六家之外又加上了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刘歆的重大成就不是在于对思想家的分类,而是对其追根溯源。他认为当时只有官学没有史学,后来周朝衰落官吏失去职位而开始以私人的身份来教授专业知识。通过他的评论,我觉得能够对古代的官职做一个了解,以及为各家的起源做出一个解释。
三、 道家与隐士
关于道家,在本书中一共涉及了五章。先是早期道家的三个阶段和新道家的主情派与主理派。早期道家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以杨朱、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是隐者,其哲学的出发点也就是全生避害,因而不同阶段的道家主要是在这方面的水平不同。
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杨朱主要用直接逃避的方式来保存自己。主要的观点就是“为我”、“轻物重生”,一毛不拔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杨朱希望实现无用之用,认为恶会带来祸害,而善也是会招致伤害的,最好的就是在善恶之间保持一种无用的状态,而无用的状态最后又能够保存自己的生命,因而又是无用之用。
第二个阶段,老子首先揭露宇宙的规律,最根本的就是物极必反。在认识到这个规律之后,就需要我们能够遵循这一规律来办事,只有这样之后才能够有利于自己的生存。遵循这一个规律,一是要求我们看待事物要学会从反面入手,二是要能够容纳相反的事物。在老子这首先提出了无为的概念。顺德而行的生活,超越了善恶之别。这样的生活是最好的。同时老子认为在政治中需要做到两步来实现无为。一是君主无欲,来从根本上去除天下大乱的根本。而是选择无为而治不妄作。
第三个阶段,庄子进一步提出更高的全生避害的办法,就是从这个世界逃避到另一个世界中。首先庄子认为幸福课分为相对幸福和绝对幸福。实现相对幸福的方式就是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然本性。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能够使人得到幸福。这样的观点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看法十分相似,柏拉图也认为每一个人的幸福都不一样,需要从每一个人各自的德性出发。但是,因为人有生老病死,所以即使实现了个性,依旧会感到痛苦,也就是这样的幸福是有限的相对的。这在庄子看来还是比较低级的幸福。
庄子在讨论绝对幸福的时候,首先提出了一个以理化情的这样一个观点。这个的意思是说我们最万事万物的原理知道越多,就越不会为情所动。想要实现这样一种幸福,需要我们拥有更高一层的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