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0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绪言备课综合资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1: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中学 刘 虹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过程和方法:
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课题分析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起始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一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许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由此产生了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教材抓住这种情感,导出了“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并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魁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不同于以往教材中的绪言课,属于非知识性教学,其编写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生活走进化学。这就为教师创设了较大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自由度。教学中,建议通过趣味性实验、图片、影像资料、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等创设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从而产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加深对化学的了解。
设计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做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看书上的彩图,感知到化学真奇妙→学生看录像带,初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带着问题,学生看书,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例子。初步感知“观察”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假设“没有化学”,让学生预测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进一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指导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课前准备
课前在一张白纸上用无色酚酞写上“化学”两字,将纸张贴在黑板中央。让学生将碱溶液喷向白纸,出现红色的“化学”两字。 创设趣味性化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导入
要求学生看教材中猫插图、图1-9及图 l-10  看图片思考  让学生在欣赏精美的图片中感知化学的魅力,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讲解]这些精美的图片都与化学密切相关,都是用化学方法制成的特殊材料产生的神奇效果。这节课,我将与大家一起走进化学世界,领略化学魅力。   结合图片中有关化学材料的介绍,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作用下,深切感受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化学情感。
创设情境
(引导发现)
[播放录像]:
走进化学世界(或幻灯片)
[欣赏]:
走进化学世界
利用录像(或幻灯片)中丰富多彩、接近生活的画面,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l.什么是化学?
2.化学与人类的关系?
阅读教材后,分小组讨论,交流对化学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介绍]普通铜制品和纳米铜的性质与用途,提高学生对“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的认识。   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对化学科学的认识,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
从人类衣、食、住、行的角度,列举大量的事实,说明化学与人类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引发学生对化学的亲近感,感知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让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或事例。
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确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的学习意识。
深入
探究
[假设]: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小组讨论,提交结论。让学生在猜想,解疑中体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归纳
总结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用好化学,能造福人类,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让学生真正理解“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内涵,树立学好化学、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学习
方法
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上,给予指导。
活动与作业
1.阅读“绿色化学”。
2.预习课题2。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化学学习方法。
(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1:32:00 | 只看该作者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设计之一

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  朱增华
教学理念:“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教学的初步体验。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化学及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初步感知学习化学的科学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兴趣,了解化学发展史及学习化学有什么用。
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策略:生活实验激发兴趣──阅读思考──讨论答辩──归纳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体会】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是初三学生上的初中化学的第一节课。这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化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而教学难点是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上。整堂课的设计围绕在难点的突破上,从板书设计即可看出,左、右两边设置的均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将“化学学习档案袋”这种新的、多元的评价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从第一节课学生就能知道:新课程关注的是学习过程。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改变过去旧的教学方式,除做了三个兴趣实验和必要的点拨、激励性语言外,主要学习问题均由学生自己看书、讨论、答辩等直接参与学习过程来解决,并且收效良好。在作业的布置上,也充分体现了自主性,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来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事实证明:普通学校的学生也有自学能力,只要我们执著地按新课程要求去做,一定会有效果的。本堂课的不足是:教学时间太紧,学生讨论时间不够充分,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课时,让学生充分展示才能。
*本文原载《化学教学》2004年第4期,现刊出时略有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1:32:00 | 只看该作者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设计之二

