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6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14: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年级上册教学建议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闫晓枫



细细探究语文教学规律,我们把阅读教学归结为三个数字“一二三”。



一个中心──“语言文字”,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两大教学目标──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个途径──  练   炼   链



      ↘↙  ↘↙  ↘↙



练习、训练、历练锤炼(文字、主题)链接、链条(广阔的语文天地)



用一句话概括,语文教学就是围绕“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训练和人文素养提升。这应该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基本的规律和目标。它不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扎扎实实的落实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具体到本学期,我们要带着孩子历练什么,怎么历练?实践中需注意什么问题?今天试图帮助老师们梳理这几个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14:11:0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了解本册的教材结构:单元组元(图例)









最后是五篇选读课文和两个生字表。



整体把握本册教学目标:



1.识字:认识生字450个,要求读准,认清,在语境中大致了解意思。能在阅读中复习巩固。



2.拼音:继续巩固,对一部分多音字会据词(语境)定音。



熟练音序查字法、学习掌握部首查字法。



3.词语:学习本册教材中出现的词语,并按要求积累一批常用词语、成语和短语等(指课后练习、积累运用)。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句段:积累本册教材中有特点的句子,能熟记读读背背中的名句,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



5.标点: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能体会句号、逗号的不同用法,初步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6.听:能听懂一段话和简短的故事,能听清楚别人的发言内容,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听人讲话时注意力集中,养成边听边想、边听边记的习惯,并能提出自己思考的问题。



7.说:能清楚明白回答提问。能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人际交往中能根据当时的情境说几句话。



8.阅读:学习联系语境理解词句,结合语言展开想象,提出问题等阅读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坚持课外阅读,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9.写话:继续培养看图、观察事物的兴趣,能较熟练地听写几句话,能写几句完整通顺的话。有写话的愿望,能用一段话写出自己想表达的想象、想法、生活。字数不少于180字。



10.写字: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汉字。要求字迹工整、结构匀称、双姿正确、书写习惯良好。                              



二、教学建议:



识字写字教学



(一)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继续遵循“十六字”方针,“字理识记、语境认读、加强复现、阅读跟进”。



“字理识记”认字最难的是识记字形,依照字理识记是最有效的方法。



字理可以理解为汉字的构字原理,可帮助学生科学记忆汉字、并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汉字采用“六书”造字,其中“象形、会意、形声、指示”是基本造字法,“假借、转注”针对用字而言。汉字80%以上是形声字,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字理,有规律识记生字。



常用方法:抓住部首带一串,“部首”好比是一个部队的队长,抓住了“队长”,揭示这些部首的意义,就可以解决属于这个部的一大批字。



如“页”,如果知道是人头的象形,就知道凡从“页”的字(顶、项、劲、颅、颧、颌、颞等)都与头面部有关。



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就是利用汉字规律,进行归类识字的,教学时要给以关注。



“语境识记”。语境包括词语、词串、句子、段落等等,结合语境有助于加强汉字音形义的联系。词串要选择常用词语。多音字更要通过语境来感悟读音和意义,



如“传”要给出两组词串来认读辨析:“传说、流传、传闻”



“小传、自传、传记、水浒传”



句段语境一般选自原文,帮助复习的创编语段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



“加强复现”。不断呈现汉字,加强与生字会面的机会。如:



把生字圈划凸显,阅读时不断刺激眼球,引起注意。预习时自觉养成圈字划词习惯。



2.朗读时难理解的字词可以结合语境再次凸显。如《棉花姑娘》中的“可恶”“请”等。



3.学文后再次呈现词语认读,之后再换语境认读。(词串、儿歌、句段均可)



4.黑板开辟“词语栏”日日更新。



“阅读跟进”。阅读是巩固识字效果的最好策略,每天的“同步阅读”必须保证完成,是保底要求。课外阅读时间必须保证每天出声阅读30分钟。



(二)写字教学



1.随着学生写字能力的提高,到二年级,要鼓励学生找出要写字的规律,根据规律分析字形,把字写好。写字指导不能字字一面,指导的重点要据字而定:



