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芳小学
对**老师《认识图形》这节课,我觉得用朴素无华来形容是十分贴切的。细细品味,感觉犹如品味一杯普耳茶,它没有艳丽的色泽,没有朴鼻的清香,却也同样沁人心扉。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洗尽铅华,返朴归真。
课堂生成的学习材料是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师没有用“花哨”的情景,舍弃过于精美的课件。课一开始,老师就拿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这些在幼儿时玩具积木就认识的物体,让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立体图形,通过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自然而然地迅速切入到今天所要认识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从而将学生的思维活动迅速导向图形的研究之中。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15—20分钟,教师的直接切入主题,有利于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认识这些图形的最基本特征。
再则,大家知道,在一段时间里,数学课堂大量活动,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许多数学教师上课怕没有活动、不热闹就属于“落后、保守”。而**老师这节课不用为了活动而活动。像这种课按惯例是要操作的如:印、画、描等活动,但说目前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说,各种能力还没有走上正轨。如果按常态去准备许多教具、学具,那么课堂也许就能看到热闹的场面,而学生获得的也许在一节课结束时,还停留在原地。在缤纷的泡沫与朴素的果实面前,**老师选择了朴实。实实在在从学生实际出发,备课备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二、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加强能力培养。
在学生认识图形特征后,老师出示了一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混合的辩别练习。这一组练习,学生通过观察、辩别、判断哪些是“体”哪些是“面”。渗透了“体”的“面”的思想。同时也把“体”与“面”的本质属性区别出来。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又提高了思维的敏锐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今天所学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三、让“生活味”为“数学味”服务,让“数学味”回归课堂。
数学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让学生经历一个“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概括和发现有关数学结论,并运用自己得到的数学结论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注重了“生活化”,却又忽略了“数学化”。 ***老师在这节课上,先从生活中常见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出发找出在这些物体面上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认识了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后,再找生活中的这些图形,使得“生活味”为数学味服务。又让“数学味”回归数学课堂。
总之,只有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注入“数学的思维方式”,生活与数学才能相得益彰,数学课才会散发出深厚的数学气息浓郁的生活滋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