无锡市江南中学  陆 菁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技能目标:怎样学习化学?如何学好化学?
情感目标:化学为人类发展所做的贡献,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化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观察实验,阅读讨论→归纳小结,指导学法。
【教学用品】滤纸、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浓氨水、浓盐酸、集气瓶、玻璃片等用品。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引言】同学们,今天陆老师首先来给大家“变几个魔术”,严格来说是做几个实验。请看下面的演示。
【演示】将两只预先已分别滴入几滴浓盐酸与浓氨水的集气瓶口对口,抽去玻璃片(如下图所示)。
师:观察原来两只集气瓶是否有异样?
生:都是空瓶,无异样。
师:抽去玻璃片后,有什么变化?
生:空瓶中出现大量白烟。
师:怎么回事?如何解释?
(学生思索,同桌同学小声切磋,最后还是摇头。)
师:目前还无人能解释,那我们就暂时放一下,先看下一个“魔术”(实验)。
【演示】预先在两张圆形的滤纸上用酚酞写上化学二字,将两张滤纸贴在一张长方形的白纸上,再贴在黑板上(如下图所示)。
师(指着滤纸问学生):白色的滤纸有什么异样吗?
生:看不出,好像什么都没有。
师:再将一喷壶中的液体(氢氧化钠溶液)喷少许上去,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
生:出现了红色的“化学”二字。
师:很惊奇吧。下面还有更惊奇的,陆老师又将另一喷壶中的液体(稀盐酸)喷少许上去,请同学们继续观察。
生(惊讶):看,红字又没有了。
(班级气氛热烈,很多学生都在讨论,既想解释,但又解释不清。)
师:以上实验用你们现有的知识(已学过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知识)能否解释?
生(摇头):无法解释。
师:是的,目前我们还无法解释,但在这里我们将这两个实验的原理留给大家思考,谁最先解释出原因的,陆老师有奖。好了,言归正传,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点题】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二环节:阅读讨论,开阔视野。
教师指导学生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内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4.怎样学习化学?
阅读后,学生讨论,同桌、前后桌学生都可讨论交流,回答问题:可辩论,包括提出新的问题。
师:有同学知道什么是化学吗?
(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很快根据教材第3页的内容回答。)
生: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师:化学这门科学是现在才有的吗?有同学知道化学的发展历史吗?
生:很早就有化学这门科学了,古代就有了。
生(反驳):不是,化学建立至今只有200多年。
(学生争论较大,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化学如下的发展阶段。
1.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2.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
3.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
4.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5.绿色化学: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
师:化学的发展史中记载了很多,也经历了很多,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化学家也很多,如居里夫人、拉瓦锡等。同学们可用课余时间上网或查阅图书资料,了解到更多与化学有关的知识。
师: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经过漫长的历史建设起来的化学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制造出了很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如书上讲的超导体、记忆金属等。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治病救人,保障人体健康。
:农药、化肥的发明和使用,使农作物高产满足人类的需求。
:但农药、化肥也带来了污染。
……
(学生回答热烈,回答中有课本上介绍的知识,有课外知识,既有关于化学对人类的贡献,也有关于化工生产带来的危害。)
师:同学们讲了很多,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
第三环节:归纳小结,指导学法。
:我们要学好化学,一定要上课认真听讲。
:一定要积极思维。
:一定要认真完成化学作业。
:一定要不懂就问。
……
师(学生回答了很多,教师进行归纳。):要学好化学必须做到以下“六个字”。
动脑──思考、反思。
动口──提问、交流、解答。
动手──实验操作、探究、验证。
【结束语】师:本节课,同学们看了、说了、知道了什么是化学,化学的简单发展历程及化学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观点填空,并用3~5句话说明自己的观点,化学使世界___________。
2.附加(由自己决定可做也可不做):查阅资料解答陆老师课前2个实验的原理。
【本节课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后记】
从做实验时学生全神贯注的神情和讨论交流的热烈气氛以及第二天就不断有学生来解答实验原理的行为,可以看出本节课已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已被激发,以后的教学中要考虑如何保持学生这一份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同时,学生反映作业布置得很有特色和个性,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自由度大。看来以后的作业设计上也要动一动脑筋。新课标、新教材、新课改、新教法、新的作业形式,一切都要有新特色,要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1:33:00 | 只看该作者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策略

江苏省无锡市胜利门中学 秦蔷云

课题
名称
学习目标
教学策略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能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2.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课题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通过趣味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本课题的教学有如下策略可供参考。
    1.魔术表演。
    (1)魔棒点灯。
    在酒精灯的灯芯里预先放有少量高锰酸钾,将玻璃棒预先插在盛有浓硫酸的试管里(试管里的浓硫酸不要被学生看出来)。表演时将玻璃棒点在灯芯里的高锰酸钾上,即可产生火焰。
    (2)水变“牛奶”,“牛奶”变水。
     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继续吹气,浑浊变清。
    (3)白纸显字。
    预先在白纸上用NaOH溶液写好“奇妙化学,源于生活”八个字,晾干呈无色,将稀氨水贮于小型喷雾器内,表演时,将氨水喷在白纸上即可显现出8个红字。
    面对学生好奇、兴奋的眼神,教师很自豪地告诉学生,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播放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录像。
    3. 小组交流“你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荐组内最好的1个同学到全班交流。(针对不能很好合作的小组,让他们加强合作重要性的体验)
    4.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以下要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学习化学的要求:
    ①认真预习,重视实验。
    ②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③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探究。
    ④独立完成作业(包括书面、手工、调查、研究等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1:34:00 | 只看该作者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实录及评析