有时是笔顺,如“巨、区、及、匹”,



有时是难写的笔画,如“建”,



有时是容易写错的字,少一笔、多一笔“轮”(右边写成仓);



有时是发现规律(如一组左窄右宽左低右高的字怎样写好),



要求老师们要认真分析每一课要写字的特点,抓住重点,为学生写的是典型字,教给学生的是规律性的东西,所追求的是举一反三的效果。



2.科学安排写字时间和写字遍数。



每节课都应安排写字时间(7──8分钟),细水长流,由写字逐步过渡到写词,3遍效果最佳。听写词语有助于集中精力,提高写字效果。(课前准备听写本,每天写8──10个词既巩固检测,又集中练字)再者,利用好每周的写字课,用好写字教材,练写硬笔字,力求使每个学生不仅把字写对,而且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美观。



3.尽量在语言环境中练习写字,注重在实际中应用。



书面表达与单纯地听写词语,在教学效果上有明显的差异。在学生书面表达时,可以看出许多别字问题和用字不当的问题。所以听写词语和听写句子要穿插进行,强化词句的准确学用。



4.加强示范,重视写字展示、交流和相互欣赏。



包括教师的示范、学生的示范。也要重视学生的自省──写字后前后几个字的自我比对。



备课时,对于每一课的生字教学都要考虑以下几点:



①教材中的生字有什么特点?



②如何利用这些特点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③识字和读课文如何结合?



④生字如何呈现?



⑤学生是否认识了其中的部分生字?



⑥写字应该怎样安排指导?



关于阅读教学



落实教学目标,在五个方面着力:



“语言训练”、词语的理解、自然段学习、朗读指导、语言积累



(一)重视语言训练,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阅读教学的牛鼻子。抓哪些语言?



1.抓具有画面感的语言,展开想象。



语感的其中一个要素是画面感,阅读文字时能够链接经验、发挥想象,脑海里浮现出清晰的画面,这是对语言的形象感知──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教学时要依托文本进行训练。



如:第一单元,识字一编排了一组词串,虽然只是词串,但词串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可以引导把词语读成画面:



“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展现的是秋日“红叶似火、叠翠流金的风景美”;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描绘的则是“硕果累累、春华秋实的丰收美”,



每组词串是相同主题的四幅画面,我们不应该进行单个词语的孤立教学,要联系四个词语来学习和联想。教学时可以引导孩子分组练读后,说说读到每一组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让孩子与现实的秋景联系,产生印证,形成常识。既理解词语,又形成词语的画面感。逐步达到,谈到秋景,脑海中自然而然的映出这样的景、跃出这样的词,信手拈来,活学活用。



把语段读成画面:如第一课《秋天的图画》P4,“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语句的画面感非常强。朗读语段时,让孩子说说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边读边想象,从果园到稻田,把语句读成一幅延展的图画,使秋天的丰收图景能在孩子脑海里流动起来,形成丰富的画面感。



画面的唤醒,还可以是孩子的亲身经历。如《看雪》P53,“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银白。”要调动孩子经验,想象画面,置身在北国冰封、雪花飞舞的情境中。引导孩子边读边想象,自觉链接“雪中嬉戏”的经验,产生画面、带着体验朗读体会,形成语感。



2.抓典型的语言范式,练习仿写。



教材中提供了许多经典的语言范式,是学生学习和规范书面表达的范例。要善于捕捉,引导学用。如:



第2课作者抓住“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观海”等奇石特点展开了神奇的想象和描述,读来如见其形。尤其是“猴子观海”一段P8,作者抓住猴子的动作“抱着腿、蹲,望、一动不动”写得非常形象,仿佛奇石近在眼前。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提示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联想的丰富。



