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授、博导、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在湖南,石雪晖很有名,但是9月5日上午,记者在葡萄园里见到的她,肤黑发乱,满头大汗,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拎着串葡萄,大热天还穿着双沾满了泥的雨靴,黝黑的手臂上满是蚊虫叮咬的红疙瘩。这模样,分明就是辛勤的农家大嫂,哪里像教授?
但是湖南的许多农民就认她这模样,就喜欢她这模样,“是我们农民的大恩人”,“是救星”,“活菩萨一样”,农民用自己朴素的话语这样夸赞她。因为有了她,湖南的葡萄种植从零星几百亩到如今的43.7万亩,湖南无数的农民成为万元户、十万元户,甚至百万富翁。
为了让农民致富与葡萄结缘
37年前,24岁的石雪晖从湖南益阳沅江的一个农场考到湖南农业大学读书的时候,她没想到自己会一辈子与葡萄结下不解之缘,更没想到好不容易跳出农门了还要时时回到农村,还要干一辈子的农活。
1976年8月,石雪晖以优异成绩留校的时候,心中的理想是当一个好老师,为此她一次次地参加各种培训班,参加各种考试,以弥补“工农兵学员”的不足。终于,1987年10月,她被派到日本做访问学者——这在当时的“工农兵学员”里,凤毛麟角。
曾经,在她的心目中,老师就是在讲台前上课,在实验室里做课题,但是湖南农大的老师们一直有个好传统,大批老师深入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作为农学老师,自己的工作重点到底在哪里?耳闻目睹前辈们的工作作风和在日本的一年学习,石雪晖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的思考。一年的访问学者研究结束后,她婉拒导师让自己留下来继续读博的邀请,如期回国。
在日本,石雪晖主修的是柑橘。可是回来后,她却迷上了葡萄,因为当时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叫“提子”的葡萄,每公斤可以卖二三十元。“如果我们湖南的农民也能种上这种水果,致富就不用愁了。”石雪晖寻思着,并且在学校周围寻找这样的农民。
1993年6月,一个20多岁的年轻农民慕名找到石雪晖,这个农民名叫王先荣,高考落榜后在澧县家里种了27亩葡萄。那一年已经挂了果的葡萄突发疾病,种了6年葡萄的王先荣翻遍手头所有资料,问遍所有能够联系到的专家,还是无法控制病症。他急得背着病苗直奔省城,从省农科院到省农业厅,除了有人知道这个病叫黑痘病外,没有找到任何答案,最后经人指点,他找到石雪晖。石雪晖一边掏钱安排王先荣在招待所住下,一边连夜找来七八个专家,紧急研讨出7套整治方案。“我像得了宝贝似的,当时已是凌晨1点多钟,我顾不得休息,像揣着救命仙丹似的立马赶回澧县。”王先荣说,15天之后,黑痘病被全部控制。
这以后,离学校300多公里的澧县,就成了石雪晖的第二个家,也是她给学生上课的第二个课堂,当然更是她实现“提子梦”的地方。而澧县的葡萄,也在18年的时间里飞速增加到2万多亩。王先荣在她手把手的指导帮助下,不仅读了本科,还被湖南农业大学聘为客座教授、硕导;不仅建起了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的葡萄酒公司,2010年还将实现葡萄产业总产值1000万元;不仅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还被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今年4月,还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