执   教 湖北汨罗市白塘中学  湛兴和
指导与评析 湖北汨罗市教研室   钟 琛
      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于志辉
教学过程
点评
  (课前播放课件录音乐《茉莉花》) 师:我们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学期,在新的学期中我和大家一起将走进一个新的领域,这个领域中的许多知识目前相对于同学们而言,有如这张白色的纸一样(出示一张用酚酞试液写有“化学”字样的纸)是一片空白。但是通过我们的学习和探究,这个领域中的许多知识会呈现在我们面前。首先,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
生(举手):让我来。(将嗜哩水瓶中装的NaOH溶液喷洒到白纸上,立即出现红色字样“化学”,生呈亢奋状态。)
师:我和大家一起将走进的这个新的领域就是──
生:化学。
师:让我们走进化学世界。
(课件展示: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师:不知同学们去过武陵源没有?
生:(议论纷纷,有的答去过,有的没有)
师:武陵源有一个著名景点:黄龙洞,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造就的地下迷宫。
看完片子后,谈谈你的感想,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
(课件展示:黄龙洞风光)
生:看完此片,我完全被黄龙洞的美好风光吸引住了,我为我们祖国有这样的美好河山而自豪。
生:这些黄龙洞中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形成究竟要经过多长的时间呢?
生:解说员说“水中溶解的矿物质”究竟是什么呢?………
师:这些同学提出的问题你能给出科学的解释吗?
(生不语,呈思索状)
(课件展示:中国人上天了)
师:这是发生在我国的航天科技中一件大事,你知道吗?
生:神舟5号上天
师:对,神舟5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环绕地球19圈后顺利返回,飞船是靠什么上天的呢?
生:火箭中的燃料燃烧时产生的能量将飞船送上天。
师:不错。那么猜想一下飞船的外壳可能具有哪些优越的性能呢?
生:硬度大,耐高温。
生:不受大气影响。
生:耐腐蚀。
……
师:同学们猜想很不错,对国家尖端科技了解也较多。让我们再继续观察。(课件展示:隔水透气鸟笼,焰火使夜晚绚丽多彩)。这些鸟笼具有哪些特点?焰火燃放时五颜六色,为什么?它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这些问题你能给出正确的回答吗?
(生思索,无语)
师(停顿一会儿):要对这些现象作做出科学的解释和回答,我们就必须学习化学,学好化学。
(生兴奋,面露求知若渴之情)
师:究竟什么是化学呢?(课件返回到:中国人上天了)
我们猜想飞船外壳的优越性能是构成飞船外壳的物质的性质(在图片上方课件展示:“性质”字样),而这种物质的性质是由它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的(课件展示:“组成、结构”字样)。飞船之所以能够上天,是燃料燃烧时发生了变化(课件展示:“变化”字样),产生了巨大的能量。这里涉及到的有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这些都是化学研究的内容。那么,同学们能否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呢?
生:化学研究的内容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
生: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课件展示:化学的定义)
师: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天天和身边的物质打交道,我们也就生活在化学的世界里,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课件展示:铁锅烧菜)你知道铁锅烧菜有哪些优点吗?
生:可以防止贫血。
师:对,它主要可以防止缺铁性贫血,国内外许多地方都推广使用铁锅。
师(课件展示:白色污染):人们随意丢弃的塑料垃圾形成了白色污染,破坏了我们的环境,损害了我们的健康,你有过这样的行为吗?