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据词展开联想的写法进行说话训练。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让孩子想象动物的动作、神态、推想它们的心理,模仿课文语言范式,大胆想象、学用语言。



我想提示的是,我们应该关注课后题,更应有语言的敏感,从教材中捕捉典型的语言范式,引导学生仿说仿写,一课一练,一课一得。如“植物妈妈有办法”很有韵味的诗歌,完全可以仿写一两小节练笔。



3.抓表达有特点的语言。



如表达精准、贴切的语言,引导感悟。



有些语言表达准确,字字珠玑,需要品味。



如《植物妈妈有办法》文中讲到“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他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挂住”,为什么不说“贴住”“粘住”呢?,由此你想到什么?其实,苍耳的每个刺上都有一个细小肉眼几乎看不到的钩,通过词语的对比,使学生感悟到:作者观察得非常细致、用词非常准确、苍耳妈妈的办法太神奇了。这三方面的感悟和认识,就是抓住“挂住”这个关键词与达到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捕捉。



运用修辞的语言。《欢庆》“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大海奏起欢快的乐曲”“十三亿孩子”等,这些语句都运用了暗喻的修辞,突出了大地万物都在欢悦、都在庆贺,庆贺祖国妈妈的生日。



这些语句不能一读而过,可以这样引导:仔细读读这两句话,你从哪感觉到欢庆的气氛?枫林和大海真的能举起旗帜、奏起乐曲吗?读了这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通过朗读读出欢悦的气氛。这样引导让学生体会到词句的真正含义,学习并积累这些语言。



关注细致描写的语言。如含有叠词、修饰语的语句。



《我要的是葫芦》一课,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去掉“细长的、雪白的”读读,有何感受?小葫芦的可爱荡然无存。在阅读体验的同时,学习语言表达。也可以在不冲淡教学的情况下,顺势安排表达练习。



4.关注看似平常的语言。



有些语段看似平常,却含义深刻,把这些语句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品味咀嚼,把文本的语言和故事的主旨联系起来体会,会使学生见微知著,更深刻的领会语意的内涵。



如18课《称赞》中有段话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细细读来,这不仅仅是夸赞小獾板凳做得好,通过小刺猬“仔细地看、真诚地说”,我们会发现,这里暗含的意思是小獾的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有进步”,这话是对辛苦工作的小獾来由衷的赞美、真诚的鼓励!孩子初读是体会不到的,需要引导。不能一读而过,这也在考验教师细读文本的功力。



5.抓语言的留白处。



常说阅读教学是冰山体教学,要透过浮在表面的1/7感受冰山体的全部。阅读文本的留白处,常常会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无限的回味。我们解读教材时要给以格外关注,帮助学生借此体会文本内涵。这也是想象能力的培养。抓哪些留白处?



①语意省略处。



如22课《窗前的气球》“科里亚除了……什么也看不见。”这里省略了科里亚的孤独处境。科里亚此时什么也看不见,他究竟想看见什么呢?



想看到同学?朋友?想和大家一道做游戏?等等,可此时的科里亚却什么也看不到。



通过补白对比,科利亚内心的孤独和百无聊赖可以比较深刻的感悟。



②情感回味处。



当同学们送来画着笑脸的气球时,可利亚的心情一年级下册子好了许多。



科里亚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情一年级下册子好了许多?这里,作者省略了科里亚内心的感受,可以引导孩子补白想象,仿佛看到了好朋友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仿佛听到了大家叽叽喳喳的祝福话语,仿佛回到了同学们身边。这样补白既丰富了阅读体验,又进行了言语实践,可谓一石二鸟。



③标点符号处。比较容易捕捉,如23课《假如》,“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几个小节的想象之后,文末用了省略号,文中的小朋友做了这么多,我们也能做些什么,为别人带来方便和快乐。让学生放飞想象,自由表达,可以安排续写。



