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一堂数学观摩课的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4: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一堂数学观摩课的反思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郝寨中学 张翠丽



内容提要: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的路径,教师反思的主要类型是对行动的反思,是指发生在行动前和行动后的反思,包括课前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和计划以及课后对课堂事件的思考,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经验量的增加,反思可以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效地解决教师在教育中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



关键词:反思;教学实录;设计改进;效果比较



著名教育家胡森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借助逻辑推理的技能和自行推敲的判断积极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批判分析的过程.”在反思中,教师为了达到对个体行为的高水平理解和感悟,积极扮演一个双面人的角色,即教师既是舞台上的演员又是舞台下的观众和评论者,正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培养了良好的自我意识和改进教学的能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新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利用教学反思对自己的信念、假设、活动过程以及学生的表现等做细致的观察和深入分析,并对一些问题与同事们相互观摩和研讨,这样教师最终会看到自己“所倡导的理论”与“所采用的理论”的不一致,看到自己行为的偏差,在“所倡导的理论”的引领下纠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使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下面就一节数学观摩课“等可能性条件下的概率”课后,谈谈自己的几点反思.



一、课堂教学过程



本节教材内容是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数学》第十二章“认识概率”第二节“等可能性条件下的概率”.根据本节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新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



(2)       进一步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意义,会列出一些类型的随机试验的所有等可能结果(基本事件),会把事件分解成等可能的结果(基本事件).



(3)       理解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即古典概率的两个基本特征,掌握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即古典概率的概率计算公式.



为了落实这些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本课执教者对教学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体现在:首先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评价可行性方案,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再通过练习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其教学过程一教学片段如下:



教学活动1:师:(出示一个盒子)盒子里有8个白球和1个黄球,如果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思考后请猜测?



教学活动2:学生分组摸球,记录自己摸球的结果,并与组内同学交流摸球情况,最后分别汇报个小组情况.



教学活动3:(教师总结):这个游戏告诉我们,虽然事情的发生是不能确定的,但是是有大有小的.



二、对教学活动的反思



1.探究活动的实际效果不理想



由于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过于追求学生“动手做”,总想着交给学生的任务多一点,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教师的目的是要学生“感受可能性的大小”,但从课堂教学效果上来看,学生不清楚自己动手操作的目的是什么,学生的活动只是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只是在执行老师的一个个指令,而不是一种真正的自觉行为.这样的探究活动缺乏主动性,学生思维含量不高.另外,从课堂实录来看,教师先告诉学生盒子里放着8个白球和1个黄球,再让学生猜测摸出哪种球的可能性大,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说明相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说,这一问题思维含量不足,缺乏“挑战性”,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那么接下来的明知最终结果的实验活动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学生经历一番“摸球”,仅仅是验证结论,学生在实验中只是充当一个“操作工”,而不是以一个“探究者”的身份出现.



2.时间少与内容多的矛盾解决不好



体验“等可能相等”对于长期习惯于确定性思维的学生来说,是何等艰难!他们很自然拥有大量貌似正确实际错误的想法严重影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于本节课的教学,不做实验、不分析,学生似乎理解的很顺利,但做了实验之后,却是另一番景象:越分析越糊涂,教师试图说服学生的理论显得苍白无力,于是便想尽一切办法,选择相似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理论来草草收场.从本节课堂教学设计上看,指教者无疑认识到这一问题,并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设计了操作实验,由于教师过于追求学生“动手”操作,所以学生的实验探究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实验的评价、探究结论的落实环节仓促进行,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大量重复实验本身,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而实验之后对数据的分析,才能让学生体验随机事件的另一特点“偶然中的必然”.要想体验“可能性”的丰富内涵,实验是无可替代的,而且应舍得花时间.所以解决这一矛盾,应充分地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充分估计利用,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来实现.



3.教学设计受教材的束缚较大



纵观本节课堂教学,教师自己的头脑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教教材”的观点,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获得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要按教材的思路和要求进行教学设计,这就限制了自己的创造性和教学的个性化.如在本节教学设计中,设计“摸球”让学生感受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随机性,但事先告知盒子里有8个白球和1个黄球,下面的动手实践仅仅是“动手活动”,而不是主动探究,倘若改成盒子里有黄球和白球共9个,用什么方法确定黄球白球的数目,由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并通过动手实践探索问题的答案,最后打开盒子进行验证,如此改变,学生不仅感知了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大小,而且在探索活动中学习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了合情推理的能力.这种设置认知冲突、预留思维空间,更多的是在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维活动,很好地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的思想.



三、对教学设计的改进



经过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对本节课教学设计进行了适当改进,且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检验,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主要教学流程改进如下:



教学活动1:师(出示一个盒子)同学们,这个盒子里放有白色和黄色的球共9个,而且两种球的数量是不相等的,如果不打开盒子看,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哪种颜色的球多吗?



生1:可以猜,我猜白球多.



生2;我想不能确定,如果瞎猜,即使猜对了也只能说明运气好.



生3:(迟疑地)老师,我有个办法,能不能用以前学习的摸球的方法,每次摸出一个球看看颜色,然后再放回去再摸.多摸几次,最后看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多,就说明盒子里这种颜色的球多.(学生鼓掌.)



教学活动2:师:大家明白他的意思吗?讨论一下,他的这个办法可行吗?谁来解释一下?



生(总结):我们认为这个办法行,可以从摸球的次数中判断哪种颜色的球多.摸出次数最多的那种颜色的球,就说明这种颜色球的个数多.



教学活动3:师:好,我们来做这个实验,请大家注意实验要求:每人每次摸出一个球,记录员记录结果,把球放进盒子,摇一摇,下一位同学继续摸,每组共摸20次,然后各组汇报各组的结果.



生1;我们摸了20 次,白球出现15次,黄球出现5次,所以我们认为盒子里的白球多.



生2:我们组也认为白球多,因为我们摸了20 次,白球出现了17 次,黄球只出现了3 次.



师:(总结):从各组是摸球数据来看,我们推断盒子里的白球可能多一点,我们的推理是否正确,最终还得——打开盒子验证一下.



(打开盒子,展示8个白球和1个黄球)学生欢呼雀跃.



教学活动4:师:如果把这几个球放回去再摸一次,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会不会一定是白球?



生1:不会.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生2:我也这么认为,同时我想:盒子里的白球多,黄球少,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小.



师:(总结):说得真好,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你们对“可能性”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通过对以上教学片段的反思分析,我们有效地提高了自己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的教学质量,所以养成善于对活动的情况和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将会有力地促进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的提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 23: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