生(情不自禁):有。(其他同学目光投向该生,该生脸红了)
师:这位同学很诚实。希望有这样行为的同学以后改正,无则加勉。你还能举出我们身边可能与化学有关的实例吗?
生(举手后主动站起):我家厨房中的食盐、醋可以用来调味。
师:不错。
生:我农村的爷爷家有一个沼气池,可以用来煮饭、烧菜。
(学生不用老师示意主动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生:我家今年做房子时用到了许多建筑材料,大理石、双飞粉、铝合金等。
生:非典期间,我们学校经常用过氧乙酸消毒。
生:我家窗户生锈了,我爸爸将窗户用砂纸打磨干净后再涂上油漆,可以防止铁生锈。
……
师:同学们回答都很积极,对身边化学的感受也很深。你还能举出在现代科学,高新技术中化学的应用吗?
(生无语)
师:请同学们先自学教材P.3-4,书本老师告诉了我们什么?
师(半分钟后):请同学们汇报你的自学成果。
生:利用纳米技术制作的纳米铜。
生:高分子材料。
……
师:这么多的同学给我们列举了这么多的例子,可见化学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多么的密切。在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处处留心皆化学。请看探究一
(课件展示:探究活动一)
师: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
A组代表(两分钟后):鉴别白开水和白酒①尝味道;②点火;③闻气味。
B组代表:鉴别洗衣粉和精盐 ①可以用手摸,洗衣粉很滑;②尝味道;③溶于水,起泡沫的是洗衣粉。
师:不错。
C组代表:鉴别汽油和水 ①闻气味;②点火;③将它们倒在地上,看谁挥发快!④测量密度。
师:对!
D组代表:铜丝和铁丝 ①颜色不同,铜丝红色,铁丝银白色;②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硬度不同,铜丝较硬,铁丝较软。(一名学生马上反对:铁丝也很硬。学生立即议论纷纷)
师:这位代表很不错!讨论问题时还用到了我们将要学习的重要的化学知识“分子构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是铁的合金,所以硬度大。其实纯铁较软,请继续。
D组代表:③可以测电阻,电阻大的是铁。
A组一学生(马上插言):测电阻时要规定它们的长度和粗细。
师:这位同学的物理知识很扎实!刚才同学们讨论提交的结果很好,提出了许多好的方法。其实这些鉴别方法是根据它们的性质决定的。但是以后请同学们注意,在实验室中我们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实验时也应该取少量样品。
师:我们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呼吸作用,请参与实验。
(课件展示: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
(学生上台实验,并表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讨论: 假如没有化学,展开你的想象,设想世界将会怎样?)
师:本节课中,同学们思考和回答问题都很积极,我们合作得很好。课后,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请将它们整理并记录下来,装入自己的成长袋中。还有一个课外探究实验,请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完成。
(课件展示:课外探究实验──将一枚新鲜鸡蛋浸入盛有200 mL食醋的透明茶杯中,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现象;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內会留下水垢,请你设法除去水垢(水垢成份与蛋壳相似)。请记录下你观察到的现象和你的实验设计。)
    创造趣味性化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的参与从一开始就从实验入手,让学生潜意识中体会到实验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和奇妙化学现象,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并激发了学生探究化学的欲望。