④主题延伸处。读完故事会留下许多思考,此时以课文内容为依据,进行符合故事逻辑的补白推想,既升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进行思维和语言的实践。例教学《坐井观天》后,说说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会说些什么。再如教学《蓝树叶》后。创设情境,在一次读书活动中,同学向林园园借课外书,她会怎么做呢?合理的推想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二)抓词语的理解



第一学段阅读要求之一是,能够联系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这个要求,强调的是学生在理解词语过程中既理解了词语,又掌握了解词方法。所以要重视解词过程的指导。要针对词语特点采用恰当的方法指导。例如:



1.联系语境辨析。教学中常常遇到字形、词义较为接近的词语,如何理解?联系语境是最好的方法。《纸船和风筝》第七自然段先后出现了“漂流”“飘荡”两个词语,可以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两个“piāo”的字形,结合插图,引导孩子联系语境想一想,哪个词应该写在图中的风筝旁,哪一个又该写在水中的纸船旁,并说明理由。借助部首比较、结合上下文,可以轻松地突破难点。指导孩子遇到这样的词语可以联系语境理解。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有些词语与生活联系密切,可以调动学生的体验。



例《蓝树叶》中的“吞吞吐吐”。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否有过这样说话的经历。如果学生提到自己做了错事,面对老师的追问会吞吞吐吐;提到自己不情愿做什么事,也会吞吞吐吐。其实已经明白“吞吞吐吐”的意思了。



3.情境体验理解。有些词语的理解,可以想方设法引领学生走进课文的情境,体验感受。如,《从现在开始》中的“议论纷纷”“叫苦连天”,就可以创设体验情境:小动物们,猫头鹰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白天休息,晚上做事!你们有什么想法快互相说出来吧!(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及时点拨:小动物们,你们刚才就是在“议论纷纷”。



4.分解词语理解。这是理解词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因为有些词意就是单字字意的组合。这样的词语可以引导孩子分解字义来理解,逐步掌握这一方法。例如,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勤俭”就是勤劳节俭,“川流不息”就是河水流动不停等。



5.借助经验理解。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些词语很难说出它的意思,却可以找到与它相匹配的事物。如“鲜艳”,很难用“明亮而艳丽”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但却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他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鲜艳的事物?可能是盛开的鲜花,可能是漂亮的衣服,可能是迎风的彩旗等等。当抽象的词语与生活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时,它就变得形象、生动、可感了。



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掌握方法。



(三)抓自然段学习,练习独立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一年级的任务是认识自然段,那是形式上的要求。二年级起要从内容上给以关照──读懂一段话要以读懂每句话为基础。



以《北京》以第2段为例,P46,从单句入手。引导孩子一句一句读,围绕天安门共讲了几层意思,句1是天安门的位置和建筑特色:句2介绍天安门前是广场;句3讲广场中央是人名英雄纪念碑。可以分这样几步进行:



①先通过分句读,弄清每一句的意思,帮助孩子把一句话提炼成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这是读懂句子的基本方法;



②再借助图画了解空间方位,感受语言顺序;



③通过朗读把握句子的内在联系



④统整全段,说说语序是否可以调换,梳理小结是怎样连句成段的,并概括段意。



读到下一段,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练习把握:



说说这段介绍了哪里,分别介绍了它的哪些景物?再通过朗读感受。



长期有意识的训练,孩子才能学会读懂自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14:11:00 | 只看该作者
(四)抓朗读



本学期朗读的另一个重点是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态度和注意品质(即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用心读、用心想。)因为朗读是默读的基础,二年级上册打好朗读基础,才能顺利地过渡到二年级下册学习默读。



我曾在一份杂志中看到吕叔湘先介绍过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一位美国女教师克拉克夫人教莎士比亚戏剧课的例子,上课她和学生一起念,她念一段,学生也念一段,念完了,她就问:“有什么不懂吗?”所有需要解释的地方解释完了,她又问:“你们觉得这一段写得好不好?”学生说:“看不出。”她就说:“再念一遍,再念一遍。”她又和大家一起念。念完了,她又问:“全懂了吗?”可学生的反映不那么活跃。她又说:“再念一遍,再念一遍。”于是又念了。就这么念来念去,大家就觉得这个戏写得不错,是写得很好啊!好了,就下课了。



