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二下口语交际《可爱的动物》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17:2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低学段(1~2年级)的写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要求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将参与交流、讨论的热情,转换为运用语言文字与人沟通、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通过评选“动物明星”活动,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使写话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勇于创新,并且养成写真话的良好写风。为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做好过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爱心。  
    2、能口齿清楚地按不同角色向别人了解、介绍喜欢的动物。  
3、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能把一种动物的外形有条理地写下来。     
学情分析:
《可爱的小动物》是新课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练习4中的说说写写的内容,安排这次写话其目的是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孩子们的天性使他们本身就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说小动物和写小动物,孩子们都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他们会很感兴趣,困难的是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去说才能说清楚,他们不会很有条理的去介绍自己所看到和了解到的,觉得肚子里有一大堆话,可真正要说要写时却“无从下口,无从下手”,所以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并用语言表达,交给他们方法,能按顺序介绍清楚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教学重点:
能够用通顺完整的话说出小动物的样子、习性,并按顺序写下来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口头表达,并用通顺完整的句子写下来。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娃娃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主题
     1.同学们,有人送来一段视频说一定要让我们看一看。(播放视频)那天鹅湖畔的小石屋到底是干什么的呢?咦?谁又给我们一封信?让我们打开看一看(播放语音) 这节课乔老师就教给你们怎样才能更好抓住动物的可爱之处进行介绍。伸出手指笔跟我一起书写题目(板书:可爱的动物)。孩子们这节课如果你能够积极发言,仔细观察,善于聆听,都你一定会完成园长的任务,成功的来到小石屋,跟小动物朋友亲密的接触。
二、观察动物,练习说话。
1.(贴出动物园的地图)为了让大家对动物园的情况更加了解,园长给发了一份动物园的地图。大家看一看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呢?
2.园长给我地图之后我就先挑了一个我最喜欢的动物,并帮它写了简介卡,自己读一读猜一猜它是谁呀?(课件出示)
3、指名回答,根据回答出示谜底,展示实物。
4、你是怎么猜出是兔子的?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突出兔子的特点(课件出示)——雪白的毛    三瓣嘴    长耳朵    红眼睛等词语。这些就是小白兔的特点,我们在帮小动物做介绍时首先要抓住它们的特点。那怎么样才能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呢?我们平时要做一个细心观察的孩子。(板书:抓住特点)
5、其实这段话不但告诉我们小白兔的特点,而且还是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指名说——注意观看实物引导——先写了:小白兔的毛……)先是远远看到兔子,什么颜色?来到小白兔跟前,又细细看(出示:整体到局部)另外我们还可以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这样按照顺序一说,别人听起来就更清楚了。另外如果能在你的语言当中加入一些优美的词语和比喻句,这样就更能展现小动物的可爱了。
6、有一只小动物啊它着急跟大家见面,看它来了,你们谁想来帮它介绍呢?学生练说
三、推介“饲养员”练说
   1.可爱的大象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动物园中还有好多的动物呢?四人小组快速讨论你们喜欢什么?不能重复
   2.现在你们都把小动物领走了,四人小组仔细观察你的动物朋友,讨论怎么帮它们介绍呢?
四、自由习作,师生互评 
1.小朋友们刚刚大家都帮小动物们介绍的非常好,我们现在需要把小动物的这些特点写下来寄给园长参加下一轮的竞选,现在把你的动物朋友的自画像旁边配上介绍吧。
2.上台展示。
五、作业:
回家给你的爸爸妈妈或者院子里的小朋友介绍一下你的小动物朋友。
板书:
可爱的动物
抓住特点
按照顺序
从整体到局部
从头到尾
用上好的词语和比喻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13: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