让学生提问题,谈感受,畅所欲言,活跃了课堂气氛。



紧扣国家重大科技成就,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没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参与交流时尽管不甚严谨,但只要不是明显错误就应给予鼓励。

设疑,让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化学定义的引入是本课题的难点,利用已有的课件资料,导出化学研究的内容,水到渠成的引入化学的定义。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虽为课堂小插曲,但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






学生踊跃站起回答问题,可见学生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生活中的例子信手拈来,可见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之深,同时也理解了“从生活走向社会”。








由此及彼,让学生理解了“化学走向社会”。



结合生活经验,通过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小组提交结论,学生情绪异常激动。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并让学生体验了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师主动参与讨论,和谐了课堂气氛。

虽然答错,仍给予鼓励,很好地鼓舞了学生,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自己提出问题自行解决,并与其它科目串联,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适时点拨鉴别物质的一般方法,并为课题2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讨论热烈,机动控制时间,再一次让学生自我体验化学的重要性。
自我评价。
课外延伸,浓厚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1:39:00 | 只看该作者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设计案例


湖南省汨罗市白塘中学  湛兴和
湖南省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于志辉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富有趣味并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从第一节课起,就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产生渴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提供与化学有关的影响人类进步的资料,引出课题和化学的定义,并运用实例使学生对其有较为透彻的了解。教材注重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充分体会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所在。
本课题内容注重“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要淡化“化学”定义识记,强调研究的对象,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中,加强对化学的认识和感受。本课题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难点是正确理解化学的定义,体验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通过组织学生列举大量的实例,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鼓励学生主动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本课题基本上是非知识内容教学,所以本课时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感受化学、体验化学、认识化学。
本课题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②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本课题教学主要采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展开,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本课题教学应体现如下主要特征:
1.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
2.特别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注重让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
4.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5.激励与评价
(1)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关注在合作交流中表现的情感、态度的发展。对参与程度的评价,主要对学生能否主动地与同学合作,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等方面来考查。对学生思维合作的评价,主要是通过交流去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2)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评价,实际上是对学生化学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经过猜想、探究、交流等活动,以及能否有效地解决问题来评价。
整个评价以激励为主线,学生通过互评与自评,对各个环节进行及时评价与调控,以达成既定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还应加强学法指导,切实组织好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应尽可能更具动感、美感。
二、教案
课 题: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授课人:湛兴和
学  校:湖南省汨罗市白塘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重 点
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难 点
正确理解化学的定义,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
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开放式教学。
仪器药品
NaOH溶液(用嗜哩水瓶盛装好),用酚酞试液写有“化学”字样的纸(表观为白纸),白开水和白酒,洗衣粉和精盐,汽油和水,铜丝和铁丝,澄清的右灰水。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语:新的学期,我和大家一起将走进一个新的学习领域,这个领域中的许多知识目前相对于同学们而言,有如这张白色的纸一样(出示一张用酚酞试液写有“化学”字样的纸)是一片空白。但是通过我们的学习和探究,这个领域中的许多知识会呈现在我们面前。首先,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课件展示课题)
学生代表演示:将NaOH溶液喷洒到白纸上,出现“化学”红色字样。
  创设趣味性化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化学使
世界变
得绚丽
多彩
①播放录像:《武陵源风景──黄龙洞 》
②课件展示:《中国人上天了》
③课件展示:《隔水透气的鸟笼》
④课件展示:《焰火使夜晚绚丽多彩》
适当小结,适时赞许鼓励。
观后,谈感想,提问题。(如:黄龙洞中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形成究竟要经过多长的时间呢?又如:解说员说“水中溶解的矿物质”究竟是什么?……)
猜想飞船外壳的优越性能等。
猜想鸟笼材料的特点。
提出问题。
  通过了解一些奇妙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欲望。




    针对上面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尝试能否做出比较科学的解释。
    课件展示:中国人上天了,结合图片阐述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组成、结构、物质的变化等内容,揭示化学的研究对象。
    小结:化学是……
    思考,学生处于兴奋状态。

    感受化学的研究内容。
  设疑,激趣。 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化学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天天和物质打交道,化学无处不在,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课件展示:“铁锅烧菜”、“白色污染”。你能举出我们身边可能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例吗?
你还能举出在现代科学、高新技术中应用化学的实例吗?
    观看感受。
    思考、讨论。
    自学教材相关内容,思考、讨论、汇报自学成果(如:利用纳米技术制作的纳米铜,高分子材料等)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让学生理解“从生活走进化学”。
    让学生理解“从化学走向社会”。



  课件展示探究活动:
  (1)用生活经验鉴别物质;
  (2)探究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的组成特征;
  (3)假如没有化学,展开你的想象,设想世界将会怎样?
分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提交结论:鉴别白开水和白酒;鉴别洗衣粉和精盐;鉴别汽油和水;鉴别铜丝和铁丝。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
自由讨论。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可简略介绍1~2种化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感受化学在身边,感受物质鉴别的一般方法。
  为学习空气的组成铺垫。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我们离不开化学。
  出示课后探究题:将一枚新鲜鸡蛋浸入盛有200 mL食醋的透明茶杯中,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现象;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內会留下水垢,请你设法除去水垢(水垢成份与蛋壳相似)。请记录下你观察到的现象和你的实验设计。
  记录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 运用生活常用的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激趣,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1:39:00 | 只看该作者
初三化学史入门教学