从吕叔湘先生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早在几十年前,外国老师就十分强调朗读了,强调自主学习、自我体验了。当大家念得觉得“这个戏写得不错”时,实际上就是把戏中的人物读活了。



备课时课文解读要点:



1.本课生字词和标点符号的读、写、用法及个别句子的停顿、重音、语调等;



2.明确要了解词句:一是课文中的新词或新句式;二是关乎课文中心意思的词句;三是拥有引申含义的词句。



3.明确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是抓课文内容;二是抓重点词句。



小学生学习朗读更重在实践,所以强调几点:



保证读的时间。一节课至少一半以上时间在朗朗读书,而不是应对应接不暇的提问。初读要实,读悟阶段要给群体练读的时间,不要成为优生展示朗读的舞台。



重视朗读指导。



(1)关注提示语。读对话多的故事,要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和对话中的标点符号,借助提示语体会人物的处境和感情。还可以启发学生给人物对话加提示语,通过加提示语进一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



(2)加强角色体验,即换位体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当时的情景(你是文中的某某,此时此刻你怎么想?)你就是小熊,每天要苦练跳的本领,你想说些什么?你就是小猴子,他们都说葡萄是酸的,你为什么还要吃呢?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身份模仿。朗读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说话人的身份,比如谁来读和蔼可亲的邓爷爷的话,这样提示,有助于很快进人文本角色。



(4)朗读与想象结合──培养语感。边读边想象,可以让孩子把想象到的描述出来,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创设朗读情境也非常重要。



(5)范读引路。学生读不好时需要教师范读,教师备课要备朗读,怎样读就算读得有味,自己先练。推见课例《酸的和甜的》。



3.渗透阅读方法,训练阅读能力。使二年级的教学重心完成从识字向阅读的过渡。



继续巩固一年级阅读方法──“了解内容、圈划词句、边读边想”,



开始训练──“理解词语、展开想象、提出问题、摘抄词句”新的阅读方法。



渗透“提问指导”



A课题质疑。学会质疑、梳理,形成习惯。列举一单元三个课题:



1秋天的图画2黄山奇石3植物妈妈有办法



针对课题,做有意义的质疑训练。



第一课:



a最常规的做法: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是一幅怎样的图画?是谁画了这幅图画?这恰是短文的内容。可以。



b换一种思维呢。



孩子们,秋天到了让你来画秋天的图画,你最想画些什么?让孩子先尝试来说说,调动的是经验,练习的是思维和表达。然后来读课文,我们看看作者画的是怎样一幅图画,来欣赏和验证。有阅读预测的介入。不仅提升阅读兴趣,也是阅读习惯和方法的渗透。



第二课:看课题──黄山奇石,课文写什么很明了。题眼在哪?“奇”,引导学生学会读题,针对题眼来质疑──哪些奇石、奇在哪?教学可以围绕“奇”展开。



第三课:借助课题质疑,能够梳理出课文的内容线索,哪些植物妈妈,他们的办法分别是什么?来清晰的进行教学。



所以要用好“课题质疑”,把它作为渗透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的有效的策略。



B从课文的疑问处质疑。



疑问,教师提出和学生提出效果会截然不同,如《酸的和甜的》,第一段狐狸说葡萄是酸的,读到这里可以问问学生你们有什么问题吗?这比教师提出更利于学生思考。



许多课文都在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主题,所以我们可以在这些关键处提问,如:P26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猜猜老师会梦到什么?P29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P32元元在后悔什么?P36我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我肩上担负的责任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阅读体验讨论。



