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里的月亮》听课反思
牙胡小学:洪琼
《河里的月亮》一课是一首优美的儿歌,写的是月圆之夜河边赏月的情景。文中描述了天上一个圆月,河里一个圆月,一条鱼儿游过,打破了河面的宁静,月儿碎了,待鱼儿游过之后,河面归于平静,又出现圆月的经过。作者把月亮写得可爱至极,表现了对月亮的喜爱之情。课文结构安排来看,从河面看是:静-------动------静,从月亮角度来看是:圆-----碎------圆,条理很清晰,语言流畅,富于想象。课文配有一幅插图,体现了文句描绘的优美意境,可供学生观察,帮助理解课文。
语文的阅读教学重在指导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获得思想启迪。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永平老师创设了河里的月亮的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读、想、说、议、演,从而提高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思维。那么在听了永平老师所上的《河里的月亮》其成功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读生字或课文时永平老师都是放手让学生利用拼音拼读,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注意了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说月亮象什么时,注重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圆圆的月亮象什么?有的学生说象月饼,有的学生说象盘子,有的学生说象玉盘,有的说象西瓜,象球。。。。。只要是圆的都和圆圆的月亮有相似之处,做到了想象力,创新力的培养。
3、注意了以读为主的训练主线。比如在读的方面注重各种各样的读,放手让学生进行各种赛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以读为主的训练主线。
总之听了永平老师的课很受益。在乡村孩子们能在没有上过学前班的情况下,短短的大半学期做到能利用拼音识字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可见平时永平老师所下的功夫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