安徽省马鞍山市桃冲中学 陈 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化学发展史,了解炼丹术和炼金术,了解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对化学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故事、史料认识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的发展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了解化学、关注化学、学好化学、热爱化学、报效祖国。

教学方法

提供史料→教师引导→讨论归纳→激发兴趣→培养学科素养

教具准备

投影仪、史料胶片、物质样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那就是化学。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呢?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学科有趣味吗?这门学科是怎么发展的呢?下面我们就学习化学发展史。

板书:初三化学史入门教学

引言:在学习化学发展史以前,首先请同学们听三个有趣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发生在1994年的美国某地。那天,大学里面一座大楼失火了。“呜,呜,……”消防车问讯赶来。这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大楼门口警卫森严,不许消防队员进去。“火烧眉毛了,还不许我们进去?”消防队员着急的问。“不行,没有国防部的证明,谁都不许进!”原来,大楼里面的科学家们正在极端秘密地研究一种化学元素──铀。为什么研究铀要那么保密呢?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1781年,英国有位著名的化学家叫普利斯特里,他很喜欢给朋友表演化学魔术。每当有朋友来到他的实验室参观时,他便拿出一个空瓶子,给大家表演。可是,当他把瓶口移近蜡烛的火焰时,忽然发出“啪”的一声巨响。朋友们吓了一跳,有的甚至钻到桌子底下去。原来,瓶子里事先装进氢气和氧气,点火会发出爆炸声。一次,他表演完“拿手好戏”后,在收拾瓶子时,注意到瓶子上有水。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发现,氢气燃烧后变成了水。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1890年。在庆祝德国化学会成立25周年的大会上,著名化学家凯库勒,讲述了自己怎样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一大难题。“那时侯,我住在伦敦,日夜思索着苯分子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我徒劳地工作了几个月,毫无收获。一天,我坐马车回家,由于过度劳累,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睡着了。我作了一个梦,一条蛇首尾相连,变成一个环。我从梦中惊醒,当天晚上,在梦的启发下,我终于画出了苯分子的环式结构,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的一大难题。”

提问:同学们听完了这三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呢?

板书:一、从三个故事看化学

发言:对同学们的发言有针对性的点评。

讲述:故事一从一个很小的侧面说明化学是何等的重要。美国在1945年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当年的8月6日和9日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引起世人瞩目。我国在1964年10月16日在西北上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核弹的历史。故事二说明研究化学一定要细心,厦门大学张资珙教授曾经把一名优秀的化学工作者比喻为C4H4,C4H4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的烃,具有很高的活性,即:clearhead(聪明的头脑)、cleverhands(灵巧的双手)、cleanhabit(洁净的习惯)、curiousheart(好奇心)。故事三说明每一项化学成果都来之不易,灵感只会光顾那些勤于思考的人,它是不会去拜访懒汉的。

总之,从三个故事可以看出,化学是一门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广泛的用途,充满浓厚趣味的自然科学,她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很有趣的科学,那么这门学科是怎样发展的呢?

板书:二、化学的原始形式──炼丹术和炼金术

讲述:与原始社会相比,在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帝王将相自然而然产生了两种愿望:一是希望长生不老,二是希望拥有更多的财富。为了满足他们的要求,逐渐有些方士从事炼丹方面的活动,主要从事炼制长生不老丹和人造金银,这就是炼丹兴起和发展的条件。

纵观炼丹的发展史,我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的炼丹大家,如魏伯阳、葛洪、狐刚子等。炼丹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他们认为:“合丹当于名山之中,无人之地,结伴不过三人。”因此,炼丹的场所多设在深山古观,与烟尘毒气进行搏斗,中国的炼丹常与道教联系在一起。

衰老病死是本是自然现象,人类不可能炼出长生不老丹。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派三千童男玉女去东海寻求长生不老丹,结果什么也没找到。在历史上,服用长生不老丹而丧命的大有人在,如唐太宗、唐宪宗等。

1970年,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在京都长安──现在的陕西西安发现两坛唐代宝物,其中之一是“长生不老丹”的药方,药方上开列:朱砂、密陀曾、石英、珊瑚、孔雀石、雄黄、雌黄、硝石等,其中好多是有巨毒的物质,难怪吃了就一命呜呼!