C在关键的词句处质疑。考验的是教师解读文本的功力。



如《清澈的湖水》“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皱纹是写人的,为何写湖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9课《父亲和鸟》为什么“树林和鸟最快乐的时刻,也是父亲最快乐的时刻”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引导孩子来质疑。学会提有价值的问题。



不要担心孩子不会问,会就不用我们教了。可以针对句子提问,读了这个句子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引起他的思考,久而久之形成习惯。



D引导学生关注泡泡中的提问。泡泡中的问题不仅问在关键处,也在引导学生学习质疑,要在教学时随时抛出做思维的训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14:12:00 | 只看该作者
(五)重视语言积累。

本册要求积累的内容有:
描写秋天的词语和句子
常用字的扩词词串
带有“地”的短语并尝试运用
有关团结协作的词语和谚语
教材中的比喻句并尝试说写
全册要求背诵的课文
语文园地中所有的读读背背及成语积累要坚持“先吞噬,后反刍”,不必细讲。
四首诗文+课外15首(必背31──45)


语文素质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具体策略:

强化诵读。

朗读、复述、背诵是吸收、储存、积累规范化语言的主要途径。经常诵读教材中规范精美的语言,就能在记忆中积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自身的语言,促使个性化的语言日趋规范、成熟,达到“久熏幽兰人自香”的效果。

注重联系。

将语言材料与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生活经历结合起来,建立多向的联系,学生积累的就不仅仅是语言材料,而是伴随着丰富内涵的“语言合金”,久而久之,便会融化到学生的生活中、情感中去,形成语文素质。例积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与阅读经验《小鹿的玫瑰花》、与学生的爱心经历链接起来,才有实践意义。

3.学会辨析。联系重在求同,辨析重在求异,让学生学会字、词、句、段的辨析,有助于积累的准确性,提高积累的效果。

4.定期梳理。

定期的回顾梳理、分类,甚至选择性的词串练笔,会使学生自觉在交际实践中运用,使语言精致而典雅。

(六)课外阅读。

每周必须保证一节“课外阅读”课,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与交流;

要求:能选读自己喜爱的书;能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告诉别人;养成每天看书或读报刊的习惯,阅读时间每天不少于30分钟,阅读总量达到5万字,分解为每天416字,坚持不懈,定能达标。推荐读物:

1.《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2.《鼹鼠的月亮河》(月光岛丛书)王一梅

小鼹鼠米加非常另类,鼹鼠都以挖掘为专职,米加却喜欢仰望天空,自己稿发明创造。他的爸爸米先生都奇怪:他是鼹鼠吗?后来,米加在家人的担忧中出走了。但他却获得了成功,他通过执着,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友情甚至是爱情。他成为了明星,成为了自己家乡月亮河的宣传形象大使,甚至他还有机会成为令人羡慕的富翁。同时,建议老师们也看一看,先生与刺猬先生对米加的教育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方式。两者对比来看能给我们家长和老师更多的启示。

口语交际

1重视创设情境。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如《秋游》,干巴巴的谈秋游,不如创设这样的情境:

情境一:大家都喜欢秋游,可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有些老师反对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我们可以自由组合,想好组织学生去或不去的理由,讨论如何说服对方。学生在小组内扮演各自的角色,进行对话沟通。选择一两个小组进行汇报。

再如第五单元《合作》。

注意创设情景。如教师可以先讲一个班级中比较典型的合作故事,让学生讨论这件事受到的启发;然后再引导回忆自己和别人合作完成某件事的经过进行交流,把评价重点落脚于两个方面:一是谁做得好,一是谁讲得好,既规范语言,又指导行为。

也可以交际前安排一次合作,唤起回忆,再做交流。

2.设计多个回合的交流,体现语言的发展过程。

再如《秋游》,情境一后可设计情境二:学校广播室准备播报各班制定的秋游方案,小记者会来采访大家。小记者会问些什么,我们怎样把自己的秋游的准备工作说得井井有条,大家在小组里演练。小组汇报模拟记者采访的情景,教师组织评议。

情境三:全班评选出最佳方案,让指定出该方案的同学向老师汇报他们的方案。。

3规范语言。不要只关注说了什么,还要注意怎么说的,例委婉地劝说──你这样做太过分了(指责),换一种委婉的说法,是不是这样做更好一些。。引导学生如何用词,把句子说完整,说明白。学生的词汇积累少,有的用词是一知半解,教师要注意用词的准确训练。

4.评价要多元。更重视学生评价,这是有效交际的保证,可以促进听说能力的提升。教师可这样引导:“你认为他说得怎么样?”“他的哪个词用的好?”“你是怎么想的?”教师要延缓评价,先听学生的看法,再做评价。

5.提前准备。口语交际教学,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例如〈保护有益的动物〉,根据孩子的认知程度,需要提前去了解有益的动物有哪些,他们的处境如何?有了这个前提交际才有质量。

课上:说说你所知道的伤害有益动物的现象。穿插播放有益动物被伤害的录象。说说如果你是被伤害的动物,你想说什么?完成讨论:怎样保护?

6.重视日常交际。除了专设的口语交际课,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写话教学

1.重视培养观察能力。

二年级目标:抓特点、有重点、有顺序、会联想。

教师指导,要以学生的问题例文为载体,有抓手地进行指导。如写小白兔,有的学生写的无重点、没顺序。如何指导?(毛茸茸,四条腿,爱吃青草)

──评写得怎样、怎么改。如何抓小白兔特点,可以补充长耳朵、短尾巴、三瓣嘴、跑得飞快……

──还要改得有顺序。

──再尝试加入联想,看到红红的眼睛、湿漉漉的鼻子分别联想到了什么?等等,这样指导对孩子的写话才会有帮助。

2从读学写

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仿写语段、续写结尾、练习补白。让孩子主动地去学习语言和积累语言。

要注意课后的句段仿说、仿写练习。例如,学习说写比喻句。

在一年级教材中,我们就已经接触了许多比喻句,从感知到体会,到今天的说写运用,教材安排是有梯度的。P131课后练习安排仍然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出现例句,体会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熟悉的事物来仿说,可借鉴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图画(燕子的尾巴──剪刀)的形式来练习,之后再逐步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

3.加强听写句段练习。是规范书面语言的策略之一。

听写句子一般安排至少听两遍。第一遍,只听不写,想想这句话先讲了什么,后讲了什么。第二遍,听写,注意用词、停顿处该用哪些标点。最后再做订正。这样安排一举多得,既引导学生关注了句子的内容,关注表达的用词和标点使用,又训练了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发展了思维,对写话是大有裨益的。

4.开始写日记,学习记录生活。

六单元安排了日记两则,内容真实而感人,学生既会为文中小姑娘的改变所感动,又会从小姑娘真实的记录生活方面受到启发。

教学本课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更加规范自己的日记,从格式上对照反思,从内容上借鉴启发,文中小姑娘的日记就是记录生活,记录自己所感所想;像文中的小姑娘一样,一件事还可以连续着记录,把心事和想法写完整。但日记不是流水帐,写之前要想想:今天发生的事中最有意义的是什么,最有趣的是什么……一定要选自己最想写的话去写。

日记内容要给以引导。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还可以开展活动,引导记录。

5.培养良好的写话习惯。

鼓励孩子写完后自己读读小作品,逐步达到文通字顺,消灭错别字。

教师要随时纠正方言,定期消灭口头语。

写后圈划自己写的好词佳句,鼓励用词

养成先想后写,想清楚了再写的习惯。

6.丰富写话内容和形式。

通过看图写话、观察写话、阅读写话、编写童话等方式,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自己想说的话。要结合阅读和口语交际课,鼓励学生多写话。评价学生的写话要宽容,多激励,使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消除畏难情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6 15: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