展示:朱砂、密陀曾、石英、珊瑚、孔雀石、雄黄、雌黄、硝石样品

讨论:炼丹术和炼金术为什么没有走向成功?

分析:炼丹术和炼金术的指导思想是追求长生不老和物质享受,而不是探索科学真理,这使得炼丹家不可能成为化学家,也使得在对炼丹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导致新发现的化学反应,因为与长生无关而失之交臂。其次,炼丹家之间相互严守秘密,不事交流,以至千百年来重复操作,殊少进步。实验用具不知道采用玻璃仪器。操作者缺少数学教养,不能对一些反应结果进行定量分析,这些使得古代的炼丹术和炼金术未能突破神秘的外衣而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

讲述:关于炼丹术的功过,16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曾作了一个公正的评价。他把炼丹术比喻为《伊索寓言》里的一位老人,一位快要死去的老人,告诉他的儿子们,说他在葡萄园里已经埋下了许多的黄金,留给他们,儿子们把葡萄树四周的的泥土都挖松了,但是并没有发现金子,可是,树根四周的青苔和杂草被他们除去了,结果第二年长成了满园的好葡萄。

讨论:炼丹术和炼金术的积极意义在哪些方面可以体现?

归纳:炼丹术和炼金术不能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但它在客观上促进了冶金、地质、矿物、医学等学科的发展。

投影:1.炼丹导致了许多新的发明和发现,如火药、烧酒等的出现,都和道家的炼丹活动有关。

2.为研究“药用”的人造金银而进行的冶金研究,这一方面对我国古代的冶金学的发展贡献较大。

3.药用植物的研究,促进了古代医药学的发展。

4.炼丹家们在实验中所作的记录,是我们研究古代化学史宝贵的资料。

总之,由于炼丹、炼金都以追求“长生不老”和“点石成金”为虚幻目的,因此在实践中屡遭失败,并且日益走向衰落。化学研究的方面只能专注到实用方面,冶金化学、近代化学、医药化学的发展迎来了现代化学的诞生。

在系统化学形成以前,人类对物质的变化认识还处在哲学性的猜想和经验性的实践阶段,在化学发展史中经历了很长的这样阶段,我们不妨称之为经验化学时期。在当时,我国在化学工艺的成就上,在认识物质的哲学基础上,以及在炼丹术几个方面,都超过了同时代的欧洲。

到了近代,欧洲社会较早脱离了封建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这就加快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也就适应了欧洲社会的需要,由经验性的水平提高到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系统化的化学知识,被称为近代化学。

板书:三、近代化学是从欧洲传入中国的

我国虽然有了高度发展的经验性化学,但近代化学却是从欧洲传过来的。国家之间的交流本是常见的事情,只要我们善于吸收,并且加以发展外来文化,就能使得近代化学在我国开花结果。所以,近代化学是从欧洲引进过来的,这是无须隐讳的事实。

19世纪50年代,我国的文献中就有了“化学”一词以及有关化学知识的记载,这些化学知识都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随后化学知识在上流社会开始流传普及。在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徐寿。

板书:四、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

徐寿,江苏无锡人,生于1818年,5岁时父亲去世,家庭情况不是很富裕。因此,他不能像大多数富家子弟那样去学习八股文,走仕途作官这条路,只好自己用心学习科学。有一次,他在上海得到《博物新编》这本书之后,回到家中找一些仪器进行化学实验,因此,他的化学知识比同时代的人要丰富得多。

在当时,上海有些传教士开始翻译教科书,徐寿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于1867年调到江南制造局工作,担任了17年的编译工作。徐寿对我国近代化学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

1.首先是化学物质的命名方面,从徐寿所译的书开始,我国有了一套系统的元素名称。

2.徐寿的第二项贡献是他在介绍化学知识时,注重系统性。

投影:徐寿的画像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四个方面了解化学的重要性以及化学的起源、发展过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热爱化学,学好化学,长大后为我国的化学工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业:预习序言部分

点评:本节课的教学是初三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通过化学史的教学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了解化学的起源、发展。通过炼丹术和炼金术的讲解,知道我国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这种社会责任感融入到今后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将化学史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这样,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16: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